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软:从幕后走向前台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有一个契机点。如果说迪斯尼的成功有他的小老鼠,达芬奇的成功有他的鸡蛋,那虹软公司邓晖的成功则因他有PhotoStudio。
九十年代初期,一套Photoshop的图像编辑处理软件售价在数千美金,这让当时还是“穷小子”的留美博士邓晖望而却步,同时也给了他启迪“为何不创造一套更亲民的专业图像编辑软件?”
1994年,邓晖博士后毕业几年后,放弃原本待遇优厚的工作机会,在硅谷成立了ArcSoft(虹软公司),并推出消费级的专业图像编辑软件——PhotoStudio。PhotoStudio用户群仍定位为高端图像编辑人群,但一套软件的价格仅百余美金,圆了学生时代“创造一款亲民的专业图像编辑软件”的梦。
新生的PhotoStudio凭借优秀的图像编辑技术和绝对优势的售价赢得了一众用户,但此时Photoshop已在专业图像编辑与出版领域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产品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如何另辟蹊径,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阳光大道?思虑再三,虹软决定直接进军刚刚兴起的数码消费电子市场,与数码设备厂商直接合作,将软件和数码设备直接绑定销售,以授权的方式盈利,成功建立了B2B的商业模式,也奠定了接下来10多年ArcSoft蓬勃发展的基础。虹软公司的PhotoStudio与PhotoImpression软件也发展成为90年代至21世纪初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桌面图像编辑与管理软件。21世纪初,当时还没有移动互联网的概念,但是虹软看到了PDA掌上电脑开始盛行,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开始把研发精力从互联网、桌面转向移动。
“现在回头看看,当初的决定还是很明智的,仅仅从移动的人才储备上看,我们已有10年之久。”虹软副总裁、消费者事业部总经理陈振华说。曾经几乎所有大牌的数码厂商如Panasonic、Canon、Nikon、Olympus、Kodak、Casio等都是虹软的客户及合作伙伴,随着公司移动策略的开展,曾经引领一波波潮流的Palm、Moto、Nokia、HTC、LG等都是虹软的重要客户,直至今天在移动市场上如日中天的的三星更是虹软的核心合作伙伴,虹软公司用自己不断引领潮流的多媒体技术与产品创新,给这些一线品牌提供持续不断的市场竞争力,帮助他们很好的引领了世界潮流。
虹软的产品与技术广泛应用在打印机、扫描仪、车载数码、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各种消费设备上,甚至还包括了投影仪和音响,可以说虹软在消费电子与智能设备领域无所不在。虹软的产品形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消费者可感知的,比如索尼笔记本中内置的WebCam与儿童绘画软件及曾经几乎在所有Windows Mobile中都可以看到的MMS(彩信)软件;另外一种是消费者不可感知到虹软品牌的,则是以虹软的先进技术直接和厂商硬件及ROM结合的方式体现,比如智能手机中的人脸识别、笑脸检测、夜景拍摄、人像美化、视频播放、超高分辨率图像快速浏览等等功能。“其中最新的三星Galaxy手机中就集成了大量虹软公司提供的最新的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陈振华说。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虽然虹软的技术与产品已经覆盖了全球数亿的用户很多年,但是却没有在消费者心中形成自己响亮的品牌。“如何把前沿的技术及一流的产品转换成在消费者心中直接的品牌影响力?”这是虹软最近几年在高层会议中一直讨论的话题,作为一家聚焦在B2B领域的技术与产品创新公司,虹软已经形成了自己难以撼动的江湖地位,不过如何能够将公司再拉高到一个层次,成为一家真正伟大的公司?经过大量的探讨、分析、咨询及对未来趋势的理解,在继续保持在B2B市场稳步发展的同时,虹软做出了两项重大决策:1.依托公司在多媒体领域上的技术优势,打造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建立与公司技术与产品创新能力相应的市场地位与品牌影响力。2.聚焦两个最大市场:中国和美国,并针对两大市场的不同特点,针对性的推出不同的主打产品。
“公司成立到现在已经18年了,但是真正下决心做面向消费者的业务,还是从去年开始。”陈振华说,为此虹软专门成立了消费者事业部,现在这个部门共有200多人,是公司内最大的部门,虹软在消费者市场发力的决心可见一斑。虹软B2B的业务是维持公司运转的保证,消费者市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以战养战的策略是虹软当前,并将长期保持的状况。
“这么多年来,竞争对手退出一批又一批,因为我们形成了自己的理念。”陈振华说,虹软过去完全是一个产品技术公司,全公司近千人,其中研发人员占80%,产品线20几条,过去B2B上的经验,让虹软知道不同市场之间的特点,并针对性的开发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从10年前就开始做移动产品开发的虹软,在技术上有着深厚的积累。
“我们的底层图像及音视频编解码库,都针对硬件及移动平台进行了非常多的优化。”陈振华说,举个例子,用虹软的软件,可以让在一台非常低端的手机上轻松打开2000万像素以上的图像。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开发图像处理类应用对虹软而言是可以将优势最大化的选择,到现在为止,虹软针对中美市场,各推出了一款主打产品。
面向美国市场,虹软推出了一款结合社交元素的产品Whip,让用户通过数张照片讲述一个Photo Story,并与好友分享和评论,这种分享的模式和Instagram相似,创新之处在于后者只能分享单张照片。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微创新,听起来虽然简单,似乎人人可做,但实际操作起来,制作一个图片故事往往会花费很久,而虹软这款应用将这一过程简化到了三步,让用户可以自动生成故事相册。
“这款应用上线iPad第一天,就冲到了排行榜的第一名。”陈振华说,目前这款软件还没有在国内上线,因为虹软看到国内的类Instagram软件用户粘度很低,并没有形成很大的市场需求,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将考虑在国内市场发布。目前面向国内市场,虹软现在主推的一款应用叫做“虹软美妆秀”,这是一款虚拟试妆的软件。
这款软件最先推出PC版,然后推出的iOS版,之后又陆续推出了Q和淘宝版。“Android版本原来就有,一直是我们做OEM时渠道license给客户的软件。”陈振华说,这款几乎可以说是全平台的软件说起来很简单,主要通过三步操作:自动识别人脸、自动对焦五官、一键选择妆容。举个例子,用户如果想看范冰冰化的某一个妆容在自己脸上的效果,就可以通过虹软美妆秀实现。[!--empirenews.page--]
虹软美妆秀主要面向女性用户,和市面上的美图秀秀等软件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更像是虚拟试衣。美图秀秀、百度魔图主要作用是美化图片,而非化妆。“我们这款软件可以分析人脸五官的位置,用户直接选择一个流行的妆容,比如说猫眼妆或者烟熏妆,点一下就化好了。”陈振华说。
虹软美妆秀现在仍然以产品为主,不断的优化和提高用户体验,在业务的拓展上,虹软计划打造一个有市场价值的品牌,他们正在和化妆品厂商、化妆学校、专业化妆师接触,希望让各方参与进来,打造一个各取所得的生态链。比如,对虹软而言,可以通过品牌广告获利;对专业化妆师而言,可以通过指导化妆获利,等等。
“过去我一直以为大学生对化妆品不感兴趣,但是通过搞校园活动,我发现大学生对化妆更热心,而且也没有想象中消费能力那么差,消费能力很强。”陈振华说,这坚定了他对虹软美妆秀的信心,觉得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会场。虹软公司去年的总营收在6000万美金左右,由于国内盗版严重,所以收入中90%来自于海外,随着虹软对消费者市场的不断摸索,和在国内市场的不断发力,这一数字也许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