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翻书不如点点iPad?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他们对此感到自豪吗?…你可以这么说。
他们愿意负起全部责任吗?…他们应该要,但首先让我们在此检验一下其中现实。
我们之中的大部分恐怕很难想象某天会收不到任何一封电子邮件,或是无法用手机打电话;几乎每一天,我们都会收到来自亲朋好友的手机短信,或是那些我们认识、甚至完全不相干的人所发出的,稍微有趣或是索然无味的新浪微博(或是人人网、腾讯微博)讯息。
你今天可能还没上脸书(Facebook)更新近况,但绝对可肯定在你的朋友名单中,有人“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上脸书首页,而不是去洗手间。
那些自认方向感无敌的人,一旦开车到不熟悉的道路上,也会将GPS视为唯一的依靠;我们每天用悠游卡、无线感应卡通过各种闸门,甚至出国旅游时拿出的护照里面也有RFID技术。
无论好或坏,今日的生活是无所不在的、与世界上几乎所有人与所有地点的连结(或是相互纠缠)──包括实质上以及电子上的;越是如此,我们越选择过那样的生活。
着眼于近十几二十年来的“社会进步”,我们所有人都对工程师社群亏欠良多;那些实际在做繁重工程师工作的朋友们总是安安静静,他们很少会去吹嘘自己的成就。
就连像是德州仪器(TI)这样的公司,曾在2009年尝试以一系列“感谢工程师(Thank an engineer)”的视频短片(参考连结)表彰工程师们的努力,看着那一群通常无名的劳动者如此赤裸裸地曝光在镜头前,感觉却是小怪、小尴尬。
但是我对于工程师社群所推动的“社会进步”,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观点;我最近看到一段视频短片,它揭露了我们下一代人类基本行为的变化──而且主要是由新科技所驱动。
被iPad制约的小baby
这段影片的主角是个年约1岁的小女娃、已经很习惯偶尔玩玩爸妈的iPad;然后我们看到她在接触实体印刷杂志时的挫折,因为纸本书籍的图片不会响应她小小手指的滑动、放大缩小指令,在上面点击也不会出现互动效果。
以前我曾经听过,已经习惯用手机打短信的年轻一代人,在按门铃的时候会自然地倾向使用大拇指,而不是我们传统会用的食指(这是TI某发言人所分享的故事)。
我还记得在大约20年前曾遇过一个工程师,说他两岁女儿被爸爸的Mac洗脑,有好几个月时间都会在与她的人类同伴面对面展开语言对话时,先点击两下自己的胸膛。
当时听来颇感震惊,但现在,我们的下一代恐怕会认为,如果Playboy杂志插页图片上的人物不会接受指令站起来、或是走过页面…那应该就是一台坏掉的iPad !
能改变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是件了不起的成就,但也是令人害怕而不可预测的,伴随着意外的后果;就像是一个小婴儿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为了一只神奇手指卖掉了她的想象力。
而更可怕的,是被要求为这样的事情负起责任。
编译:Judith 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