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回有些坐不住了!北斗系统正式开启全球化服务时代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12月2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的一段发言再次让全世界的目光集中到了中国,我国的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经完成建设,今日起开始提供全球化服务。此段发言也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正式完成从区域化到全球化的一大步,北斗系统正是迈入全球化时代。
北斗系统的前世与今生
我国的北斗系统初步设想起源于1983年,当时以陈芳允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利用2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来测定地面和空中目标的设想,通过大量理论和技术上的研究工作,双星定位系统的概念逐步明晰。而在当时的学者们为了确定北斗系统的发展方针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在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与研究后,制定了“先区域,后全球”的发展方针。
1993年初,五院提出卫星总体方案,初步确定了卫星技术状态和总体技术指标。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工程立项,五院组建了卫星研制队伍,全面展开研制工作。艰苦卓绝的关键技术攻关、重大故障的成功抢救、在突破了重重的艰难险阻后,终在2003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而早在北斗一号诞生之前,1999年,五院在全力研制北斗一号卫星的同时,就展开了对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论证。2004年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立项研制。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16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和空间频率申报期赛跑、在轨故障、三年14星连战连捷······汗水与泪水交错中,五院完成了北斗二号卫星部署,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北斗系统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一。
立项于2009年12月的北斗三号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站立于巨人肩膀之上进行研发的新一代卫星,在积累了北斗一号与北斗二号的经验与教训后,北斗三号正式开始了科研上的冲刺,最终于2018年12月27日正式完成部署,北斗系统的“三步走”战略取得圆满成功。
无论人在何处,北斗系统都会陪在你的身边
在27日发布会上公布的北斗系统公开服务性能数据来看,经全球范围测试评估,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为:系统服务区:全球;定位精度:水平10米、高程10米(95%置信度);测速精度:0.2米每秒(95%置信度);授时精度:20纳秒(95%置信度);系统服务可用性:优于95%。
其中,亚太地区,定位精度水平5米、高程5米(95%置信度)。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地,均可享受到北斗系统服务。此外,北斗全球服务可用性均在95%以上。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无论你身处世界各地,北斗系统都会在你的身边陪伴你左右。
起步虽晚,后劲十足的北斗系统让美国有些坐不住
全球首个卫星导航系统诞生于美国,它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GPS系统,被称为继阿波罗登月、航天飞机之后现代航天领域的又一大奇迹。它的研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在1994年完成了能够覆盖全球98%面积的系统建设。除了美国的GPS系统以外,当前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还有三个,分别是俄罗斯的GLONSS 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系统。对于世界上很多无力建设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来说,最早投入使用,功能最完善的GPS系统也成为了他们获得卫星导航服务的首选。
而作为这其中的后期之秀,北斗系统相较于GLONSS 系统和Galileo 系统的起步较晚, 但发展之快震惊了全世界人们的眼球。在如今,已经开启全球服务的北斗系统毫无疑问已经超越了GLONSS 系统和Galileo 系统成为全球第二。
而作为世界领头羊的美国对于中国北斗系统的高速发展似乎也是充满了忌惮,再加上美国本身第三代GPS系统中的GPS III导航卫星已经拖延了四年之久,本来应该于2014年边投入使用的GPS III导航卫星于2018年12月23日才正式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用“猎鹰9”火箭顺利送入太空。
美国全球导航系统的发展不仅停滞,作为最大全球导航系统的GPS还在技术上“偷师”北斗系统,据美国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新一代GPS增加了搜索和救援任务载荷(实际就是用户自报位和短消息功能),而这曾是中国北斗系统的“独门绝技”。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的介绍,到到2020年,将继续发射11颗北斗三号和1颗北斗二号卫星,完成全面建设,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2035年还将建成以北斗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未来的北斗系统功能将进一步完善,也让我们对于中国的全球导航系统的未来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