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导向有助于传感器产业快速发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传感器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所实现的功能,我们可以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来形容。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因为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因此可以说,传感器其实就是电五官。
正是因为传感器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日本和欧洲在传感器件技术上拥有绝对优势,然而国内中高端传感器市场基本依赖进口,国内传感器核心技术太少。目前我国传感器产品约6000种左右,而国外已达20000多个,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市场需求。所以我国传感器产业要适应技术潮流,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相结合的国际化方向发展,让传感器和检测仪表抓住信息化的发展机遇。正因为如此我国正在陆续制定有利于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2月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中,在重点工程内容中也提到发展微型和智能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政策的支持,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才能慢慢杀出一条血路,活出中国自己的本色。
目前,我国从事传感器技术研发的主要是高校、中科院和相关部委的研究机构,企业的技术实力较弱,很多是与国外合作,或是进行二次封装。而在发达国家,传感器的研发和产业化更多由企业来主导。
近年来,我国也不断提高对传感器产业的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其发展。2011年7月出台的《中国电子元件“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将投资5000亿元,主要集中在新型电子元件的研发和产业化领域。而在今年2月由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中,还制定了具体的产业发展目标,并给出了2013年~2025年的发展路线图。根据国家规划,未来将在传感器领域建立超百亿元的创新产业集群,以及产值超过10亿元的行业龙头和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小而精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