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问题困扰中国高清未来之路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那么,在中国市场上,“高清”的现状又是如何呢?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出路如何?本文试图做些初步探讨,供业内人士参考。
高端电视:进入“髙分辨率”时代
首先要声明的是,在这里使用了“髙分辨率”,而没有使用“高清”,理由是我们坚持认为,“髙分辨率”与“高清”不是一个概念,我们可以根据彩电的物理分辨率确定它是否为“髙分辨率”,但难以确定其是否“高清”。“髙分辨率”是高清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为了严谨起见,我们在分析现状的时候使用了“髙分辨率”这个概念。本文中“髙分辨率”指:分辨率为XGA及以上的彩电。
先给出几个重要的发现:
1. 全部电视,髙分辨率份额上扬,Q4近20%
2. 液晶电视,髙分辨率成为主流,Q4超过90%
3. 等离子,高分辨率迅速扩张,Q4升至40%
4. MD电视,高分辨率绝对主流,Q4近似100%
5. 大屏幕,髙分辨率将取代其它,Q4接近80%(指40”及以上)
从2007年全年看,髙分辨率的销量份额为11%,即,中国高分辨率彩电2006年的销量预计超过360万台,而销售约400亿元。
可以看出,髙分辨率电视在中国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态势,并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究其原因为:
■液晶电视的高速成长是高分辨率电视份额上扬的第一动因(液晶电视中髙分辨率份额超过90%)。
■等离子电视中髙分辨率产品的迅速增长,是整体彩电市场髙分辨率份额上扬的第二动因。
但是,由于CRT彩电仍然是中国市场目前的主流,髙分辨率彩电的份额相对还是较低。
赛诺公司在分析中国液晶电视市场上半年特征的时候,曾经提出:中国液晶电视产业进入了增速放缓的时期的观点,即,在中国,液晶电视市场数倍增长的时期过去了,增长率将从2005年的480%,下降到2006年的190%,在下降到2007年的100%以下。
赛诺评论:中国液晶电视市场经历了2002年的彷徨,2003年的启动,2004年的观望,2005年的井喷,进入了2006年后的增速减缓时期,相关企业要洞察到这一变化,为制定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做好思想准备。髙分辨率是中国彩电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大屏幕(40”及以上)市场,髙分辨率成为主流势不可挡。但是,多元化仍是中国彩电市场的重要特征,中低分辨率电视仍在很长时期内保持重要地位。
彩电厂商即不能忽视髙分辨率带来的市场机会,也不要过早的放弃中低分辨率产品。
中国高清:面临四大问题
问题1:知道“高清”,但不懂高清
根据赛诺公司与TI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900名消费者的调查的联合调查,86%的消费者声称他们听说过“高清”电视,但让他们具体描述什么是高清电视的时候,几乎没有消费者能够描述正确。
赛诺评论:根据消费者认知模式(AIDA),对一些重要的产品,消费要经历知晓、了解、兴趣、欲望、购买等过程,高清电视在消费者心目中知晓率非常髙,但理解程度差,这种状况下所做出的购买决策是盲目的、不健康的。短期来说,对企业是有利的,因为消费者买走了产品,但长期来看,对整个高清产业是不利的。
问题2:误把髙分辨率视为高清
如果我们在商场观察消费平板电视的选购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多数消费者首先询问的是分辨率,对其它技术指标询问的很少。最主要原因是,多数消费者把髙分辨率误当作“高清”电视了。消费者之所以有这样的误解,很近几年来媒体、厂家、商家等宣传有关。
赛诺评论:消费者以错误的理解将髙分辨率电视当作“高清”电视捧回家中,当期的销售是实现了,但,当消费者发现,在家中看到的电视节目与在商场看到的样片效果差异很大时,他们会怎样反应呢?除了愤慨之外恐怕找不到什么解释了,长此以往,对高清产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问题3:拥有“高清”,但未享受高清
如前所述,2006年大约有360万的消费者购买了髙分辨率的电视,这个数字在今后几年内还会高速扩张。这就是说,数百万、上千万的消费者购买了或即将购买髙分辨率的电视,并把它们当作高清电视带回家中。
但是,他们在家里究竟观看的是什么节目呢?几乎都是标清的内容。虽然我们目前没有确切的数字,说明多少家庭在观看高清电视,但数量很低这是勿庸置疑的了。即,中国消费者拥有了“高清”(之所以加上引号,是因为有些髙分辨率电视并不是真正的高清),但并没有能过享受高清。
赛诺评论:应该从两个角度解释消费者没有能够享受到高清的原因,一是有些消费者购买的是最便宜的髙分辨率电视,我们称其为购买了“高端抵挡”产品,所以观看效果很差;二是消费者在家中观看的仍是标清内容,根本发挥不了髙分辨率电视的作用。
无论哪种情况,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不公正的,对高清产业来说都是不利的。
问题4:高清显示,孤掌难鸣
从目前状况看,高清产业中的积极分子主要由彩电终端厂家构成,以液晶电视为例,数十家企业(如果计算OEM及很多小企业,这个数目能达到上百家)争先恐后的产销髙分辨率电视。从高清运营商方面看,由于国家政策的原因,仅仅有央视的一个影视频道、上海文广等几家运营商。在看高清内容,那就更少的可怜了。也就是说,在高清显示、高清运营、高清内容这三大供应商来看,只有高清显示最为热闹,确实是孤掌难鸣。
赛诺评论:购买和拥有高清电视并不是目的,享受高清才是关键。消费者买了“高清”产品,但未能享受高清,对消费者来说是不公正的;对国家来说也是不愿看到的,因为高清产业本该实现的收入没有实现;对企业来说是更是无奈的,遥望高清这块蛋糕,却无利可赚。
高清出路:还高清之本来面目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消费者什么是真正的高清电视?判断电视机画质效果除了分辨率之外还应关注哪些指标?这是政府、行业组织、厂家、媒体、商家、研究机构应担当此任。
信息产业部颁发的高清数字电视标准中提出了25个指标,但便于消费者理解,我们综合出简化的几个衡量电视机画面质量的指标。
制造消费体验,感受什么是高清
第一种是让消费者亲身体验,享受高清电视带来的利益。2006年6月世界杯期间,美国TI公司用他们的高清前投影机、DLP电视机,接收央视转播的世界杯高清信号,组织上海的消费者免费观看,这就是一种制造消费者体验的例子。在美国的BestBuy,电视机展台播放的都是高清节目,使消费者在选购电视的时候就真正体验了什么是高清节目。
第二种是让消费者亲身体验,通过观看各种不同的图像,亲自判别:静态分辨率、动态分辨率、对比度、灰度等级、色彩还原等与画质紧密相关的指标,理解不同技术类型的电视在不同画质指标上的优劣势。上海松下等离子公司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尝试,结果表明,等离子电视在动态清晰度、对比度、灰度等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摒弃过分低价,生产更多的精品
在短期内,低价策略是非常有效的工具,但从长期来看,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成功的几率是非常低的。趋优消费,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的高清电视要符合这一趋势。切不可把高清电视做成DVD,买到几百元,除了500线,什么都没有了。
合作共赢,共创高清市场
但靠任何一家企业、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完成发展中国高清产业的重任。摒弃“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但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理念,显示终端生产厂家、销售渠道、高清运营商、高清内容制作商等,应该携起手来,共同打造中国高清产业和市场。(全文完。本文为赛诺公司副总经理叶平特别撰稿,文中数据选自《赛诺公司液晶产业季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