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互联网缠绕的一代 ,刻上了互联网的印记!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互联网繁荣发展,由互联网带大的一代人被深深烙上了互联网的印记。
当互联网入侵当代社会,消费主义大行其道,这一代年轻人究竟被什么因素塑造?我们又该如何定义“现代感”?
这个 8 月,单读整理了一份充满现代感的游荡指南。这些展览覆盖了“大数据”、“网络化”、“新媒体”、“二次元”、“宅文化”、“时尚”、“自拍”、“设计”等流行元素,可能会帮你更全面的认识世界。
芝加哥:被互联网缠绕的一代
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2018.6.23—2018.10.14
大数据时代,我们的存在几乎等同于一串数字编码。互联网、商家、朋友、合作伙伴甚至吃瓜路人都可以轻易得知你最爱订的外卖、书单、影单以及失恋记录。
本次展览通过五个主题:“看着我”、“触摸我”、“控制我”、“和我玩”和“出卖我”,展示了互联网如何给人与人的社交创造机会,制造隔阂以及提供互相利用,互相出卖的方式。互联网,让当代人变成被同化,被物欲驱使的“电脑走狗”;但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极具时效性的信息,作为对人生和社会的辅助性判断。
那么,由互联网带大的年轻人们,你们除了被它缠绕和占据,还有别的选择吗?
▲伊娃与弗兰克。麦兹《BEFNOED》(2016)
▲琼。拉佛曼《跨维大蛇》(2016)
伦敦:电子游戏:设计/体验/反思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美术馆,2018.9.8 — 2019.2.24
“宅文化”和“虚拟文化”,发芽于现代技术革新的新世纪,呈现着现代人的想象力以及对生活的虚拟式热爱,而它的另一面,也许正反映了当下的时代困境。
本次展览展示了 21 世纪以来诞生的游戏,并详细解剖了游戏的设计方式,展示了设计师的图稿,其中的角色概念以及制作的全过程,是一场极具参与感和信息量的游戏大赏。
它探讨了游戏是如何参与人类的社交和政治辩论,如何回应人们的情绪刚需,并为当代人带来虚拟的参与感、成就感、支配感。展览将设有 DIY 街机场景,让观众可以亲身体验电子游戏的聚众力和社会影响力。
巴塞尔:在赛博朋克中,看艺术家之间的对谈
巴塞尔艺术博物馆,2018.5.5—2019.12.2
这是一场发生于艺术家之间的对话展,以新媒体的形式作为呈现。纽约布鲁克林的艺术家玛莎·罗斯勒和柏林艺术家希托·斯泰尔,围绕当代社会现象及政治问题,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罗斯勒指出,女性对于外貌的过度在意,导致自拍,网购以及线上线下的社交表演成为其自恋的载体,而商家的渔翁得利使得这一切都难逃消费主义的陷阱;斯泰尔则强调在互联网趋于流行的当代,新媒体是如何阻碍了我们的理性思维。
展览涵盖了西方世界大热的政治议题,如(后)殖民主义,移民,种族歧视,消费主义,性别,民主的衰退以及技术发展等,并认为艺术在纷乱的人世间,应该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理智思考的角色。展览同时也提醒着:技术正在使人们“军事化”,信息流正在让大众同化,每个人也都渴望在虚拟世界的“安全环境”中获得关注和认可。
柏林:黑白时代的时尚与女权
柏林摄影博物馆 ,2018.6.2- 2019.11.18
时尚无疑是现代青年心中的一个重要话题。黑白时代的时尚偶像:玛丽莲·梦露、卡罗·莫里诺以及伊丽莎白·泰勒......无论是外表还是气质,都是现代姑娘们的模范。此外,20世纪的摄影师和时装杂志,对于大码女性身体的展示和赞美,也是时尚界在女权领域的宣誓以及对女性刻板审美的反思和批判的开始。
审美、女权、性别标签如今仍然是时尚关注者在意的议题。时尚杂志《ELLE》和《Vogue》的前主编卡拉·索萨尼,是黑白时代时尚演变史的见证人。其私人藏品不仅是街拍和穿搭的经典模版,也可以作为研究彼时女性社会地位和身体价值的翔实史料。
东京:《周刊少年 JUMP》创刊 50 周年纪念展
森美术馆 2018.7.17—2018.9.30
对于漫画迷来说,还有比看到活生生的漫画人物更振奋人心的事吗?今年,是集英社的漫画杂志《周刊少年 JUMP》创刊 50 周年。该公司除了漫画销量可观,拥有如《龙珠》《灌篮高手》《海贼王》《火影忍者》《死神》《银魂》等数百部精彩的,定义日本流行文化的作品之外,也是经营漫画周边产品的典范。Cosplay 装备,纪念版 T 恤,纪念报纸,软硬玩具等许多产品都做得极有代入感,让你可以把心爱的漫画角色放入自己的口袋里。
展览回顾了集英社20世纪的巅峰时代,以“1990 年,发行量 653 万册”为主题,展出了池上辽一,本宫宏志,永井豪,手冢治虫等一流漫画家的手稿和画作。
上海: 被消费主义攻占的荒诞城市
上海宝龙美术馆 2018.7.8—2018.10.8
“太多了,太多了!”现代城市里,塑料、纸张、石膏、金属......所有的商品都产量过剩,垃圾也堆积成灾。本次展览所探讨的即是:物质是如何层层地包裹了我们的人生;生产,消费,使用和丢弃这个循环又是如何塑造了“城市”这个词。
展厅中,旧衣物上正在发芽的植物,互相缠绕的脚手架与货架,随意抛弃的家具和垃圾,扭曲的白炽灯管,反光的玻璃和 LED 光线,错落交织成的超现实空间,充分展现了一幅都市生活中物质过剩的荒诞景象。展览邀请我们发出思考:是我们在使用物品,还是物质掌控并霸占了我们?
北京:马卡龙色的少女心永不过时
今日美术馆 2018.7.8—2018.10.8
喜欢各种“马卡龙色”的保罗·史密斯,终于来到了北京。这场少女心泛滥的展览,打包展出了色彩欢乐,设计风格俏皮的保罗·史密斯式作品,包括路华公司的 Mini 汽车、依云矿泉水瓶、钢笔、时装和鞋子。
除了保罗自己的作品外,粉丝和朋友寄给他的礼物也不乏光彩:明信片,肖像,贺卡,设计草稿,手工,自行车,玩具......“倾家荡产”的展览让我们充分体验了设计师被艺术品包围的浓郁幸福感。在小包间里,你可以听到保罗用低沉的声音讲述着如何采集灵感、如何把生活中邂逅的影像——如落叶,三明治,公路,油画以及各种设计的原材料——拍摄和记录下来,变为有用的灵感来源。你会发现,进入这位狂想大师的绚烂大脑,将对“丧”的治愈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保罗的伦敦工作室
互联网给我们打开了世界的大门,也打开了虚拟世界的大门,让人们地想象力发展空前,也让更多的人沉迷于虚拟世界中。小伙伴们,你觉得作为被互联网带大的一代,你是幸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