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消费电子
[导读]谷歌非法追踪用户位置信息的新闻一下把舆论漩涡炸开了,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没有任何隐私可言,只要你使用谷歌的应用,谷歌就知道你在哪里。谷歌为何冒着违法伦理和法律的风险去竭力收集用户的信息呢?

谷歌非法追踪用户位置信息的新闻一下把舆论漩涡炸开了,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没有任何隐私可言,只要你使用谷歌的应用,谷歌就知道你在哪里。谷歌为何冒着违法伦理和法律的风险去竭力收集用户的信息呢?

在上周的联想之星十周年大会上,滴滴创始人程维还在恭维美国同行:

“中国因为激烈的竞争、相对强大的巨头和潜在的监管挑战,中国互联网要打出来是不容易的,是地狱模式。而美国市场的竞争相对而言没有那么残酷,但也有巨头进入细分领域,竞争是人间模式。”

然而,话音落下不过几日,美联社一则爆料,让人们看到了大洋对岸的刀山火海。

 

 

普林斯顿大学迈耶实验室研究员向美联社披露,即使谷歌“位置历史”设置被暂停,许多谷歌应用程序也会自动存储有时间戳的位置数据,而无需询问用户。例如,谷歌只需要打开地图应用程序,甚至每日天气更新,就能显示用户的位置。

这与谷歌此前所宣称的截然不同:“用户可以随时关闭位置历史记录。如果没有这些记录,你去过的地方就不再被储存了”,事实是,只要你使用谷歌的应用,谷歌就知道你在哪里。

这已不是谷歌第一次非法追踪用户位置。

去年11月,美国媒体Quartz就曾报道,自2017年,安卓手机就一直在收集用户附近通信塔的地址信息。之后地址信息被发送到位于门洛帕克(Menlo Park)的搜索公司,用来管理推送通知和消息。

对于媒体针对其手机用户地理位置信息的报道,谷歌的官方回复始终坚持两点:

其一,强调数据收集的必要性。在给Quartz的采访回复中称,“谷歌于2017年1月开始探索使用Cell ID码作为一种额外信号,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消息传递服务的速度和改进其性能。”

其二,强调用户可以自主控制数据。谷歌在给美联社的回复也相当理直气壮:“我们提供了有关这些(关于位置服务)工具的清晰描述,以及强大的控制,这样人们可以随时打开或关闭这些工具,并删除它们的历史记录。”

 

 

谷歌的第一台服务器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些操作流程都相当复杂,绝大部分人都会半途而废。

就像谷歌的中国同行Robin所说,“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更加开放,没有那么敏感,很多情况下他们愿意用隐私来交换便捷性或者效率的。”这句话说出来之后,舆论一片哗然。

但Robin可能说出了业界的心声。更早之前,1999年,Sun MicroSystems的前总裁Scott McNealy则推心置腹地告诉媒体:“反正你不会有任何隐私了,忘了它罢。”

不过,如何在“体验的便捷性”和“个人隐私”之中作出取舍,真是一个两难之选。

如果不开放地理位置信息,平日里习以为常的服务可能都会遇到麻烦,Uber、滴滴司机得被迫用电话联系到你,外卖快递员也会延迟送餐,甚至地图服务也无法正常使用、包括导航,更不用提餐厅里的自助结账。

尽管各种侵犯用户隐私的传闻不断,Statista的调查结果显示,近70%的美国用户每天都会使用谷歌的服务或产品。

这大概也是用户和科技公司之间心照不宣的魔鬼协议。百度Robin的话不过是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而美联社的报道则再次印证了,在处理用户数据上,谷歌也许并没有做得更好。

“不作恶”的口号,并非是谷歌两位创始人的原创,而是一个普通工程师阿米特·帕特尔最早提出,后来得到他的上级保罗·布赫海特的支持和公开宣讲,一个巧合加上后续不断叠加的演绎,“不作恶”最终上升为谷歌的非正式口号。

因为这句口号,谷歌在全球收割粉丝无数。因为这句口号,在八年前的初春,谷歌宣布关闭中国版网页搜索服务后,一些用户前往位于清华科技园,在谷歌中国总部大楼前,献上了鲜花。

 

 

过去14年,谷歌股价上涨了23倍

这种把道德的血液抽送到品牌试管以供观瞻的做法,很容易让用户忽略谷歌的底色。

谷歌的标准口号是:“整合全球信息,供大众使用,使人人受益”(To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相比之下,“不作恶”更像是一个商业推广口号。

谷歌和它的广告主、和资本市场,还签署了更为残酷的魔鬼协议。作为一家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谷歌必须为广告主负责,不断提升广告的推送精准水平,而收集用户地理位置信息,不过是其中的一条捷径之一。

由于谷歌使用的是跨设备追踪技术,所以不管用户在哪款设备上登录,他们都能发现用户,谷歌不但知道我们去过哪些地方,安装过哪些应用,同样了解我们搜索以及删除的任何东西,甚至能够窥探我们的心事:脸上青春痘、屡创新高的体重。

基于这些数据,谷歌可以生成关于用户尽可能全面的画像,包括位置、性别、年龄、爱好、职业、兴趣、关系状况、可能的体重,把这些信息与广告主信息进行适配,以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

2016年,谷歌更改了它的服务条款,允许它把追踪到的个人信息与广告数据合并。

2017年,谷歌进一步把搜索数据扩大用于YouTube广告。

不管是否愿意,数十亿谷歌用户用自己生成的数据,成就了谷歌的商业奇迹。2018年,谷歌的总收入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108.55亿美元(总利润为126.62亿美元),其中八成以上都来自广告业务的贡献。

这就是谷歌商业模式的基础,如果停止搜集用户数据,它也就失去了存活的根基。这也正是谷歌为何甘愿冒着巨大的伦理和法律风险,竭力收集、记录和使用用户的隐私信息的原因所在。对谷歌来说,这不但是一个伦理问题,更是一个关乎生死的问题。

但我们不必就此对谷歌感到失望,毕竟很多人想要知道自己的数据如何被谷歌收集时,他还是会习惯性地“谷歌”一下,而结果多少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

 

 

Google+推送了美联社的这篇“负面”报道

这次爆出谷歌搜集用户位置信息丑闻,不知道谷歌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但互联网大环境不变的话,谷歌未来可能还有再一次,再一次......!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