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华为合作?美英两国态度渐不同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日前,美国两位重量级参议员——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罗伯特·梅南德兹、情报委员会主席黛安娜·费恩斯坦致信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国务卿约翰·克里和国家情报局局长詹姆斯·克莱珀,称中国电信巨头华为(Huawei Technologies)在韩国签订的一项网络建设协议,可能会破坏美国与韩国的国防合作。
信中表示,“维持通信设备的纯洁对于盟国合作安全至关重要,希望美国有关部门对华为参与建造韩国网络所构成的潜在威胁进行调查与评估。”
长期以来,美国国会一直反对华为在美国拓展业务,但这封信是美国政治领导人拿华为的海外投资做文章罕见例子。
美国对华为的猜忌,可能也会反过来对美国海外科技公司造成损害。美国前情报合同工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此前披露,美国科技公司与美国政府间谍机构有合作。
华为与韩国合作,横遭美国反对
参议员范斯坦和梅南德兹撰写的这封信,表达了对韩国选择华为承建韩国LG公司(LG Corporation)子公司一宽带网络项目的担忧。
信中表示:“我们(美韩)合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双方的军事和情报部门合作采取大量措施,增强训练和信息共享。”华为的协议“带来了严重问题和潜在安全担忧”。
最近几年,美国国会议员一直反对华为收购美国小公司3 Leaf的专利,同时还将限用华为作为日本软银(SoftBank)收购美国一家电信运营商的条件,最终导致软银弃用华为。
但美国政府的强硬态度可能会引发海外对美国企业的抵制。斯诺登泄露的文件显示,美国情报部门一直强迫美国电信运营商交出电话记录,还试图进入它们的系统来获取私人记录。
“实际上,美国对华为纠缠不休开创了一个先例,它将最终被用来针对美国在海外的企业,”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高级技术员克里斯托弗·索戈扬(Christopher Soghoian)表示,“美国指控华为的所有行为,美国公司都在做。”
对于这一荒谬举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4日表示,华为等中国企业是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开展国际化经营,凭借创新和公平竞争赢得合作项目。他们遵守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致力于寻求与有关国家的互利共赢,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希望有关国家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像华为这样的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经营活动,不要动辄将有关问题安全化、政治化。
华为计划退出美国市场,避免中美紧张
由于在美国开展业务面临政治障碍,华为长期以来一直在考虑全面退出美国市场。
华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任正非在上周罕见地接受了西方媒体采访,他说,如果华为被夹在中美紧张关系之间,“不值得”。
他补充道:“所以我们决定退出美国市场,不再夹在中间。”他对此没有细说。
此前美国国会指责该公司为中国军 队从事间谍活动。部分外媒避重就轻,称这凸显了“人们对中国科技公司存在广泛的不信任”。
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网站12月3日报道,任正非11月25日在接受法国《回声报》采访时表示,为了避免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紧张状况,华为“决定退出美国市场,而不是待在其中”。
目前尚不清楚任正非打算采取什么行动“退出美国市场”,但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前总顾问斯图尔特·贝克表示,这很可能预示该公司不会寻求获得与美国网络相关的合同,但是会继续在美国出售手机。
报道指出,澳大利亚也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电信运营商购买华为的设备。贝克说:“担心华为设备的国家正好是那些和美国结盟搜集情报的国家,或许这并非偶然。”
贝克说,对国家安全威胁的担忧可能会扩大至其他想要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公司。
报道称,对于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寻求商业机会的美国IT公司来说,安全担忧也是一个问题。有报道称,美国国安局监测谷歌和雅虎的数据流。贝克说,多年来,中国一直在打造自己的科技产业,试图替代美国设备。
英国解除华为安全警报,或因卡梅伦访华?
欧洲这边则出现转机,据英国《泰晤士报》4日报道,英国国家安全顾问下周将发布报告,解除对华为的“安全警报”。2011年以来,在美国的挑唆下,其盟国不断对华为发起“间谍指控”,英国议会也曾就此向英国政府提出质疑。报道称,一些英国资深议员认为,为华为“正名”将使英国与最密切的情报伙伴美国和澳大利亚步调不一致。但英国政府官员的态度是,如果无端怀疑华为,将会破坏英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生意订单。
今年7月,英国议会情报与安全委员会称,华为公司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不透明”,英国国家安全顾问金姆-达罗克受命对华为在英国成立的网络安全研究中心展开调查。《伦敦时报》4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达罗克下周将发表的报告认为,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证明华为公司有不正当行为,“报告积极评价了华为”。
达罗克目前正在陪同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中国访问。《澳大利亚人报》称,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受挫后,华为加强了同英国政府的关系。报道称,华为将在英国成立网络安全评估中心,供用户和英国政府测试华为产品的安全性,以澄清其“留后门为中国政府窃取机密”的指控。
12月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英国首相卡梅伦共同会见记者,介绍中英总理年度会晤成果。
美国人支持经济合作,但军事和政治上有“情绪”
BBC在美国民众中开展了一项关于对外经济贸易以及军事政治的调查,不少美国人认为,美国在解决世界问题方面做得“太多”。但与此相反的是,66%的受访者认为,美国与其他国家开展经贸合作“是好事,开启了新的市场和发展机遇”,25%的人持相反观点。
BBC 3日评论称,“占压倒性多数的美国人支持在经济上开展全球合作,但在军事和政治纠缠中,美国民众显现出‘孤立主义情绪’。这说明,美国公众理想中的外交政策目标深刻反映了国内的需求:保护美国免受恐怖 袭击及保障美国的工作岗位。”[!--empirenews.page--]
“外交曾是奥巴马的强项,但如今也成为批评的焦点”,皮尤的调查报告称,56%的受访者不赞成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支持者只占34%,奥巴马对叙利亚、伊朗、中国、阿富汗的外交政策尤其受到批评。《华盛顿时报》称,反恐政策是奥巴马唯一得到多数美国人支持的项目,51%的人支持美国在反恐方面的工作,44%的人持反对观点。而对于美国无人 机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打击恐怖分子行动中杀害当地无辜平民,50%的美国人认为,无人 机可以让美国更安全,14%的人认为无人 机行动给美国带来风险。
中美力量对比也成为此次调查的亮点。BBC称,48%的美国人误认为“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只有31%的受访者清楚地知道,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经济体。报道称,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美国GDP是中国的近两倍,尽管该差距正日益缩小。“该调查强有力表现出美国民众意识中大国权力的变化:美国的优势地位越来越不明显,其重要原因是中国的崛起,但美国地位的下降是相对的,没有迹象显示中国可以扮演华盛顿的角色。”调查中,68%的美国人认为美国的军力仍全球领先,仅14%的人认为中国在军事上超过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