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建网圈地:三分天下仍未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3G时代到来,刚刚经历了重组阵痛的中国移动(微博)、中国联通(微博)和中国电信(微博)面临着重新定位和布局的考验。
建网、布局终端、创造应用、拉拢产业链等等一系列问题摆在运营商面前,并且都需要齐头并进,各自占据不同优势的运营商眼下正陷入竞争僵持状态。从2009年3G发牌到现在,3G网络环境正在趋于成熟,用户经过前期教育也从茫然无知到热烈追捧。然而距离全民3G仍然遥远,三家运营商仍有充分的时间跑马圈地。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1至3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净增3126.7万户,达到89027.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中,3G用户净增1485.1万户,达到6190.2万户。
三大运营商此前也公布了各自的3G用户增长数据,从另一个层面上反映了中国3G的发展态势。
2011年3月,中国移动新增3G用户(使用G3终端)244.5万户,截至当月底3G用户总数2699.2万户;同期,中国联通3G用户增长185.5万户,3G用户总数增至1853.5万户;中国电信方面,截至3月底,中国电信CDMA用户总数达到1.0025亿户,其中3G用户增至1637万户。
在整个3G市场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各占43.3%、30.1%、26.6%,市场份额日趋均衡,三分天下的竞争格局隐现。
建网圈地
面对竞争,三大运营商拉出用户规模、网络能力和覆盖,以及未来技术演进的产业链条相互比拼。
广泛的网络覆盖是吸引客户、保证竞争优势的根本。从三家运营商网络覆盖范围来看,早在2010年3月,中国电信就宣布其3G网络已经覆盖所有县级以上城市,网络通达全国两万多个乡镇;截止到2010年底,3G基站已达到14.3万个。对于中国联通,截止到第三季度,其覆盖城市达到339个,县级城市的覆盖比例达到95%。而中国移动由于网络布控成本较高,截止到2010年年底,TD-SCDMA 网络覆盖了全国339个城市。
然而,仅仅发展两年多时间,3G网络就无法承受由于智能手机迅速增长带来的数据流量压力。随着用户规模的发展,以3G网络数据流量为主体的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呈爆发式增长,大多数地区的数据流量同比翻番,少数地区同比增长甚至超过500%。
这种井喷式的增长使得运营商不得不考虑应对措施,避免网络拥塞甚至瘫痪的恶劣后果。
通过3G核心网络的升级演进,提高其承载能力,是运营商的第一选择。如中国联通近来在国内多个城市部署网络速率达21Mbps的HSPA 网络,支持这个网络的上网卡将在5月17日全面上市,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会将之作为拉大与其他运营商网络技术优势的最强手段。中国移动则在上海、厦门、北京等7个城市建设TD-LTE规模试验网,推动TD向更高速率的准4G演进,并争取在明年第二季度达到试商用水平。
而同期,为了避免3G网络出现大面积拥塞的状况,三大运营商纷纷选择了为网络“分流”。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自2010年以来开始全力部署WLAN或WiFi,以期提升3G网络的覆盖质量,减轻其数据流量压力。
2011年5月10日,中国电信高调启动“宽带中国翼起来”规划,全力打造“无线中国”,最终实现有线、3G无线、WiFi、卫星等多元宽带方式的统一账户网络接入。根据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孙康敏透露的数据,天翼WiFi热点已达30万个,今年底将达70万个,预计到2012年底,将达100万个。“到今年年底,电信天翼用户有望在飞机上实现通信,包括WiFi上网、发短信”,中国电信公众客服部总经理张新对记者说,“目前中国电信已经与国航、海航签约。”
而中国移动也力求在无线领域占领战略高地。据悉,中国移动计划在3年内将全国范围内的WiFi热点数量增加至100万个,并敦促手机制造商生产支持WiFi的手持设备,包括要增加带有WiFi功能的智能手机。如果按照这种计划,未来3年中国移动全国WiFi热点数量将达到目前的8倍,实现井喷式增长。
而随WiFi热点的大幅增加而衍生的则是无线城市建设,中国移动近日来连续在各大主要城市签署无线城市投资计划,例如在四川投资100亿元构建四川无线物联网城市网络,在西安5年投资160亿元建设无线城市。
电信评论人马继华认为,三大运营商之所以大举扩充WiFi网络建设,主要是出于运营商无法承受因智能手机迅速增长带来的数据流量压力,这是运营商大举发力WiFi建设的主要原因,另外,运营商也在寻找一种新模式,以布局未来的业务。
业务激战
2010年4月22日,中国联通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称,旗下移动支付公司“沃易付”正式成立。这则消息立刻引起媒体和业界的高度关注,这是第一家电信运营商为了进军移动支付而专门成立的独立公司,对此消息,记者从新成立公司总经理、联通新时讯公司原总经理戴任飞处得到确认。
之前,中国联通为尚处在筹备阶段的支付公司启动了规模庞大的人员招聘,几天后,中国电信也传出正在筹备支付公司的消息,消息称该公司“一把手”已敲定中国电信号码百事通公司副总经理高宏亮,但此项任命现还未在中国电信内部公示。这是继去年4月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并展开手机支付合作后,三大运营商在手机支付领域的第二轮大动作。
“联通首先将对现有的沃账户、一卡多应用、近距离支付、话费小额远程支付、一卡充、116114、积分服务等业务进行整合,”戴任飞认为,手机支付是运营商必须要做的事情。
手机支付只是运营商暗战的一个战场而已。在阅读、视频、游戏、电视等应用领域运营商都试图加深对相关产业的辐射能力和影响力。
而身为中国最大的一家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从来不甘心只做管道。因此,中国移动一直没有停止从通道提供者向平台运营者转变,并且要牢牢掌控电信业未来的话语权,而不会拱手让给终端厂商或任何一家移动互联网企业。
2011年1月12日,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2011年中国移动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公司“十二五”期间的“五个转变”,“实现‘一个愿景’、扩大‘两个份额’”、推动“五个转变”,即实现“移动改变生活”的战略愿景,扩大公司对个人客户的生活服务份额、对社会各行各业的信息服务份额,从网络能力、经营定位、业务布局、产品设计和运营管理五个方面,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李跃说,“最终从通道提供者向平台运营者的角色定位转变。”
另外,中国移动还希望建立横向一体化的业务发展新模式。中国移动将充分借鉴互联网公司“统一、集中”的业务发展模式和营销模式,构建、整合统一的业务平台,强化业务集中管控与专业化运营,提升各类业务之间的耦合性,并形成面向客户的统一门户。[!--empirenews.page--]
从上述举措中不难看出,中国移动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主导地位的巩固。
在应用商店的竞争上,相比起中国联通“沃商店”仅能起个门面作用,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步伐就紧凑得多。不仅积极开拓第三方开发者资源,还通过与竞争对手合作的方式拓展应用增长空间。中国移动与诺基亚合作,推出了MM-Ovi商店。同样,中国电信的“天翼空间”也与微软、高通合作,使用户可以在天翼空间下载微软、BrewMP等诸多软件平台上的软件。
无论是加速建网还是拼抢用户,或者合纵连横拓展数据业务,3G都让运营商进入了全面竞争的时代。
被推倒的电信围墙
如果说伴随着3G牌照的发放,2008年三大运营商比拼的是起跑反应速度,那么经历了2009年和2010年两年的埋头建网,2011年则进入了三方拉锯的时间段。
眼望全国,无论是先天遗传基因优良的WCDMA网,还是后发制人的CDMA网,抑或是天资并不聪慧但后天勤奋的TD网,都已经遍布各地。似乎在几百天的时间里,三大运营商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将他们的3G网络铺到了每一个角落。
明眼人很容易看出,经过3年的厚积薄发,这三位高手已经到了亮剑之时。然而,面对高速的带宽,我们似乎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对,若干年前人们经常提到的杀手级应用。
前两年,很多人在争论一个话题,那就是3G的杀手应用会是什么。毕竟人都有惯性思维,彩铃和彩信等杀手级应用从某种程度上成就了2G的辉煌,那么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3G会在某个杀手级应用横空出世之后而猛烈爆发。
然而3年过去了,在平平淡淡间,3G这只过去许多人眼中的王谢堂前燕,已经悄然飞进了寻常百姓家。没有公认领袖的时代,一般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苹果模式激发起无数人创新应用的潜能,现在,无论苹果APP Store等终端企业的应用商店,还是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移动应用商城,都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应用程序。可以说,杀手级应用多元化的时代,才是真正的3G时代。
而APP模式在解决了3G应用难题的同时,也使运营商面临着一个值得思考的严肃问题这些用户到底是手机企业的还是自己的。自从电信业花园的围墙开始倒掉起,产业的融合从未像今天这么紧密,就如同5年前李跃绝不可能放下产业链带头大哥的架子,专心听取产业链企业的意见,中国移动也绝不可能在2G时代掏出大把钞票补贴终端企业。
在产业链的上下游,我们已经越来越多的看到了运营商的影子。无论是LTE(长期网络演进)的突破,还是3G芯片的研发,无论是新型终端的上市,还是社会渠道的整合,产业链每一个细小环节的任何变化,都与运营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运营商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竞争,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现在,运营商们的一切准备工作似乎都已经完成,2011年的电信市场除了三个巨人之间你死我活的死磕之外,似乎也不会有什么其他的旋律。只不过今天的竞争局面与以前不同的是,现在这三家的竞争已经显然不再是他们自己的单打独斗,而是其背后三条产业链的整体角逐。我们有理由相信,三大巨头缠斗的受益者将是广大消费者。
(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