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就业寒冬”真的来临?三季度招聘职位同比减51%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阿里、京东、华为被爆停止社招,但这一消息很快得到官方否认。不过,从一些大的招聘网站的数据显示,例如,智联招聘、58同城等平台招聘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全国招聘需求呈现降温趋势,IT/互联网行业需求减少。
从猎聘大数据“2018年1-10月互联网新增职位指数”来看,进入10月,互联网行业确实出现了企业招聘需求放缓的趋势。
智联招聘平台大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IT/互联网行业的招聘职位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1%。
从细分领域看,2018年第三季度,电子商务子行业的招聘需求同比下降达57%,在IT/互联网大行业中跌幅居前。
此前火热的网络游戏行业受到网游总量和新上线数量限制的影响,也再度出现招聘职位同比下降,第三季度大幅减少48%。
从热门岗位看,猎聘大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互联网行业核心职能需求前三名分别是软件工程师、产品经理/主管、运营经理/主管。之前号称“各个公司都缺”的数据分析师岗位,需求占比仅为0.91%。
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曾透露,互联网是“双创”的重要领域,互联网行业最近几年一直是用人“大户”,而目前互联网用人需求的退潮与创业公司的生存周期相关。
曾湘泉认为,从市场方面来看,互联网人口和流量的红利已逐步衰减,网络软件及游戏的用户增长遇到瓶颈,导致互联网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行业利润受到一定程度挤压。
同时,从监管层面来看,《电子商务法》表决通过,加之八部委联合发布的网络游戏限制,都让互联网行业的经营更加合规,此前部分不规范的行为得到管制。
缩招是信号,促使大公司自我调整
不只互联网公司,全行业情况都不乐观。
根据猎聘大数据“2018年1-10月全行业新增职位指数”,从2018年9月中旬以来,全行业新增职位指数呈现较明显下降。
同比2017年三、四季度,2018年三、四季度全行业招聘增长需求有所放缓,且2018年第四季度相比于第三季度招聘需求减少的占比明显增加,为近8个季度中的最低点。
以此趋势,猎聘方面分析,不排除2019年一季度全行业招聘需求进一步减少的可能。
而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招聘是市场的信号,透露出互联网公司在快速成长后,周期峰值的回落。
“外部资本市场股价的下跌,也形成了负反馈,迫使上市公司开始思考自己的扩张是否得当,进而调整策略”,北京理工大学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冀说。
与去年底相比,走牛的科技类中概股今年纷纷遇“劫”。截至10月21日,阿里、腾讯、京东、网易、百度年内市值分别缩水10.5%、26.28%、40.08%、35.29%、12.26%;而刚刚登陆海外市场的美团、小米、拼多多、爱奇艺,也都难逃破发命运。
张永冀认为,股价上涨会让上市公司误认为自己过去策略是正确的,股价下跌正好相反。
以估值跌破3万亿的腾讯为例,在今年9月,腾讯就进行了一次架构调整,成立了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取消了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网络媒体事业群(OMG)、社交网络事业群(SNG),这三个事业群的业务被完全拆分进新成立的PCG和CSIG。
“很多互联网公司在进行阶段性调整,公司业务重新定位,人力安排会更为敏感。”张永冀说。
不管是不是“寒冬”,未雨绸缪,提前备好御寒的资本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