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出售液晶产线 中国企业该继续接手还是积极转型?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韩媒报道,三星显示器正就出售其8代LCD产线与中国厂商惠科(HKC)进行最后的谈判。该产线名为8(8-1)代或8A产线,于今年年中停止运营,此前月产能达8万块。其实中国面板制造企业收购液晶产线的情况一直存在,尤其对韩国的产线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年初三星公布,将以Q1生产线取代8A,转向生产QD量子点面板,2021年启动。目前本报记者已向惠科方面证实,其没有收购三星8A产线的打算。对于中国企业是否应该接手二手液晶产线,其利弊如何,值得深入探讨。
收购二手液晶产线需谨慎
真是人在家中坐,舆论天上来。“惠科从未表示,也不会收购三星的二手产线。”惠科董事长助理白航空解释道:“原因有两点:首先,二手产线的技术和精度可能不匹配我们的需求;其次,惠科有成本优势,投资新产线的成本或许比收购并改造二手产线还要低。”
对于为何会传出三星显示器正就出售其8代LCD产线与中国厂商惠科进行最后谈判的消息,白航空分析道:“可能是三星的烟雾弹,一种商业运营行为。”
据了解,此前三星显示器的第五代TFT-LCD生产线,以5088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中国企业信利光电;2014年信利光电也曾接手位于同一地点的三星Gen4液晶面板生产线;今年3月,深圳裕丰隆公司内部人士宣称,将使用三星7-1产线设备打造出一条LCD生产线;广西钦州引进三星的7.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今年7月已开工;河南郑州引进LGD的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今年8月项目已封顶。
不过,随着产能过剩带来的压力变化,中国企业在收购二手液晶产线时已经变得十分谨慎。
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经历了较长的阵痛期,长期的供需过剩以及价格持续向下调整,使得面板厂商陷入巨大的经营亏损,难以为继。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 “供需模型”测算,四季度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的供需比为6.1%,虽较前期有明显好转,但整体依然微幅供应过剩。
“虽然旧产线或许在价格上很吸引人,投资成本会低很多。但是我认为,中国企业应该理性投资,要着眼于未来而不是现在。”群智咨询总经理李亚琴说,这些生产线很多都是使用超过十年的设备,从拆解到运输再到组装并恢复原样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其精密度和技术指标可能都达不到现在市场的需求。引进这些旧的液晶面板产线,会带来资金浪费、重复建设、加速产能过剩、恶化行业竞争和产业利润的损失。随着技术升级的加快,市场风险很大程度也会转化为经营的风险。“我国的产能已经很高了,预计未来将超过总产能的50%,与其扩充数量不如提高质量,趁着5G的契机加大技术投资。”李亚琴强调。
日前,创维集团总裁刘棠枝也曾公开呼吁:“建议中国大陆企业不要接手外国面板厂淘汰的旧产能。因为中国大陆还将新增京东方武汉、华星光电深圳、富士康广州三条10.5代线。如果中国大陆不接手旧产能,那么随着彩电的大屏化,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将抵消,全球液晶面板业将逐步走向供需平衡,有利于显示行业回到良性发展轨道。”
中小面板企业或更感兴趣
赛迪顾问高级咨询师刘暾对本报记者介绍说:“中国面板企业对于行业的供需状态还是有关注和判断的,未来是应该继续接手还是转型,要看企业自身对下一步发展的计划。”
他指出,首先,收购产线也代表收购技术。对于中小面板企业来说,通过接手高世代线也会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拓宽业务、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抢占更多市场。其次,收购产线也代表收购渠道资源。很多产线都有稳定的上下游资源,供应商和客户渠道短期时间内不容易发生太大改变,可以转化为己所用。“产业考虑的是供需平衡,而企业权衡的是投资回报。”刘暾说。
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董敏看来,“中进韩退”模式还会持续下去,而新的关注点将从中韩的此消彼长切换到中国厂商内部之间的竞争。“企业有企业的逻辑,对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需求也不同。”董敏表示,对于二、三线以及长尾面板生产企业来讲,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要扩大规模。通过购买先进产线来提高自己的话语权、完善专利池以及稳固自身工艺,是十分必要的。
他强调,目前,国内有很多企业都在筹建面板厂,甚至很多企业是新进入者,例如合丰泰、合力泰等。其专利的缺失和知识产权等问题都会带来纠纷,所以需要通过购买成熟的生产线来获得“专利包”。而产线买回来,从投产、爬坡到量产,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通过接手二手产线以及与其相关的服务和工程师,从而快速完成发展目标,也是很好的选择。
此次三星决定将8A LCD产线设备悉数出售,似乎显示出三星已决定退出液晶显示器市场,全面进军高端的QLED领域的决心。面对韩国巨头转移过剩产能,减少LCD产线,积极转向新型显示领域的情况下,未来中国企业应该继续接手还是积极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