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芯”这么爱国的名字咋就跑偏了?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今天,红芯彻底火了,不过不是因为它的浏览器有多厉害,而是因为它被爆出“换壳”抄袭。
有媒体报道称,红芯浏览器文件多次解压缩后,出现大量与谷歌浏览器Chrome一致的同名文件,甚至出现了Chrome的图标文件、版本号(49.1),乃至红芯浏览器安装程序的文件属性中也直接显示其原始文件名为Chrome.exe。
但就在昨天,红芯还高高兴兴地收到了来自晨兴资本、达晨创投、IDG资本的2.5亿元C轮融资,还能说啥呢,老道只能表示:帅不过三秒。
事件一爆出,创始人陈本峰就出来解释了,他表示真没有向国家骗经费。
红芯联合创始人高婧还回应称,网上文章断章取义,安装包里之所以有Chrome文件,因为本来就是基于开源的Chrome架构。红芯依然是自主可控的国产内核,因为有智能感知渲染等其他方面的创新。
而在此之前,红芯方面的说辞可不太一样。
红芯方面曾高调宣称,高度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红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浏览器核心技术”,是“世界第五颗也是唯一一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内核——红芯Redcore”。
之所以此次事件搞得这么大,一定程度上与其宣称的“自主研发”“完全自主产权”“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等爱国性质话语有很大关系。
为何取名“红芯”?这名字也是有一番深意的。中国向来在互联网核心技术上存在短板,尤其在芯片领域,今年中兴事件尤其暴露了国内“缺芯少魂”的短板,因此,红芯立意于此,决心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为国争光,扬眉吐气。
不信的话,可以去官网看一看,崇山峻岭间穿梭的长城,标榜“国产”的SLOGAN,红彤彤的中国地图,一副为国争光的姿态;而且在其对外宣传时,也屡次搬出“红芯浏览器已成为国务院、国资委、中车集团、中远海运、国家电网、比亚迪、海信、中粮可口可乐、深圳能源、金融街等500强政企机构的工作平台标配”这样的成绩。
不过,这样的深意,却让老道想起了以前某些不好的回忆,比如汉芯造假,别的不说,单从名字来看,寓意都是填补国内空白,为国争光,实际上却又大相径庭。
但回过头来,这些项目多数时候就是以爱国为噱头,搏取官方与公众好感,为后续的市场开拓赢得口碑,这与某些标榜民族企业的路径相似,得到了政府与央企的认可,是红芯们一项可以拿出来炫耀的成就。
可为国争光与自主创新并不冲突,为何红芯要换壳抄袭呢?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创始人陈本峰的履历。
公开宣传资料显示,陈本峰曾就职于微软美国总部IE浏览器核心研发团队,获得过微软最有价值专家(MVP)称号、微软最佳产品贡献奖、北京市“海英人才”等荣誉。
业内人士对陈本峰的评价是:“真懂技术”。回国创业之初,陈本峰做网站移动端适配,即让网页在手机、pad端显示更友好,后来瞄准大型企业用户员工在上网安全和移动化上网的需求,转而研发红芯浏览器。
即便如此,陈本峰对浏览器内核自研的难度也是有基本认识的,他表示,浏览器内核的技术门槛非常高,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来说,浏览器内核有1000万以上代码,相当于一个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代码行数。“也就是说,浏览器内核和操作系统内核一样复杂,由此可见其中的技术门槛。虽然有些内核的代码是开源的,但开源不等于自主可控,所以浏览器内核是我们一定要突破的核心技术。我们不但要完全自主可控,而且还要做到突破创新。”
IT人士都明白,完全自主研发一款浏览器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并不小于开发一款操作系统,很难相信一家创业6年的公司能完成如此重大科技突破。
但与此同时,红芯却从2013年开始接受了多轮融资:
2013年11月拿到科大讯飞3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
2014年3月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天创资本、虎童基金;
2015年6月,完成千万级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晨兴资本、IDG资本;
2016年11月完成1亿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为天星资本、达晨创投;
2018年8月15日,完成2.5亿元C轮系列战略融资。
如此看来,事实就呼之欲出了。陈本峰的团队知道创新研发浏览器内核是十分困难的,对于一个刚成立6年的公司尤其如此,但是,基于Chrome的开源架构,做一个类似于360等国产浏览器是很简单的,而且还可以给投资者一个交代,否则下一轮的融资去哪找?
毕竟,在投融界,只要能拿到钱,对产品、用户数量等的造假也不是什么稀奇之事。
另外,老道多说一句,2006年发生的汉芯造假事件,主要责任人陈进只是被解除上海交大院长职务,撤销教授任职资格,追缴相关费用,甚至都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如此轻的惩罚结果,不拿国家经费的陈本峰们当然也就不必害怕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