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用户直购电”实施近十年 何时能热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其实,“大用户直购电”工作启动已近十年,2004年4月,国家电监会、国家发改委联合出台了《电力用户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试点暂行办法》,正式将大用户直接交易试点工作提上日程,当时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市和自治区向电监会提交了直接交易试点申请;2007年底,《中国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及展望》明确指出大用户和配电企业向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是我国电力市场化建设的主要方向,2009年2月-2010年3月的一年中,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电监会等到有关部门七次发文部署和强力推进此项工作。可以说,大用户直接交易工作时间较长、文件较多、决心也较大,但效果难尽人意,交易量始终没有明显增加,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大用户直接交易”到底难在哪里?
国内现有试点工作和国外已有实践成果均表明“大用户直接交易”有利于促进市场多个买方主体的出现,从而构建多买方——多卖方的市场竞争格局,加快竞争性市场的建设步伐;有利于发挥价格对市场供需的引导性作用,及时反映市场的真实需求。但它也暴露出我国推进这项工作亟需解决电价中的交叉补贴、辅助服务的合理补偿与分摊、与节能减排目标冲突三大问题。
电力产品是准公共产品,直接关系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均衡发展,电力价格不仅要考虑提高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还要兼顾实现电力普遍服务(即: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以承担得起的价格享受电力服务)功能,为此,政府采取了行业内的交叉补贴定价战略。交叉补贴虽然是电力普遍服务最重要的保障措施,但它也造成了我国目前电价结构的严重扭曲:一方面工商业用户长期补贴居民用户,我国居民用电约为工业电价的90%左右,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平均约为1.5倍;另一方面城市用户补贴农村用户,农业用电、农业排灌用电、农机和化肥的加工生产用电,平均价格大约低于合理水平50%左右。大用户直接交易表面上看是一种电力交易模式的转变,实质上却是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和大用户之间利益的重新分配。不解决交叉补贴问题,大用户直接交易会成为针对个别用户的变相优惠电价政策,造成用户之问的不公平竞争,而且也让一些用户逃避了一部分原来承担的普遍服务义务(表现在用电价格降低,其实质是不需要支出各种交叉补贴费用)。如果按照一些文件精神,将同一电压等级平均购销差价作为大用户直接交易的输配电价,可以从数学上证明电网企业的利益将受到影响,其原因是电网企业承担了其它市场主体逃避的普遍服务义务,因此,忽视这一深层次矛盾就难以大范围推动大用户直接交易。
辅助服务是那些支撑电能从电源向负荷输送,并维持电力系统可靠运行所采取的所有辅助措施,包括负荷跟踪与频率控制、旋转备用和运行备用、无功备用与电压控制、网损补偿与黑启动。辅助服务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这些服务可以满足发电和需求的连续平衡、提供“黑启动”能力,确保系统的安全。辅助服务的供应决定于系统协调方式、电源结构、电网结构和质量安全标准等因素,系统辅助服务在市场环境中出售、购买、交易,在物理环境中提供和消费。
辅助服务的出售者不一定是一个辅助服务的物理提供者;同样,辅助服务的购买者不一定是一个辅助服务的物理消费者。这些服务在现有的发用电营销模式中,一般都捆绑在调度计划和运行方式里,当交易量较小时,辅助服务的费用粗略分担的矛盾并不突出,通过监管机构的行政管理办法,只要大致明确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和违规惩罚标准,基本上能维持市场的正常运转;随着大用户直接交易范围的扩大、交易电量的增多,辅助服务的量化与成本分摊应该有更精确的数学模型,相应的利益诉求会增多,一个规范可持续的电力市场,电网和每个发电主体都应有辅助服务合同,详细阐述诸如频率响应期望水平、功率因数波动区间、机组出口端电压允许范围、最低备用容量及相应的补偿惩罚费用等条款。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电力市场中的辅助服务研究复杂,已出台的辅助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只是浅层次的和粗放型的,随着竞争性电量交易增多,需要深入研究发电功率和负荷间的平衡关系,探讨系统对负荷跟踪、旋转备用、运行备用容量需求,确定电压波动范围的根据,在运行费用、电能质量和系统可靠性方面找到最佳平衡点,目前宏观上粗略描述方式显然不适应市场有序可持续发展,制定出科学精确的辅助服务考核管理办法还需要从理论上深入研究,还需要实践经验的更多积累。
“十一.五”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出现了与资源环境制约的矛盾,党中央做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节约发展、清洁发展、缓解能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的基本工作方针,并将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长期坚持,目前我国的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70%左右,其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和化工四大耗能行业又占工业用电的55%左右,因此,这些做为典型大用户的高耗能行业企业的发展将受到严格约束。但是,要大范围推进大用户直接交易,高耗能行业用户做为直接交易的参与者,客观上将享受到降低电价的优惠,对其生产无疑会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从而增加能源资源消耗,和现阶段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有所抵触。由于过去提出过要在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工作目标,因此,2009年—2010年初密集发文推动的大用户直接直接交易工作,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就偃旗息鼓,虎头蛇尾特征十分明显。为确保今年节能减排目标保质保量完成,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发布《关于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 2013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通知》,要求力保2013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为此要将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等措施做为下半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在此背景下,要推进大用户直接交易让高耗能企业获得更便宜用电价格,同样是勉强和困难的。
大用户直接交易实施近十年,效果甚微,深层次原因很多,象交叉补贴、与节能减排工作的兼顾这样的问题估计也不是一两年能解决,因此,国务院取消电力用户直接交易的审批,只是彰显了新一届政府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决心,除此外,不能赋予太多的其它涵义,仅仅只是减少了工作的一个环节,毕竟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很多政策措施配套,应该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能适度推进就行。[!--empirenews.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