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传统厂商Vs.互联网厂商优劣势比较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今年下半年智能机市场会有一个小规模的爆发,业内人士预估下半年智能机规模会在1.3亿台左右,比上半年增长近一倍。随着智能机向大屏、高清、多核、更多外围功能的趋势衍进,而产品特点呈现外形单一,续航时间短,从而使品牌影响力更加突显。加之新的电商模式,直营/体验店以及互联网模式对传统手机厂商带来了巨大冲击。来自龙旗旗下国龙信息技术研发部经理郭辉奇先生分享了他对智能机市场现状的看法,以及智能机厂商与互联网厂商做手机的优劣势分析。以下是笔者摘录的一些图片精彩内容:
智能机市场新增长点
智能机作为日常必需装备以及强大软硬件配置支持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应用增长点,越来越多的应用将会以智能机为载体或控制端。郭辉奇总结了以下几个智能机应用热点:NFC及衍生应用、无线充电、多屏互动、LBS基于位置应用、云计算、物联网。
目前很多主流手机以配备NFC功能,国内运营商与银联的标准制订和收费模式也有重大突破。NFC芯片植入方式也有很多选择:SIM卡、存储卡、手机PCB还是直接集成如拉卡拉、钱袋宝等快捷支付设备中。
最近在一些展会上和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有关无线充电方案的报道,三星、LG、HTC等国际厂商也已经开始在手机中内置无线充电模块,产品预计下半年会推出,餐厅、咖啡厅等公共场所及车载应用将会是最大市场。
多屏互动应用以手机、平板、PC、电视为主体通过有线、无线方式连接。以手机为控制和感知中心,电视为娱乐中心,将带来更好用户体验和更大应用市场。
LBS应用包括:通过MEMS传感器辅助GPS定位实现室内和信号不佳区域精确导航;基于位置的交友应用以及基于位置的信息推送应用等。
目前云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文档储存备份、图片视频信息分享。后期将发展更为细分的云应用:如企业云、家庭云、公有云等。
基于手机物联网应用包括一、二维码识别,通过手机内部传感器识别外部环境以及身体健康检测等。
智能机厂商Vs.互联网厂商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智能手机带来更多新应用:视频聊天,在线游戏,音视频分享,关系圈,LBS…,伴随使用这些应用的用户呈指数增长,大量用户开始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互联网公司看到了这个趋势并开始部署移动终端。这也是互联网公司进军手机市场的初衷,面对应用市场和渠道模式的变化,传统厂商应该如何应对,两类公司有哪些互相学习的地方,未来怎样一种模式更适合移动互联网市场?
互联网公司切入智能机主要以三个方式:以ROM为切入点,积累用户,通过CEO强大的号召力进行品牌推广,这是小米模式;其二是盛大和360模式,通过内容捆 绑,以贴牌方式生产,特 价销售。三是百度,阿里这样的OS/ROM模式。小米是第一个以互联网概念做手机并取得成功的公司,但其实它不算互联网公司,而盛大应该算第一个做手机的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公司做手机的优势在于依托产品优势,整合用户资源,在软件设计和UI体验上有一定积累。另外在营销模式和VC资源上也比传统手机厂商有优势。而劣势也很明显:渠道,供应链,与运营商关系,研发团队培养等。
手机厂商切入互联网应用的方式:简单应用集成(可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建立私有应用商场,需要有很强的品牌影响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搭建手机/云平台;独立开发互联网应用。传统厂商通过收购或与优秀互联网厂商合作是不错的选择。
手机厂商的最大难点是观念和营销模式的转变,如何利用互联网扩大现有优势,找到一个合适的模式提升用户凝聚力,扩大品牌影响力。
智能手机:传统厂商Vs.互联网厂商优劣势比较 src="/21ic_image/21icimage/201404/6ab6984d11638e599143643d816b2710.jpg">
传统手机厂商如何应对移动互联?在技术和运营模式上如何创新?笔者认为品牌公司更应该通过互联网搭建自己的生态系统,而中小企业则应该结合自身优势,通过微创新谋生存,做一些细分行业或企业应用。[!--empirenews.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