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被山寨机型TOP10:Galaxy S4击败红米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被山寨品牌TOP10
山寨产品内部型号庞杂无序,并且型号命名很杂乱,有的根本看不出在山寨谁,比如说ALPS。只通过数据也不敢确认究竟是仿的哪一个品牌,而能够确认模仿品牌产品的前10位仅占总量的13.46%——其实新机只要看一眼就知道了,品牌不对基本都是假的。
本季度山寨最多的品牌是全球销量第一的三星,较高的品牌认可度加上机海战术使得三星在全球范围内都有较高的销量,也让山寨机供应商将其视为主要模仿对象。
HTC、小米也是山寨机的重灾区的常客了。vivo、华为同样有不少的产品出现。当然最令人尴尬的就是Apple iPhone,统计显示用Android模拟iPhone的有889部。
2、被山寨机型TOP10
每一季度的山寨排行榜里,被山寨最多的机型往往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厂商说自己的产品热销不能说明什么,被山寨最多却能够从侧面反映谁是市场最受欢迎的产品。
相比2013年Q4红米的逆天表现(14971部/次),2014年Q1的第一名变成了三星Galaxy S4,总量达到3890部/次,包含GT-I9500、GT-I9502、i959等多个版本。
排名第二是Vivo,但不确定具体哪款机型,因为所有参数类型都一样,所以也将其列出。
排名三至五位的分别是三星Note3、HTC One、三星Galaxy S3,也就是说前五位里三星就占三个。
代号为Apple iPhone 5/5S的居然也有791部/次,位列第六。
红米则下降到了七名(674部),如此大的降幅猜测可能是新季度其他品牌廉价机型的冲击、红米本身出货量增加所致。
总结:
目前,国内整个手机市场依旧发展迅速,消费者的购机量、检测量攀升很快,同时山寨机的数量也有大幅增长。除了市场的繁荣外,山寨机本身硬件提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八核芯片、1080p高清显示屏出现在山寨产品上,再加上真伪难辨的外壳,消费者对新机的识别难度进一步加大。
以往最常见的低性能配置+高仿外壳的做法已经不太容易骗到精明的消费者,购机后一跑分就很容易露馅。如今,山寨产品的性能也在不断接近原装新机,山寨厂商通过降低利润提高硬件配置,山寨高仿当行货出售(利润其实依旧惊人),对消费者的权益的危害也更为隐蔽。
近日,中关村对目前市场上知名的十大手机品牌的线下专卖店进行了暗访,同时还对十大手机品牌的售后服务进行了电话调查。这是中关村第一次使用电话询问外加实体店暗访的形式对手机品牌进行暗访,如今在电商和互联网营销风靡的当下,很多厂商忽略了最根本的用户体验,但客户服务是最贴近消费者的一环,不容忽视。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能超过90分的品牌有三个,分别是苹果、三星和OPPO,苹果和三星一如既往展示出大将风范,而最让人惊喜的,则是近年来表现优异的OPPO,OPPO超越在这次暗访中的所有国产厂商,获得了90分的高分,仅次于苹果和三星,得分甚至超过了索尼和诺基亚等国际大牌,同时也是国产手机品牌中的最高分。
总的来说,随着国产手机品牌近年来的崛起,客服水平也在快速进步,甚至超越了很多国际品牌,其中不断追求至美的OPPO表现最为突出。
专业真诚的品牌客服
这次调查中,OPPO获得了90分高分,名列国产厂商第一名。从评分表中,我们发现,OPPO在实体店的服务态度方面表现不俗,与一向以服务真诚文明的三星获得了同样高分;而“店员是否专业”、“在实体店提供饮水”这两项评分中,OPPO更是获得了10分满分,比苹果和三星的得分更高,这个成绩让OPPO真正称得上是受人尊重的品牌。
在暗访中,调查人员还发现OPPO店员的专业程度不亚于手机行业编辑们,除了对每款OPPO手机的参数性能了如指掌,OPPO店员还能够为顾客提供专业贴膜、手机固件升级、手机软件安装等服务,并且完全免费。这样一来,手机销售不再是“为卖而卖”,而是提供一种智能舒适的服务。特别是目前大部分消费者不能很好地使用智能手机,OPPO这种专业态度和人性化服务就显得尤为珍贵了。
除此之外,在电话客服方面,OPPO也表现出色。除了客服电话7天24小时在线,客服MM还一如既往地亲切真诚。除了清晰回答顾客关于“如何开启N1背部触控”、“手机第一次充电需要多久”等专业问题,OPPO客服还不吝啬地告诉顾客,如何“获得ROOT权限以删除系统自带软件”,并且贴心地提示顾客:“ROOT回去之后还能保修。”这是很多手机厂商避免回答的敏感问题,OPPO客服则在对比中显示出一种有别于人工智能的人情味。
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
近年来,OPPO潜心打造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品,为用户提供称心愉悦的用户体验,这个年轻的品牌已经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受到全球欢迎的科技公司之一。作为十大手机品牌,OPPO的用户投诉率却没有成为“十大”,在国内客服负面新闻横飞的今天,OPPO依旧专注做好“本分”,实在难得。OPPO坚信,做品牌是一条持之以恒的道路,切莫“不拘小节”,小的环节不注意,累计下来,将会对品牌造成巨大冲击,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