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搭载无形可视化技术车:把科幻变成了现实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在2019年的CES Asia展会上,汽车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展示占据了半边江山,汽车展馆也扩展到了两个,有人甚至戏称CES Asia变成了汽车展会。日产还在展区展示了于今年年初CES上亮相的全新纯电动全轮驱动车型——日产IMs概念车,这是首款搭载无形可视化技术的概念车型。
实际上,汽车领域的科技转变已经持续了很久,汽车这个传统代步工具已经逐渐转变为移动智能终端。
在CES Asia 2019上,日产汽车展示了现实与虚拟结合的无形可视化(Invisible-to-Visible)技术、解读大脑信号的脑控车(Brain-to-Vehicle)技术,以及全新纯电动全轮驱动车型——日产IMs概念车,将我们与未来汽车驾驶场景拉近了一步。
首先我们来看看“无形可视化”的技术,这项未来的技术希望让你在开车的时候,视线可以穿透路上的建筑跟着指引路线走。字面上来看是“从隐形的到可见的”,它可以在前方视野中通过融合虚拟的显示和真实的物体,帮助驾驶者看到那些本来有遮挡、“隐形”的东西。
作为日产智行科技的一部分,这项技术通过车内外的传感器和储存在云端的数据,在车辆周围创造一个360°虚拟空间,叫做Metaverse,提供道路、路口信息以及附近的行人信息,使得系统不仅可以感知到车辆当下周围的环境,还能提前“看”到前面视线看不到的拐角或建筑。
当车辆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时,该技术可以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惬意。例如,当车辆在雨中行驶时,无形可视化技术能够在车辆内部投射出晴天场景;当访问新地点时,该系统能够在虚拟世界内搜索知识渊博的本地向导,并让向导与驾乘人员进行交流。
当车辆处于人工驾驶模式时,“无形可视化”技术将利用“全向感知技术”收集的数据为驾驶者提供全覆盖视野。这些信息可以帮助驾驶者对诸如低能见度的转角、非常规路面或迎面而来的车辆等情况进行评估和预判。同时,车辆驾驶者还可在虚拟世界中预订专业驾驶员,以实时获取个人指导。专业驾驶员在车辆驾驶者的视野中显示为投影形象或虚拟追踪车辆,以展示最佳的驾驶方式。
在日常驾驶中,如果道路上突然跑出一个人,驾驶员看到的虚拟景象会进行标注提醒,让驾驶员进行及时避险。
去停车楼停车的场景,在右侧的虚拟实境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停车场的一些信息,比如一楼已停满等。在山路驾驶的场景,车辆可以虚拟出赛车手坐在副驾辅助驾驶员驾驶。
因为这项技术预计还将会有一段时间才能真正问世。所以,如果你想去日产展台上体验的话,还需要暂时戴上一副增强现实的AR眼镜。
脑控车技术:用脑开车更安全
想象一个场景,未来我们驾驶汽车时,我们的汽车可以预测驾驶员大脑中的想法,并代替驾驶员提前采取行动。比如比人工脑控车技术操作提前0.2s至0.5s的速度转动方向盘,或者减慢车速,而驾驶员几乎觉察不到整个过程。
这个场景就可以通过日产汽车Brain-to-Vehicle(简称B2V)的脑控车技术来实现。在本次的CES Asia上,日产汽车向我们展示了这项技术。
“脑控车”技术,能够将驾驶者的反应更加快速地传达给车辆,使车辆根据驾驶情况的变化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日产汽车的这项技术,是其利用大脑解码技术来预测驾驶员行为,并检测驾驶员驾驶时的不适。
通过对驾驶员反应的预判,脑控车技术能够加强车辆的机动性,同时还能够通过学习驾驶员的习惯及时调整,以降低驾驶员的不适感。在日产看来,脑控车并不会消除我们的驾驶乐趣,而是通过相关技术来增强新入门/新手驾驶员的驾驶体验乐趣。
除了操控车辆行驶,B2V系统还能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例如车内的音量大小、空调温度、座椅角度等设置,都可以通过脑控系统来完成。让驾驶者坐在自动驾驶汽车中,依然能感受到强烈的参与感、驾驭感。
如今自动驾驶主要还是要驾驶员预先设置指令,有些时候自动驾驶系统也不能让人完全放心。当高速行驶时一些障碍物,监测系统可能无法快速识别,还是需要人工介入。
这就是考验驾驶员应变能力的时候了,因为在自动驾驶状态下,驾驶员往往不会集中注意力去观察路段。而日产汽车的脑控车技术(B2V),将会给未来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提供帮助。
相比起现在的触控、语音控制系统,未来开车也许只要你动动脑子就行。
未来脑控车技术将与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结合在一起。这样自动驾驶系统,就不会变得程序化,驾驶者可以轻松地介入操控车辆。脑控车技术和无形可视化技术看似离我们很远,但随着5G技术的商业落地以及VR技术、脑电波技术的发展,日产这两项技术走进我们身边也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