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LED投资热潮与新机遇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LED投资“冒进”热潮逐步降温
疯狂的LED产业开始进入理性发展阶段,整体投资热潮明显降温,对于产业发展是件好事。LED产业发生倒闭或是兼并都是正常现象,未来中国LED照明企业的走向就是要进入整合与集中资源,形成品牌格局,才能让具备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进而更好地为行业服务。
目前LED产业正处于整并与淘汰阶段,也是步入了发展关键期,分析说三年后将淘汰一半其实并不为过,亦非危言耸听。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市场提升,必将摒弃一些低价劣质的恶性循环局面,照明企业应调整步伐、立足自身优势,注重专业领域的提升发展,方能在残酷的洗牌中胜出。
除此之外,照明业界应该清晰认识到,LED不是一个全能的光源,并不能包揽各个领域,即使有朝一日足够强大而能统一天下,在各个领域的照度标准也会不尽相同。所以别急着给LED盖棺定论,如何更好地将原来成熟的传统照明产品继续发扬光大,如何利用LED光源在某一个细分领域精心耕耘站稳脚跟,亦是一个重要问题。这样才不至于导致全体站错队,押错宝,进而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配合短板仍存 “六方”探讨任务艰巨
在照明行业和设计界广大朋友的支持下,光影空间六方峰会已经走过五年。加强建筑师、室内设计师、照明设计师、业主和材料供应商多方探讨,这是阿拉丁照明网持续举办光影空间六方峰会的目的。一直以来,国内外的六方领域专家利用这一平台充分表达了他们眼中的光,每个人都呈现了自己的观点,并就六方之间的配合难题进行了深入的实质探讨,思维碰撞,引起了行业对于六方之间配合的重视。
“一座建筑,让人铭记一个城市”。铺展人类发展的历史画卷,许多名城因建筑而得以出名,给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如果说涌动的人流是现代城市的血脉,那么建筑家居则是现代城市的骨架,而我们将灯光称之为灵魂也不为过。它灵活而富有趣味的设计元素,给建筑增“光”添“彩”,赋予建筑于生命。
作为一个建筑师和照明设计师等高端人士交流沟通的学术平台,光影空间六方国际峰会一直在延续,探讨六方观点,旨在促进多方的沟通与合作,推动照明行业的更快更深发展。目前,照明行业正处于爆发性发展阶段,各方的配合与合作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期待设计跨界交流不断的进行下去,期待我们的思维在这里碰撞并升华。
中台两岸LED企业交叉整合现新机
在地理上,中台两岸是咫尺比邻;在血缘上,中台两岸是同宗近亲。一衣带水的关系注定两者密不可分。碍于种种的历史因素,两岸的LED企业交流合作虽已展开多时,但长久以来都不涉及合资、并购等深度“合作”的范畴。三安光电跃升璨圆光电的最大股东,成为了打破这种局面的案例之一。行业推测,这种尝试随着相关政策的变化或松动而陆续有来,直接导致两岸LED业出现交叉进行的更为频繁的产业整合。
两岸LED企业进行的产业整合,可以预见是利大于弊的发展阶段。台湾LED企业与国内LED企业的强强联合、优劣互补、减少重复投资等等,这些措施和结果,都如同是有助于推动LED产业整体朝更健康发展的一盏苦海明灯。各自为营的时代已经不合时宜,发展从来都是向外寻求,“牵手”只是手段,互利共赢才是目的所在。接下来国内政策的持续刺激,台湾继续对LED等战略型产业的有条件松绑,让两岸企业得到更多的相互渗透契机,也让两岸企业得到更大的发展平台。
沟通——照明设计与建筑设计避开“雷”区的灵犀桥梁
从国内网站到国外媒体,“另类建筑”评选活动、排行榜成为人们的谈资。从被调侃为“秋裤”的苏州“东方之门”、形如“比基尼”的杭州奥体博览城,再到稻花香集团的“酒瓶大楼”……没有最雷,只有更雷。的确,这些堪称“雷人”的建筑充斥着大众雪亮的眼睛,短时间内,中国本土集中如此多造型前卫、设计大胆的建筑,真令人惊讶,甚至有“肆虐”的倾向了。
作为照明业者,我们关心的是照明方面的问题,当我们面对这些“雷人建筑”的时候,该如何“平复心情”以致更好地发挥自己正常的水平呢?如严永红所说,建筑师埋下的这些“陷阱”,是精心安排的陷阱,早就挖好坑等待猎物的来临。照明设计师应是精明的猎人而不是愚拙的猎物,要警惕“陷阱”、避开“雷区”。
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时代的脚步是迈向创新的脚步,建筑设计的创新是时代潮流。建筑照明设计依托于建筑物本身,建筑设计理念的变革要求照明设计理念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配合。在这一节点上,“沟通”是照明设计师与建筑设计师避开一片“雷区”、建立灵犀的桥梁。
突破壁垒 推动LED标准实现全球性“无缝链接”
由于LED行业标准不互认的“拦路虎”,令很多国内LED企业顺利打进国外市场形成了一道很厚很厚的“围城”,且近期欧盟计划提高出口标准的指标,这无疑是给予很多国内LED企业强大的冲击。标准互认一直都是贸易壁垒,要如何解决各国标准不通用的难题?
其实早在去年9月23日,福建省光电行业协会和台湾LED路灯产业联盟共同发布《道路照明用功率发光二极管》和《大功率LED路灯》两个互认标准,这是两岸首次实现标准互认互通。有“先例”才有“进步”,这也为中国更好地进入国际化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标准即规范,有了互认互通的标准,国内外LED企业就有具体可行的统一技术规范,为沟通国际相关市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要让指标、结构、功能实现一致化确实是制定通用标准中的一大难题,毕竟提法不同,使用区域也不同。这就需要国家标准制定部门与各国标准研究机构作深入的探讨,推动LED行业标准文本的全球性“无缝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