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计算的热点与巨大能力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计算的挑战
“计算能力如何在5年内提高100倍?最大的挑战是功耗。主要有两个解决途径,一是编程语言,二是计算架构。”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总公司771所的沈绪榜先生首先做了精彩的理论性报告——《粗粒度的时空计算》。他指出,高科技本质上是数学技术,计算机是数学家发明的,并介绍了粗粒度和细粒度的数学模型发展概况,对高性能通用芯片技术的研发进行了思考,同时展望了未来计算机的可行性。
芯片方案
在计算芯片方面,Xilinx亚太区Zynq业务拓展经理罗霖介绍了该公司All Programmable理念,今年刚上市的Zynq处理器和Vivado平台。听众了解了Xilinx不再仅仅是FPGA的领军厂商,还有高性能的处理器和强大的软件平台,帮助工程师在单一芯片平台(Zynq)实现从逻辑到计算的整体方案,并且不再需要另外转换C语言(Vivado环境),加快了设计进程,降低了设计门槛(All programmable)。
如何用32位ARM处理器打造Different, Smarter, Better(差异化、更小、更好)的嵌入式世界?今年业界首个推出基于ARM Cortex-M0的MCU的Freecale做了最好的诠释。技术经理刘海宁细数基于M0的Kinetis L系列的benchmark,由于价格从0.49美元起,因此可覆盖传统的8位高端、16位MCU市场。在高端32位处理器应用领域,Freescale基于ARM Cortex-M4的系列——Kinetis K是个良好的对接。 软件方案
微软中国亚洲嵌入式事业部技术推广经理倪敬道介绍了Windows Embedded平台的特点——鼓励用户打造自己的嵌入式设备,并列举了部分应用案例。
Intel公司Simics技术中心高级软件工程师赖春荣讲述了Simics全系统模拟器的特性与应用,并介绍了其建模、验证、测试等环节。
系统方案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嵌入式系统专委会副主任、复旦大学陈章龙教授一直是CPS(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物联网的积极推动者,他认为我国现在还没有找到物联网好的商业模式。实际上,物联网系统中,只有8%是物理设备,20%~30%是系统集成,增值的信息服务(控制和监控等)占60%~70%。因此真正能产生效益的是信息服务所需的软件。物联网对嵌入式系统的要求:智能传感器,低电压、低功耗和多功能,嵌入式的设计也从面相对象转为面向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