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消费电子
[导读]传统的PC软件开发商需要加速向移动互联领域转型,否则便可能被淘汰。在前些年的工作经历中,金山软件首席执行官张宏江和同事们曾经探讨过将智能手机变成如同PC那样“全能”的设备的可能性,尽管那个代号为“Fone”的

传统的PC软件开发商需要加速向移动互联领域转型,否则便可能被淘汰。
在前些年的工作经历中,金山软件首席执行官张宏江和同事们曾经探讨过将智能手机变成如同PC那样“全能”的设备的可能性,尽管那个代号为“Fone”的项目最终没能取得成功,但由此张宏江对移动互联的技术、市场和用户需求有了一些自己的判断;而在时下,当“传统”的IT厂商如苹果、微软、金山及“九零后”的互联网公司如Google、腾讯、阿里巴巴(微博)都开始进军移动互联网、布局未来时,张宏江认为可以根据这些年来在计算机科研领域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心得,来尝试着谈谈移动互联这一产业领域可能出现的几个趋势。
很多人或许已经发现,互联网正在变得越来越“轻”。
互联网变轻的三个表征是:一、终端更轻了。根据IDC等市场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2011年,也即在IBM(微博)兼容架构PC诞生30周年之际,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PC,达到4.91亿台,较PC多出1.38亿台;而在PC的3.53亿台出货量中,还包括了1700万台平板电脑。这表明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尝试并习惯以易携带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轻型“体验工具”来获取感兴趣的信息与应用,抑或是与他人沟通互动,至于PC则逐渐向重型“创造工具”(创造信息与应用)的方向转变。二、内容更轻了。微博等新媒体的兴起迎合了用户快速浏览信息和及时与社交网络的朋友分享意见的需求,但更重要的是,轻内容(而不是承载了深邃思想的长篇大论)更适合轻终端阅读,微博类应用与轻终端是相辅相成的“共谋”关系。三,应用(Apps)更轻了。以前,软件是被封装在光盘里交付给用户的,而今则可以从各种应用市场里下载;不仅如此,许多应用都是软件和云服务的整合,应用因此而变得更小更轻,此外,将数据保存在云中,更新由云中推送,这也优化了用户体验、简化了操作流程。
针对越来越轻的互联网,未来的产业创新趋势可能会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移动互联网的实质是以多元化终端实时访问“数据宇宙”(Data Universe)。和PC主导的时代不同,今天,软件、信息源、网站和社区都被独立封装为应用,进而出现在“应用市场”的货架上;而随着用户访问数据的习惯从随机的、应需求而动的检索,到刻意的、应个性与喜好而动的订阅,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信息入口的功能将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

第二,苹果、微软、Google的“移动三国”的竞争距结束之日还很远。
微软在移动互联平台领域很早便有了成熟的技术与产品,iPhone诞生前,Windows Mobile可说是最有价值和潜力的智能手机平台。
2007年,在整合了移动通信功能的PDA市场,Windows Mobile for Pocket PC已确立了显著的竞争优势,占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而Windows Mobile for Smartphone的市场占有率也达到25%,而且可以说微软已无限接近于成功——围绕Windows Mobile的产业链已经大体形成,当时微软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伙伴包括40多个手机制造商、68个移动运营商以及遍布48个国家的应用服务商。对微软来说,苹果、Google根本不值一提,Palm已不再是对手,唯一可能制约微软吞噬移动市场份额的厂商就只有顽固坚持用Symbian的诺基亚。
但iPhone的出世、App store的模式改变了一切,随后Android的发布也分化了微软移动阵营的合作伙伴,这使得微软再也不可能将“先发”的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占有率。
其实在移动互联的技术专利积淀方面,目前市场表现最差的微软反而是最强的。客观地说,如果不是前后两次战略失误——放弃Windows Mobile不是简单地重起炉灶,而是放弃了先前耗费心血建立的生态圈;另外Windows Phone 8由于内核采用NT,也使得最忠于微软的移动用户无法升级——微软的移动平台未必会衰弱到今天这个地步。之前微软的暂时落后主要因为在UI体验、边际技术整合以及应用商店模式尝试等方面反应慢了,但在软件平台的性能与功能上,与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比,其差距并不明显——Windows 8、Windows Phone 8也许能够帮助微软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市场上重整旗鼓,但成功的前提有二:一是用户能够接受PC新系统两种差异巨大的UI(Windows 8风格和传统风格)并存;二是微软的应用市场也能被多数用户所接受。

第三,移动终端的影响力将逐渐由数字世界扩展至物理世界。
手机和平板电脑正在成为家用电器的控制装置,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它们还被赋予了支付工具、移动钱包以及手机登记牌的功能——至于身份鉴别和防盗等安全问题也不难解决。
不久前苹果收购移动网络安全公司 AuthenTec便传递出了清晰的信号——或许,以指纹识别来确保无接触支付安全的iPhone会在未来的一两年内诞生吧。


第四,移动应用平台和应用都面临着同质化问题,如何打造个性化的用户体验,将成为横亘于平台服务商、应用开发商面前的一个挑战。

每隔一段时间,苹果、Google、微软便会公布其应用市场的资源数量,然而,无论是达到百万量级的苹果App Store,还是资源数量最少的Windows Phone应用市场,用户下载最多的可能还是常用的那几十个软件,但问题随之而来——应用开发商当然希望产品无论跨何种平台都能带给用户以熟悉和一致的体验,但对用户来说,平台的差异性、应用的个性化感受会越来越模糊。

第五,传统的PC软件开发商需要加速向移动互联领域转型,否则便可能被淘汰。

回国这十几年,我和周围同事的沟通起初大多用PC邮件和即时通信工具,后来用手机邮件、短信,在加入金山后,我逐渐习惯了和雷军(微博)等同事用米聊随时联络——甚至是开会。仔细想想,现在我大部分时间会用手机和平板设备来处理工作,这在我刚回来时是无法想象的。

这种转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终端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对软件和服务提供商来说,怎样创造一种无缝的服务,使用户基于各种终端的体验都是精彩的,这将是重大的挑战——当然也是机遇。

今年5月,有媒体称北京地区的电视机开机率已由三年前的70%下降到30%,极可能PC有一天也会出现开机率下降的情况。总之,终端多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尽管短时间内PC还不会走向末路,但PC对用户的重要性很难再恢复到五年前的状态。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及时转型、主动变革应该是明智的选择。

从新世纪伊始到现在,移动互联一直都是产业瞩目的创新热点。事实上,移动互联这一概念由两个关键词组合而成,互联是数据基础,是内容与应用源;移动是接入方式,是终端、无线数据网络技术的创新与用户体验。新闻、视频、电子商务、社会化网络……即使是在只能用PC接入互联网的年代,这些资源和应用形式便已存在,移动只是从将人们从桌椅边解放出来,让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用轻巧但性能强大的终端来进行娱乐、商务和沟通实践——面向移动大潮,金山已做好准备、触动云端。[!--empirenews.page--]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6月2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存储芯片产业界近日传来消息,通用型DRAM内存芯片可能面临供应短缺的局面。

关键字: PC 手机DRAM

最近一段时间,微软又在围绕Windows Arm做文章,力推所谓的Copilot+ AI PC,该PC内置高通Snapdragon X Elite芯片。为了适应Arm硬件和AI功能,微软已经重建Windows 11内核。

关键字: 微软 Arm PC 高通 联发科 英特尔

苏州2024年5月27日 /美通社/ -- 微软 Microsoft Start Networks 中国内容生态伙伴峰会(Microsoft Start Partner Summit)在微软苏州新园区成功举办。应微软全球...

关键字: MICROSOFT START NETWORKS 微软

FTDI Chip高速USB 2.0系列FT4232HA是业界首款USB2.0高速转四通道UART或双通道MPSSE的车规级芯片。

关键字: USB2.0 车规级芯片 Windows

近日,有国外媒体曝光了“IT七巨头”(微软、苹果、英伟达、Alphabet、亚马逊、Meta和特斯拉)的CEO年薪情况,其中苹果CEO库克以6320万美元高居榜首,而亚马逊CEO Andy Jassy的薪酬仅为130万美...

关键字: IT CEO 库克 微软 苹果 英伟达 Alphabet 亚马逊 Meta 特斯拉

业内消息,近日微软和高通公司在微软 Build 2024 会议中宣布,将为开发者提供 Windows 版骁龙开发套件(Snapdragon Dev Kit for Windows),用于制作与骁龙X芯片配合使用的 Cop...

关键字: 高通 Windows 开发者 骁龙 开发套件

在微软于5月20日宣布推出Copilot+之后,有人声称,运行Copilot+的个人电脑对用户的一切操作拥有“照相记忆”的功能,这种功能带来的风险引发了隐私专家的担忧。

关键字: 微软 Copilot+ AI截屏

业内消息,此前有消息称华为将发布一款擎云 W515x “PC 新品”,该机将首发 8 核 12 线程麒麟 9000C 处理器,目前相关产品具体规格信息已经现身华为官网。

关键字: 华为 PC 麒麟9000C 处理器

在生成式AI领域,微软与OpenAI是盟友,但它们的合作并非亲密无间,两家公司选择的方向已经不同,关系也变得亦敌亦友,非常复杂。

关键字: OpenAI 微软 生成式AI ChatGPT

业内消息,日前微软官方宣布与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的深度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实验中成功完成了多达14000次无错误的量子计算操作,这一成就不仅刷新了量子计算错误率的纪录,而且将错误率降低了800倍,为量子计算...

关键字: 微软 量子计算 突破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