数字电视标准年底面市 三大阵营仍斗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有专家指出,数字电视标准即将出台,数字电视节目的迅速推广等利好因素,让“数字系”家电厂家的队伍迅速扩大。但是,政策的不明朗也让家电厂商的角力仅仅拉开了前奏,真正的拼杀还在后面。
兼容双重标准,长虹领跑不惜成本
一年前长虹总裁倪润峰在四川秘密会见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曾引起广泛关注。不少业界人士猜测,这是长虹进军信息家电和数字电视的重要信号。但是长虹高层对此进行否认,声称推出数字电视需等标准出台。一年之后标准仍未出台,长虹却已改变注意———提前入场占位。
据了解,目前全国只有4家企业参与制定数字电视标准,而作为整机企业的只有长虹一家。长虹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执行官郑光清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是———中国数字电视标准委员会的专家委员。据郑光清透露,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之争,从2001年各单位提交的5套数字标准方案中,目前已遴选出清华大学和上海交大两套方案进行最后角逐。而当前,在国家计委牵头、国家6部委成立的由22名专家组成的数字电视专家委员会正为标准定夺进入了冲刺阶段。“最终标准将肯定在这两套方案中综合而成”,郑光清表示,“乐观的话,年底前会发布国家标准。”
据了解,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数字高清晰信号扫描标准是1080i60hz,在中国演播室的数字高清电视信号扫描格式是1080i50hz。一句话,未来世界数字电视信号扫描只有两种:60hz和50hz。在标准尚未正式出台的情况下,此番抢先推出兼容国际和中国标准两种标准的数字电视,长虹将付出成本增加的代价。“在数字电视市场上长虹一定要领先抢跑,如同其他彩电领域一样。”长虹一位高层如是说,“为此长虹决定不惜成本。”
千亿市场尚待瓜分,国内外厂商机会均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认为,虽然标准尚未出台,但数字电视的市场前景已经日趋明晰。目前中国有3.3亿电视机用户,9000万多有线电视用户。但他们都属于“模拟电视用户”,是数字高清电视的潜在消费者。我国的计划是在2015年停播模拟电视信号,也就是说在未来的12年内,目前市场上保有量过亿台的模拟电视机将要逐步更新换代,这将直接催生几千亿元的增量市场。
而在长虹之先,受此诱惑的家电企业大有人在。我国家电企业中第一波研发数字电视的热潮出现在1999年,但是很快就陷于停滞。因为家电厂商发现,推广数字电视面临两大瓶颈:相关标准尚未制定,电视台发射的是模拟信号。
而在今年,随着标准之争接近尾声和数字电视在13个省市的开播,两大瓶颈的突破指日可待。这直接引发了目前的第二波热潮。“在标准还未出台的情况下,家电制造商分成了两大阵营:提前抢跑、耐心等待。”陆刃波指出,与DVD时代的隔岸观火不同,此次国内厂商表现出了相当的积极性。
长虹给自己的目标是,“在今年将推出50万台数字电视,明年其数字电视的产量将占其国内销售的20%,到2006年将超过其国内销售的60%”。最早进入数字电视领域的康佳集团日前宣布,邀请香港著名影星张曼玉作为其高清电视的形象代言人,为进军国际市场做好“实力”储备。咬定“数字”不放松的厦华,则计划在“五一”期间对多款数字高清电视降价10%~30%,全面抢滩数字电视市场的“制高点”。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汤业国介绍说,根据“曙光计划”,海信将在年底组建一个亚洲最先进的实验室,开发从42英寸到63英寸数字高清等离子产品。
但值得玩味的是,一直在高端彩电以先行者自居的日韩彩电厂商,此刻却一直按兵不动!
TCL集团TV事业部新闻负责人刘步尘告诉记者,数字电视竞争的最大特点是国内外厂商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和模拟电视时代不同的是,生产数字电视的核心技术并没有被以制造闻名的日韩企业掌握,而是捏在美国硅谷的部分华人手中。但这些公司自己并不生产电视,只出售技术。由此而产生的直接后果是,技术不能成为决定这场竞赛胜负的关键,品牌和市场推广的成功与否才是胜出的决定因素。
国内厂商先入为主,洋品牌后发制人
“国内厂商在数字电视领域的争锋主要集中在两方面:标准的制定和品牌的推广。”据刘步尘透露,在两套备选方案的背后,是两大阵营的竞争:清华大学与四川长虹、熊猫电子、康佳集团、TCL王牌电器等多家企业组成了清华———企业研发联合体,推出《清华大学地面数字多媒体系统》标准方案;团
结在上海交大周围的是上海广电集团、上海有线网络、上海高清等7家沪系企业,组成上海联合体。双方的争夺一度达到白热化境地。而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一个折中方案:将两套方案糅合在一起!因此,在标准的争夺上各个厂家很难分出胜负,所以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就成为厂家们主要的竞技场。
“产品抢先上市,在品牌的市场认知度上肯定会占一些便宜,但也有巨大的风险。比如企业先行推出的产品如果不能与标准兼容的话,将会由此引发企业的信誉危机和大量纠纷。”刘步尘分析说,这也是不少企业仍在观望的主要原因。这其中就包括早在1999年就推出数字电视,但目前暂停生产的TCL。
这种潜在风险也是长虹的顾虑。长虹在以往推出系列新品时,经常是利用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通过低价策略打压竞争对手。但这一次长虹的高清数字电视保持了较高的价位。长虹考虑的重点是,现在的产品十年后还能不能用?因此长虹高清电视主要突出兼容性特点。除了囊括两大标准之外,它还支持电脑、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信号。郑光清强调说,长虹决不能因为先行而引来大量的投诉。但要达到这一目的,成本就难以下降。
与以前不同的是,“数字系”的家电厂家们并没有因为抢先进入新技术领域而获得暴利。一方面,数字电视的成本居高不下,同时用数字信号播放的电视节目又实在太少,所以消费者购买不会太踊跃。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会持币观望。等混沌状态结束、数字电视机大幅降价、有更多的数字电视节目可看时,才会有一轮购买热潮。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数字系”都必须用大量的利润为他们的先行一步买单。他们得到的回报是,“先入为主”的心理将在市场成熟时为他们带来可观的消费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高端彩电市场盘踞多年的“洋品牌”,在这段时期采取了与“数字系”不同的道路。当“数字风暴”越刮越猛时,“洋品牌”还是一如既往地推广着自己等离子、背投产品。数字概念并没有被刻意地提炼出来加以推广。不少专家都认为,以利润为主导的特点决定了“洋品牌”在目前阶段,不会有大的动作。
据悉,2001年索尼在中国的电视销量只有50万台,但其利润却超过国内三大彩电厂商800万台销量的利润总和。近年来,“洋品牌”的战略思想发生了一些改变,开始关心市场份额的大小。不久前,“洋品牌”高端彩电产品集体跳水,其抢占市场的意图非常明显。
“‘洋品牌’打的是后发制人的算盘!”刘步尘分析说,通过多年的积累,“洋品牌”在高端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很难动摇。所以,他们并不着急在时机没有完全成熟前进入。“一旦标准正式颁布,他们会迅速跟进。到时候,一场血拼将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