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产业链转型 系统方案升值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OSO商业模型呼之欲出
智能手机系统和解决方案的收入不断提升,传统的产品和服务的收入日趋下降。
2011年,全球手机出货量约为16.5亿部,其中智能手机的渗透率达36%,即约为4.5亿部,且智能手机年同比增长率达10%,标志着其已进入快速成长期;到2015年,预计全球手机出货量将达19亿部,其中智能手机的渗透率达48%,达到9.3亿部。
目前,全球手机品牌厂商之争出现更迭。诺基亚开始下滑,三星、苹果、HTC以及RIM成为智能手机的主要品牌厂商。手机操作系统方面,2010年1季度开始至今,安卓系统已成为主流,远远领先于Symbian系统、iOS、RIM和WP7等其他操作系统。
在中国市场,超低价手机仍会持续增长;功能手机的高峰期在2010年和2011年间,随后市场容量开始压缩;而智能手机将持续增长,随之带动的3G用户也在不断增加。
芯原微电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在国际智能手机品牌与中国智能手机品牌的较量中,硬件上的差距已经开始越来越小,而商业模式方面差距较大,智能手机产业链正面临转型期。为了更清楚地解释产业链的转型,Gartner最新提出了OSO(OriginalSolutionOrchestrator)商业模型,指出了硬件、软件和服务高度整合的必要性。OSO模式中,系统和解决方案的收入几率提升,传统的产品和服务的收入几率下降。目前,采用OSO模式的公司有:苹果、谷歌和RIM。而潜在的OSO商业模式的品牌则包括微软诺基亚、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
在产业链向OSO模型转型的过程中,软件/内容/平台商具有很强的优势,例如百度、腾讯、盛大等。
从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内容三个方面综合对比现有的市场表现不错的智能手机品牌可以看出:硬件方面,苹果具有很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三星的硬件平台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软件方面,苹果采用iOS系统,而三星和HTC均采用安卓系统,软件差异不大,但HTC有9年的智能手机研发经验,可以支持良好的用户体验。内容方面,苹果的内容丰富、多样、开放、具有导向性以及拥有成熟商业模式,RIM则专注于商业应用。
戴伟民在分析iPhone的演进后说,透过iPhone4S可以看出,其硬件提升幅度不大,CPU从A4发展到双核的A5;照相机的像素提升到800万像素;软件方面的升级则有较大方面的突破。例如iOS5更加人性化;Siri首现实现语音互动商业化,并带动了云搜索和处理应用,以及3G数据服务。
中国手机行业将会洗牌
规模较小的IDH生存比较艰难。而大的ODM、OEM厂商则有很大的机会。
2011年,智能手机的主流功能是ARM11/CortexA5、3.5英寸大屏幕、VGA(640×480像素)、300万像素的摄像头、蓝牙、WiFi系统、GPS导航。2012年的主流预计是:CortexA9、1GHz的频率、4.0英寸的屏幕、WVGA(800×480像素)、3M Pixelcamear、蓝牙、WiFi系统、GPS导航。
智能手机对系统设计和软件设计的要门槛比较高。对于技术能力比较弱的公司来说,就比较难。行业门槛变高,行业里公司的数量会变少,但智能手机的总量会变大。在中国市场,高端手机品牌商主要有苹果、三星和HTC;中端的有阿里云手机、小米手机等;千元智能手机出货量很大,但华为、中兴、诺基亚等厂商占据了千元智能手机的主要市场份额。
戴伟民认为,手机行业面临洗牌,传统产业链的分工模式也将被打破。从代工厂和设计公司来看,已逐渐向ODM厂商和品牌厂商转型,规模较小的IDH生存比较艰难。对于大的ODM、OEM厂商来说,这次是很大的机会。
同时,他也表示,本土的品牌公司还是比较有希望,因为他们有市场基础和经验,例如联想和华为等。但对于擅长价格战的中国山寨手机来说,就比较困难。山寨手机只能存在于市场和技术成熟的阶段。对于新产品来说,技术不再是具备低准入门槛的成熟技术,价格也不再是市场的唯一砝码,山寨手机的竞争力就大大减弱。中国的山寨手机一定要在质量上下工夫。因为从无到有阶段已过,功能手机也是如此。山寨要下山,要么被缩编成为正规军,要么被清理出去,这种可能性会加大。
本土企业应找准定位
本土厂商要从软件、硬件和服务方面提升价值,缩短产业链周期,加强供应链管理。
对于中国本土公司来说,如何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戴伟民给出了下面几点建议:一是从软件、硬件和服务方面提升价值。软件是智能手机实现差异化的重要突破口,硬件和服务也需到位,这样就可以全方位地保证产品的价值,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二是要缩短产业链周期,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产品上市的速度加快,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主动权。三是加强与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合作。在渠道方面,国内3G智能手机主要由运营商控制。手机厂商应该加强与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的合作,丰富产品的应用体验。
此外,戴伟民也提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看起来很大,但对于本土中小企业来说又似乎不大。如何更好地抓住机遇,需要专注找准定位和切入点。
首先是在千元智能手机领域。将智能手机价格定位在千元之内,并强化用户体验。目前国内几个品牌的智能手机在市场表现力不错,且产品性能表现良好,用户反响不错。在中国,千元智能手机的消费群体占有比较大的比例。
其次,立足本土化。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生产具有本土特色功能的手机。比如可以将手机变成医疗终端,这样用户就可以不用花时间专门上医院排长队挂号、检查和问诊。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快捷、便利。对于老百姓来说,比较实用。
再者,针对特定市场。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生产不同功能和侧重点的手机产品。比如:针对老人的智能手机,他们比较看重大字体显示、声音和品质,要突出操作的简易和方便。此外,也可做针对儿童的智能手机,根据他们的成长情况以及学习能力等,使手机具备相应的功能。这些特定的智能手机将来是比较有市场的。
《系辞传》中讲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戴伟民表示,处在当前形势下的中国IC设计企业,只有外和而内坚,以变应变,同时做到资源的分享,在产业链上各环节更好地合作,这样最终才能够赢,才能走得更远。[!--empirenews.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