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应该贴近人性改变“弱智”形象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据《2012年1~6月份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调研报告》显示:2012年1~5月份中国彩电产量4865.9万台,同比去年增长18.2%。彩电出口2300万台,同比去年增长22%。但是对比出口彩电单价却出现明显下跌,2012年出口均价192美元/台,比2011年的242美元/台下降了20.7%。由于产品平均单价持续下跌,彩电制造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不如去年。
彩电单价的下降原因有很多,首先是产量的提高扩大了市场供应的规模,打破了原先的供需平衡。由于彩电的供给弹性较小,因此销售价格对市场供给量的影响不那么迅速。企业只能根据市场反应来作调整,实际这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其次如今智能手机、个人PC和平板电脑大行其道,平板电视的处境颇为尴尬。现今被叫作“智能电视”的平板电视在应用方面常出现“弱智现象”。有人戏言“现在的智能电视智商为零”,据调查显示,32%的消费者感觉在线观看视频、影片及游戏加载速度太慢。虽然有各式各样的独特功能却由于自身软硬件的不成熟而无用武之地。另外相似功能在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上的重复出现也使得平板电视逐渐沦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角。而用平板电脑玩游戏的体验普遍好于平板电视。
笔者以为智能电视如今空有其表无有其实只能说彩电生产企业在向IT行业靠拢的过程中技术还不成熟,唯一的变革是CRT变成了LCD。在技术推进的浪潮下盲目倡导“智能化”、“云电视”只能把自己推向更加尴尬的地位。
提倡先进技术,推行高端理念并没有错误,错误的是不切实际的盲目追求。直到目前为止许多消费者依然把智能电视当普通电视用就是佐证。因为没有实际的用途提供给消费者,人们并没有从电视身上得到更优越的体验和服务。至于“语音操作、手势控制”也只是在特定的范围内有效。
最近康佳推出了一款双通道电视,电视机前的两个人可以收看不同的频道。前期的宣传吸引了不少眼球,可是有一个问题却难以忽略双通道电视只有各戴自己的眼镜才能看到,并且声音混杂,只有都戴上耳机才分别得开。这样的功能在技术上是很先进的然而实际应用却令人挠头。看电视都要全副武装,不仅不能带给人舒适体验反而加重身心负担。因此有业内人士评论双通道电视完全是“鸡肋”。
还有业内普遍跟风的超高清电视(UHDTV),包括索尼、夏普等公司都致力于研发更清晰的电视,国内康佳、创维也在加大投入。不过到底市场反应如何还是个未知数。笔者觉得在信息化时代里人们更多考虑的是高效和方便,结构的简单化、功能的多样化是产品开发的主流。企业更多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满足人性化的需求。
相关新闻:【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