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IC设计业应当守好主场优势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2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的火热程度超乎预期,据DIGITIMES Research估计约达1.89亿部,比2011年增长137%。由于国际品牌的灵活性不及本土品牌,加上在TD-SCDMA市场较少着墨,促成中国厂商的崛起。目前,有“中华酷联”之称的本土一线品牌,正在不断扩大市场版图。
本土终端厂商的发展为本土IC设计企业提供了机会。中国手机产业的特点表现为快、多、低、短等几个字:快是市场热点改变快速;多是生产厂商众多;低是低价;短是时间窗口短。结合终端市场需求特点,处在电子产业上游的中国IC业发展出一套有效的战术:以客户为导向,集中开发资源于优势产品;快速抢占市场,进行紧密的本地化支持;以低价为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国IC企业为手机终端提供的BOM成本比国外同行低11%左右即可见一斑。所以即使面临国际大厂的激烈竞争,中国IC设计业仍然能发挥主场优势,获取市场份额,并且保持成长。
机遇之余,挑战并存。从市场角度看,未来硬件和纯粹价格的竞争必会放慢,而品牌厂商将逐步将关注重点转移到差异化体验上来。目前很多的手机应用实际上并不需要“多核”处理器,使用单核处理器可能更能有效控制功耗,延长手机使用时间。对于移动处理器而言,性能和功耗实际上是最为重要的参数。而性能的高低实际上并不由“核”的多少决定,架构特性和制造工艺才是决定性的指标。8核或许只是噱头,电池容量短期难突破。在2013年美国消费电子展上,三星发布的Exynos 5 Octa8核处理器大出风头,一场8核大战可能已箭在弦上。但是在电池容量难有突破的情况下,8核可能只是一个宣传噱头。
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芯片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用户的使用习惯发生了根本转变,对于移动智能终端的需求将不会总是局限于此前的看电影、听音乐,而是更加注重易用性、功能性等整体使用体验。未来的手机,通话可能只是一个附加功能。这个移动终端通过无线连接到外设(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后,将是一部高机动性PC,或者变成交互式网络终端。因此,移动芯片技术也应关注整体使用体验的提升。中国IC设计企业因本轮智能手机快速爆发所取得的市场发展不会持续太久,仍应下工夫提高自身技术实力,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具有差异化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