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硬件升级过快?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平板市场呈现两极分化
中国的平板产业从诞生之初,就呈现两大发展方向。一方面是原来的数码厂商向低成本、性价比发展,希望能取代已有的MP3/MP4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原有的PC厂商,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平板的功能和用户体验,最终取代部分PC市场。目前来看,虽然目前出货量最大的Android平板处理器仍然是单核A8,但这一块市场正出现分化:一方面A8低配版本如全志A13、RK2906开始冲击原有ARM11的市场,价格底线一再降低,已杀到299元以下;另一方面,成本迅速下降的A9双核开始冲击高配的A8市场(如全志A10、RK2918)。在这种分化之下,原有A8份额受到了双重挤压。
平板市场趋势分析预测
双核处理器普及加速,GPU成竞争重点
尽管早在2010年,三星、英伟达等国际大厂就推出了双核Cortex-A9处理器,但主要是应用于智能手机领域。直到今年,随着瑞芯、Amlogic、新岸线等平板芯片供应商纷纷发布低成本双核A9处理器(如NS115、RK3066、AML8726-MX),平板市场才算是正式进入了双核时代。
相比此前主流的A8单核处理器,双核A9的性能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2.5-3倍,其强大性能已足够应付目前绝大多数的应用,同时整机成本也在迅速下降,据新岸线销售副总裁张书涛透露,采用NS115处理器的7寸平板目前最低价格已杀到399元,与A8平板的价格差距已经快速缩小。
目前已上市的双核芯片中,除高通的MSM8260采用Scorpin架构(基于Cortex-A8),其它均采用cortex-A9架构。张书涛表示,双核A9的普及进一步提升了平板电脑的用户体验,消费者对于平板的需求如:更长的电池寿命、更强大的处理器、更好的触控体验、高清屏、随时随地的通信功能等基本得到了解决。
已上市双核A9平板芯片
尽管主处理器架构相差不大,但各厂商采用GPU却各有不同,这也成为双核处理器之战的焦点所在。目前GPU基本分成四大阵营:包括Mali 400、Geforce、Power VR SGX540、GC2000。不同的GPU对于游戏的兼容性以及图象处理能力方面都有所不同,其中Mali有三星的支持,Power VR有苹果的支持,在生态环境上均比较成熟。
在同一阵营内,比如Mali 400又分为“2+2、2+4”两派(双核CPU+双核GPU、双核CPU+四核GPU)。有业内人士认为,四核GPU相比双核,如果仅增加两个核意义不是很大,仅在跑分上比较漂亮,在实际体验上反而会增加功耗和发热;而要增加其它周边器件,则会增加成本。另外在现有的Android应用下,双核与四核GPU体验实际相差并不大。
四核升级提上日程,应用缺失成发展阻力
今年年底前,包括飞思卡尔的iMX 6 Qual、瑞芯Rk32XX、联发科技(MTK)MT6588等新品四核平板产品将相继上市。2013年新岸线、三星、英伟达也将推出下一代四核产品。值得一提的是,MTK与全志均将采用更低成本的Cortex-A7而非业界主流的A9作为四核架构。瑞芯微电子首席市场官陈峰在微博上表示:“瑞芯的四核是28nm HKMG的A9四核,主频1.8G,现在大部分公司还没出来宣称的所谓四核都是40nm A7的产品,A7的性能只有A9的70%。28nm HKMG的功耗比40nm的低了30-40%,真正的能把四核用起来。另外新的四核是和现有RK3066的芯片是兼容的,不用换板子。今年年底会给大家惊喜。”
四核平板芯片
除了布局四核,诸多厂商也将Cortex-A15架构提上日程。据透露,飞思卡尔的下一代i.MX 7系列处理器将会采用ARM的Cortex-A15和A7的内核。而三星的Exynos5250将采用两个Cortex-A15构架,最高频率可达2GHz。
单纯的硬件提升与差异化已经越来越困难,而应用的发展速度则远远落后于硬件。这不仅仅是平板厂商,同样也是手机厂商正在面临的困惑。手机厂商在2012年开始纷纷布局四核手机,然而在具体体验上却与双核手机区别不大。飞思卡尔亚太区多媒体应用处理器部门市场经理龚惠民在日前的产品推介会上表示,目前四核处理器在应用场景上主要还是进行多个高清视频的切换和滑动,而这种应用主要针对TV领域。不过龚惠民也表示,软件与硬件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硬件先行,也会对应用的发展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