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无线通信科研团队介绍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这是一个传承有序的老团队,积淀着几代人整整半世纪锲而不舍的努力;这又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新团队,一批青年学者勇担重任成为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伴随着西电科学研究工作的起步、发展和壮大,从当年的“红星组”、“101室”到今天的宽带无线通信研究室,她始终不负众望,站在中国通信科技事业的最前沿,引领信息时代之潮流。
101室的历史和传统
在西电,提起“101室”,也许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但提到中国第一套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大家都耳熟能详。
1959年,基于国家国防战略需要,学校成立了快速通信课题组,童凯、杨千里同志为组长,其工程研究组又名“红星组”,开始了流星余迹通信设备研究及流星余迹规律的测试工作。短短一年时间,第一套流星余迹通信设备样机面世并投入试验。
1963年,经总参通信部和国防科工委批准,以红星组为基础成立研究室,名为流星余迹通信研究室,丁如涟同志任主任,设在东大楼101室,代号“101”,直属通信兵部,由学校代管。70年代,101室完成了流星余迹通信改进型设备的研制,并进行了核效应实验,取得了完满的成功。1978年,此项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第一代的奠基者以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101室谱写了辉煌的第一篇章。
80到90年代,101室在郭梯云、陈家模教授的带领下,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新型数字调制解调、移动通信终端、分组无线电网络、短波自组织网络等一系列在通信领域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工作。
这一时期,78级入学的李建东毕业留校,追随郭梯云教授读研究生,成为101室的一员,体验了24小时不间断的轻型快速通信系统的艰苦实验工作,涉足数字移动通信终端的研究。最初给李建东留下深刻印象的是,101室老一辈严谨审慎的科学态度,特别是开展实验工作时极度的耐心、细心,对待实验数据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陈家模教授就曾手把手地指导他做实验。为了得到可靠的实验数据,艰苦的移动终端野外通信实验、短波自组织网拉距测试是课题组的家常便饭。在郭梯云、陈家模两位先生的指导之下,李建东牵头完成了一套多信道分组无线网络系统的研究项目,从设计原理到搭建系统模型,再到实验测试,整个研究工作郭梯云教授放手让李建东来做。国内第一个全分布式控制的分组无线网络实验系统由此诞生。正是这个项目后来对部队生产和装备分组无线电网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课题组先后推出了3代实验装备,研制了军用分组无线网络系统,研究成果获机电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基于该成果的装备至今仍在生产。
提起那段艰苦的工作,李建东回忆当时更多的是成就感和满足感。他说:“老一辈一流的工作和成果为我们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而老一辈扎实严谨的学术传统是他们留给101室最宝贵的财富。”在李建东的印象中,郭梯云教授是101室的一面旗帜,指引团队的前进的方向;陈家模教授更是像一位“内掌柜”,维系着团队在前进中内部的团结、有序和平衡。让他感触更深的一点是,郭老师总是把名利、机会更多地留给年轻人,竭力创造让年轻人快速成长的环境。作为他们的接班人,李建东珍惜并默默践行着这些传统,以言传身教把这笔财富传递给研究室更年轻的一代。
通信科技前沿风光
跨入21世纪,信息科技日新月异。伴随着通信产业的不断发展,在李建东的带领下原101室科研团队把重点聚焦宽带无线通信,成为支撑综合业务网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重要方向,在高速化、智能化两大主线上不断取得突破,进入到又一个迅速成长和高产的时期。
2004年,实验室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针对认知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敏锐地扣住了通信领域发展的主脉。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课题“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研究”、国家973课题“智能的动态网络资源管理模型与控制机制研究”、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面向WRC11的频谱有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验证”等项目,相关成果先后获得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申请相关专利10余项,其中的部分成果技术已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设备产业化中。团队的青年骨干盛敏教授自信地说:“当认知无线电成为热门领域时,我们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可以说在认知通信领域,我们站在国内领先行列,可以指导通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实验室就已经开始的分组无线网络研究奠定了实验室自组织网络方向的研究基础。李建东教授介绍说,分布式无线自组织网络可以在无中心节点的条件下,通过节点间相互协作,实现信息和服务的分发与共享,其组网形式灵活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行业专网以及国防等关键领域。2003年,李建东教授提出了多跳、多信道AdHoc网络容量分析方法,该论文被广泛引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多位知名学者直接应用了这一成果。在此基础上,实验室将MIMO、智能天线、认知等新型物理层技术与AdHoc网络有机结合,构建了1700个节点的大规模AdHoc系统仿真平台,并搭建了具有50个节点规模的实验演示系统,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防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目前,实验室进一步开展了复杂网络理论在无线分布式网络中的应用,提出了突破分布式网络规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实验室在该方向上共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金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国家863课题2项,共申请相关专利10余项,相关科研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近年来,实验室在李建东教授的带领下前瞻性地开展了下一代蜂窝网络自组网(SON)技术研究,承担了“IMT-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和“IMT-A自组网(SON)关键技术研发”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年起,实验室积极参与了3GPP有关SON技术的标准化制定工作。期间,与中国移动研究院和华为等公司默契合作,先后共输出标准化提案22篇,申请核心专利10余项(授权3项),推动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标准化进程。[!--empirenews.page--]
此外,实验室还成功攻克了高速无线接入系统的关键技术,显著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性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了用户的广泛好评。“高速信息网络的高速无线接入技术研究”成果获得了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一系列的成果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面向通信领域的国际发展前沿,如何紧密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拓展和提升实验室创新能力,在高动态大规模无线自组织网络、认知无线网络等方向上取得重要突破,取得高水平原创造性的成果,是今天摆在李建东教授和他的团队面前的最大课题。
人才与团队“共同成长”
随着一项又一项显著成果的诞生,当年的101室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几年来,团队不断融入新鲜的血液,年龄结构日益年轻化。今天的宽带无线通信科研团队有教师17人,绝大多数拥有博士学位,平均年龄不到40岁,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100多人。如何带领着这支年轻的队伍,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是李建东教授经常思考的问题。
盛敏从研究生阶段就跟随李建东教授做无线网络的研究工作,37岁的她已经成长为一名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她总结说,李老师带队伍的方式是给年轻人压担子,鼓励年轻人挑大梁,又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和空间。在李建东教授的指导下,她独立承担“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63项目子课题,短短几年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科研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团队另一骨干李红艳教授有着同样的经历,她看重团队多年来扎实的积累,也在担当重任的过程中发展了自己,在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工作中树立了自信。
李建东教授的研究生们都说李老师是一位谦和儒雅的学者,性格宽容平和,但在学术问题上却要求很严格,做实验、写论文,包括课题组两周一次的例会、半年一次的总结,半点都马虎不得。
李建东教授说:“我们学校通信学科的优势地位首先并不在于科研,而在于我们培养了一流的人才,我们拥有一流的教师和教材。无论偏实践的工程研究还是基础理论的研究,人才的独立创新能力是我们始终强调的。拿我们团队来说,年轻人自身基础都很好,他们需要的是机会和平台。团队尽可能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舞台和条件。”
明确团队长远的目标,形成团队的向心力,是近几年李建东教授在团队发展中着力解决的问题。他的思考既高远,又平实。他说:“这么多年来,大家愿意在一起为国家的通信事业做点事,这对我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我们的研究方向要形成拳头,还要把这个拳头举得更高。希望能为国家在通信领域在解决关键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真正地做出我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