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e时代生活更美好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今天是5·17世界电信日,信息和通信技术越来越多地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并推动着贸易和商业的增长。
提升农村信息化,一直被视为提升农业竞争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全球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和偏远社区,而中国更是有9亿多农民。作为农业大市的江门,农村人口超过50%,“让农村生活更美好”也一直是江门通信行业不懈努力的方向。
文/图:记者黄国金
“三通工程”:让农民上网更简单
根据与江门市政府签订的《江门市无线城市规划建设方案》内容,江门移动大力推进“TD+WLAN”网络建设,截至目前,已开通600多个TD站点,实现各市区、城郊、重点乡镇等区域的3G网络全覆盖;开通500多个WLAN网络数据热点,实现全区数据热点全覆盖。据了解,江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实现了无线宽带网络建设,而江门移动还将继续推进该项工作。
近年来,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加大农村基础网络设施投入,累计投资3.5亿元实现了全市所有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所有行政村“三通工程”(通光纤、通宽带和通视频)。目前,中国电信的光纤网络、天翼3G网络已覆盖全市城市区域及所有82个镇、1045个行政村以及500户以上较大的自然村。今年在农村地区继续完善宽带接入的覆盖范围,实现4M宽带覆盖100%。2012年目标是实现全市农村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60%以上。
目前,农民在家就可以上宽带。
“村务通”:让村务管理更轻松
目前,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整合“村务信息精确发布”、“镇村电子政务网络应用延伸”、“千企扶千村114远程视频招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互联网视听”等五大农村信息化应用,建成“农村信息直通车”系统。
2006年,江门移动结合地方特点,在全国首创“农信通”业务,提供科技、预警、行情、新闻政策等各种农业信息。
而同年推出的“村务通”业务改变了农村的会议通知、村务通知和各种宣传得挨家挨户拍门或者打电话的繁琐工作,只需通过村务通信息机终端群发出去就可以了,基本实现了信息到户。目前,已完成对全市1516个行政村、273个自然村的服务覆盖;100%的村委会通过“村务通”接收上级政务信息;80%的村委会已利用系统自行向本村村民转发村务管理信息。
“渔信通”:让渔民作业更安全
海上渔民遇险需要救助,渔民最怕遇到手机没信号、说不准具体位置等问题,耽误时间继而造成生命财产损失。而随着江门移动“渔信通”业务的推出,通过有关信息平台,已经实现了海上遇险报警、位置监控和航行告警、救援调度、信息发布和视频监控等功能的应用。渔民只要按住手机上的一键3秒钟,求救信号便会在10秒钟内发出,渔船便能被准确定位,并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
今年2月28日11时13分,广东省渔政总队渔业安全通信系统监控中心接到一部“渔信通”手机发出的报警,监控中心平台上显示遇险船只的船号和位置的经纬度。中心值班人员立即与该船进行联系,并确认该船在海南岛西北部海域作业时失去动力,海面风浪较大,船上两人,急需救助。
接警后,海南省渔政总队迅速派船前去救援,最终遇险船只被成功救助。近年来,江门移动与江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紧密合作,在江门市开展海洋渔业生产指挥系统终端设备推广,截至2011年4月底止,台山地区已发展渔业终端350台、新会已发展渔业终端142台,共覆盖本市大小渔船392艘,较10年应用情况增长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