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消费电子
[导读]永中科技创始人曹参 曹参创业史 永中科技、永中软件销售表   11年了,“踢了微软屁股”的曹参猜到了开始,但万万没有猜到结局。 能与微软真实地竞争是一种荣耀,但也是一种悲哀。 因为比尔·盖茨早已征服了“平的

永中无间道:左右永中局势的六个人
永中科技创始人曹参

永中无间道:左右永中局势的六个人
曹参创业史

永中无间道:左右永中局势的六个人
永中科技、永中软件销售表

  11年了,“踢了微软屁股”的曹参猜到了开始,但万万没有猜到结局。

能与微软真实地竞争是一种荣耀,但也是一种悲哀。

因为比尔·盖茨早已征服了“平的世界”,

而曹参则从边缘迈向“已经被碾平的世界的中心”后又回到了起点。

哀莫大于心死。但对于年近古稀的曹参来说,

哀莫大于心未死。

策划 李俊

文 本刊记者 冯庆艳 金烨 李俊 (发自无锡、济南、北京)

摄影 冯庆艳

左右永中局势的六个人

文 本刊记者 冯庆艳 李 俊 (发自无锡、济南、北京)

这一回,曹参真的急了,虽然他在微博中称自己只是“实话不中听罢了”。但他又说,“我的创业史像是拍球,打得越重,反弹得越高。”

这个曾经被美国IT权威杂志《TUX》标榜成《EIOffice在踢微软的屁股》的倔老头,在4月10日用微博与媒体的对话中,接连使用“非法掠夺、心怀不轨、败家子……”这样富有攻击性的词语来形容永中正在面临的破产清算。

20多年前,美籍华人曹参发现了微软在办公软件方面的致命弱点,言称“要研发一款真正的Office”,但直到千禧年他才抓到了第一根救命稻草。2000年,曹参在无锡市高新区的帮助下,成立了无锡永中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永中科技”)。2004年,他推出第一款永中Office。

彼时的曹参及其永中科技,在很多人眼里显然就是中国软件企业抗击微软的一面旗帜。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效祥、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等专家曾力挺永中科技:“看到了国产基础软件未来发展的希望。”被媒体评为“2004年十大争议人物”的李武强(曾任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力排众议,让永中科技进入“863计划软件重大专项”名单。张效祥院士甚至欣然提书“太湖晨曦”四字,不仅是为了表示对永中科技的赞许,更多的则是一种期待。

但,也许晨曦还不足以驱散飘荡在太湖上的雾霭,又或是绝地与新生在某种意义上的重叠。10年之后的今天,一桩永中科技破产案,却让人们突然模糊了昔日“踢微软屁股”的那个高大身影。

“踢微软屁股”

《EIOffice(永中集成)在踢微软的屁股》的这篇文章也许很多人没有看过,但这仅仅11个字的标题就足以让你热血沸腾。

“到今天还有人说我曹参是骗子。”这是永中科技的创始人、原董事长曹参在无锡见到《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后的第一句话,也是他到现在还比较悲愤的事,甚至会为此去拍桌子,而后再加上句他的疑问:“庞大又难做的永中集成Office是骗得出来的吗?更何况是在微软先垄断Windows后垄断办公软件的境况下!”

大半辈子都在“疯子行为”中渡过的曹参,祖籍上海青浦,1944年生于雾都重庆,4岁随父母迁至中国台湾,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中学时代。天生不安分的曹参24岁时决定去美国深造,虽然没有拿到奖学金且家人也难以为他提供任何经济上的帮助,但曹参还是揣着堂姐偷偷塞给他的20美元,毅然踏上了拮据但不落魄的求学之路。为了找到自身的“偏才”,他先后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大学深造,学过公共行政、数学、系统工程等多个专业。

1975年的夏天,在系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的那个暑假令曹参至今难忘。那时,他在当地某计算机公司实习的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偏才”——对电脑软件与生俱来的激情与才思,这让曹参欣喜若狂。

那一年,比尔 盖茨成立了微软公司,而在相隔万里的大洋彼岸——中国北京,唐敏(中软集团股份董事长)正在电子工业部第六研究所的某间实验室里醉心于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彼时的方存好(永中软件董事长)还没有出世。曹参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永中科技会让此三人与自己这几条平行线产生了交点,并围绕国产办公软件上演一幕幕跌宕起伏、匪夷所思的戏码。

从那时起,曹参一头栽进了他“躲了一辈子”的软件行业,而直到今天连系统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都没有拿到手。曹参说他是一个奇特的人,有一本《特别的人做特别的事》的书似乎也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对于他在那年夏天做出的决定,曹参认为用“栽”与“躲”两个字能恰如其分地形容他长期以来的心理。

“为别人所难以企及且惠及人类的大事”是曹参所极力推崇的,这种极为不安分的性格似乎注定了其命运多舛。

1983年,曹参回到台湾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带着十几个工程师研发出的电子表格产品被命名为Silk(丝绸)。那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虽然坐庄的是莲花(Lotus)公司,但并未真正形成难以撼动的垄断。与莲花公司恶战的不仅有比尔 盖茨的微软,还有曹参公司携曾获当年度美国《PC Magazine》编辑选择奖的电子表格Silk。到了1987年,因缺乏行销资金等因素,曹参濒临惨败,而微软却携Excel的Windows版取代莲花公司成为首屈一指的软件公司。[!--empirenews.page--]

两年后,曹参以输掉全部家产为代价结束了第一次创业。“当时我和太太在美国自建的450平米的别墅也被卖掉了,到现在我们依然是无产阶级。”

创业失败后的两年里,曹参以卖电脑硬件为生。1991年,因朋友的提议,曹参重新燃起“为别人所不能为之的大事儿”的雄心而再度出山,凭借一张“嘴”历经了八年半筹资路上的辛酸坎坷。终于在新千年时候,曹参迎来了照耀他的第一缕阳光。

2000年元月,曹参在无锡新区创业科技园内成立了无锡永中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产品研发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真正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办公软件——桌面Office,“抗微英雄”由此诞生了。

那时的唐敏已从软件研究机构离开走进了中软总公司,经过10年蜕变,由一个技术人员升职为中软总公司总经理。而积极上进的方存好还正在清华大学校园的操场上与学友们打着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赛。三者间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的同时,冥冥中上天安排的交点似乎也在踏着节拍一步步走近。

永中科技成立后,曹参不仅是永中科技的总经理,还是首席软件设计师,这个身份让曹参能潜心研发工作。Office软件中的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等应用在1979年就问世,开发历史已经超过40年了,微软从1990开始的垄断也已超过10年了。当时那些技术和功能已经相当完善,绝大多数的用户甚至认为不需要再升级到新版本了,在这种情况下,对应用和技术的创新都被整个软件业界视为“不可能了”。但曹参却倔强地说:“我要创新。”

处于“恨不能将一分钱掰八瓣用”的创业初期,而且又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永中科技在研发团队的招聘上遭遇了“青黄不接”。有意思的是,只要曹参亲自面试招聘IT人才,成功率就很高。

“只要他做过IT工作,不管他从前上没上过大学,学的是不是计算机专业,基本都会被招进来。”一名老员工描述说,曾经有一名女英语教师来公司应聘了文案策划一职,在旁看到编写代码的乐趣之后便随口告诉曹参说,她也想试试编写代码。曹参没有一口否定她,而是鼓励她勇敢地尝试。招一群“二把刀”进来,曹参可没少为此向公司管理层解释。但是一段时间后,这些“二把刀”在经过了曹参手把手的培训、引导后,竟然也交出了令人满意的Office答卷。那个应聘女教师不仅通过了长达6个月的考验期,后来还成为了公司里最顶级的软件工程师之一。“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曹参的用人之道。

以挑战微软为己任的曹参,在言传身教中为企业注入了独特的DNA。2001年的某一天,永中科技的员工正在研究如何模仿微软Word菜单拉下来,最下面会有细细的一条,再点进去又会有别的菜单拉出来的功能。恰巧路过的曹参大为光火。“这种烂东西都要抄,微软放个屁都是香的吗?不是它成功了,就什么都好。”平常对员工极其和善的曹参此时的态度,让员工感受到了模仿的拙劣和创新的伟大。

一直为用户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微软,申请了很多类似于以上菜单里又套子菜单的专利,在曹参看来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创新,甚至根本不算创新。“菜单里假如有8个条目,只给我看3个,剩下的5个还麻烦我再点一下。”原本笑容可掬的曹参突然拍着桌子义正言辞地说,“这种专利,我恨死了,这是在浪费我的生产力!”

2004年,令微软颇为不爽的事发生了。在经历了两个版本的跨越后,2004版的永中集成Office名声大噪。当年2月16日美国DEMO展示会大会开幕式上,曹参在主席台上演示了英文版的永中Office集成办公软件,演示完后,他用非常流利的英语说:“人们都说我们挑战微软是疯了,但中国将来不会总按微软的出价来掏腰包。”作为第一家获此殊荣应邀参加会议的中国企业,大会主席克里斯 希普利女士也毫不吝啬地称赞它最新的产品“是一套出色的软件”。

曹参演示完毕后走下主席台,在绕到会场另一侧的过程中,迎面一位白人男子不待他开口就竖起了大拇指:“干得好!”对方恭恭敬敬递过来一张名片,名片上印着“斯蒂夫 西诺夫斯基——微软Office软件开发部资深副总”。第二天他特地给曹参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内容的意思为“永中科技的集成和创新让人激动”。

要知道斯蒂夫在微软工作了15年,负责微软Office的研发、推广和创新。让他“激动”的是永中Office覆盖了微软Office93.1%以上的功能,其中11%的创新功能是微软Office所不具备的。斯蒂夫说:“永中科技最激动人心的是什么?是它发现了用户潜在的重大需求。”

而令曹参激动的是,永中科技的集成和创新终于被微软承认了。这似乎也意味着,以前籍籍无名的永中科技,终于被在Windows和Office上双重垄断的微软认可为其Office领域的竞争对手,一度被外界形容为挑战微软的“疯子”、“梵高”、“堂吉诃德”的曹参,正在大步向前。打败微软似乎并非不可能。

然而,永中集成Office让微软激动的同时,也让其产生了警觉: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撼山易,撼动微软难”,这似乎也为曹参带领下的永中科技终遭破产埋下了伏笔。

谈起永中集成Office,儒雅、谦和的曹参已然陶醉于其中了。他时常会问访客,“你真正启动过微软Office吗?”未等对方回答,他便接着说,“没有,你启动的是微软Word、微软Excel、微软Power Point,这是三个独立的、无法集成的应用,而Office的意思就是指集成。”

与微软的Office、金山的WPS Office、开源的Open Office等办公软件不同,曹参把永中科技的办公软件命名为永中集成Office,其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无缝集成功能。曹参形容说,“假如一位领导来无锡视察,他手中拿的资料数据是11.9亿美元,而你的PPT汇报上却是12.8亿美元,试想你的工作能力何以证明呢?如使用永中集成Office则会在你修改了电子表格的数据后,Word或Power Point里相应的数据会自动修改过来,不需要你再亲自一一找出必须修改的地方,这就是集成的好处。EIOffice将文档处理、电子表格以及幻灯片制作几个应用软件整合在同一个程序里,不需要像微软Office那样得打开几个不同的程序才能操作。”支撑此功能的则是曹参和他的同事独创的、能够同步链接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内相关数据的“数据对象存储库”(DOORS)技术。也就是曹参他们口中的“一招鲜”。

直到公司濒临破产的今天,曹参谈起技术创新来俨然一个成功者形象。而美国一家媒体对此也有着如此的评价,“光这个数据集成就有足够的理由让用户抛弃微软而使用永中集成办公软件,有这点就够了。”[!--empirenews.page--]

这也是永中科技的老兵,2000年就跟随曹参征战Office研发的现任永中软件常务副总裁王元兵留下来的理由。“我们的永中集成Office最大的优势就是集成功能,这是微软的软肋。”

是年9月,科技部高新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公布“国家863计划国产办公软件2004年度评测”结果。在这次由第三方机构完成的评测中,EIOffice以2023.99分的成绩荣登榜首,比第二名高出137分之多。多家媒体以“永中创新让微软激动”为题进行了报道,而美国《TUX Magazine》杂志罕见地以“EIOffice(永中集成)在踢微软的屁股”为题发表了评论,《科技日报》“科技中国55个新第一”的专栏中将永中集成Office选为建国55年以来最杰出的55项科技成果之一。

彼时,曹参被媒体追着问“使用Java语言编写繁复庞大的办公软件,有着耗内存、速度慢等全世界整个软件业认为无解的技术难题,永中科技何以解决的呢”,性格倔强的曹参总会以“全公司所有技术人员告诉我,Java耗内存的问题是无解的,我就不信这个邪”作为唯一的回答。全体技术人员认为曹参把Java当C用,在曹参的坚持和工程师的努力下,最初版本上用户数据的内存经两个版本之后降了近70%。而2004年的永中集成Office在性能上已经基本能为用户所接受了。

与曹参陶醉于技术相反的是,技术出身的唐敏那时正在暗中酝酿着一个惊天的计划,她要用中软股份收购母公司中软总公司以实现整体上市。而方存好也刚于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后毕业参加了工作,开始了人生的新旅程。此时,似乎还无法将这几个人生生地绑在一起,但是他们的轨迹已经开始向那个交点无限接近了。

而曹参的陶醉都因永中科技被破产清算戛然而止。但是,他永远也忘不了那个为其开启“永中之门”的远房亲戚,她叫章燕青。

“她现在恨死我了”

章燕青在到永中科技之前,奉职于江阴市统战部。做事麻利,说话语速很快且带有浓重无锡口音的她,在曹参眼里那是绝对的战友,但如今的曹参只能不断地重复“她现在恨死我了”。

时间回溯到1991年。第一次创业惨遭败北的曹参,念念不忘的依然是用自己的IT“怪才”去“为别人不可能为之”的事情。

有着中国台湾人、美籍华人、外商、华裔科学家等多重身份的曹参,开始将目光瞄准了大洋彼岸的中国大陆。他敏锐地感觉到,“当时中国市场虽小,但是中国政府是不会让微软这样的外企垄断整个软件行业的,这涉及到国家的信息安全问题。”而且微软Windows巨额的权利金也让其看到了机会。

于是,曹参不顾亲人反对,踏上了在中国内地的漫漫筹资路。如果说之前放弃美国六位数的月薪进行创业让人将其误认为“疯子”的话,那么在没有职业以及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与妻子女儿大洋相隔,一个人在外奔波八年半之久,只为找到风险投资人给其“打败微软”那个遥不可及的梦去埋单,这就是一个“疯子”。

1999年夏,曹参受婶娘之托从台湾到江苏无锡探访一个远房亲戚,多年不走动的曹参和章燕青第一次见面了。

那时曹参眼看二次创业筹资无望,已生退意。机缘巧合,他的这个远房亲戚正是章燕青,在江阴市统战部工作。此前她曾在政府部门的妇联、计生、商会等部门工作过,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公务员。

据当时在场的一名官员回忆,第一次见面时曹参并未提及自己正为创业筹资一事,而章燕青出于台侨办统战、联谊的工作性质,对这个台湾同胞、美籍华人的远房亲戚热情地介绍了无锡的经济发展、外商投资创业的配套政策。后来,她又带着曹参去无锡新区科技创业园等产业园区参观考察。

而在曹参向章燕青谈起Office技术以及自己的宏大目标时,已经是他们的第三次见面了。

当章燕青听到曹参欲创立国产办公软件研发公司的想法后,确实怦然心动,决定为筹资一事去张罗。记者几年前曾向章燕青问及最初张罗的动机,她特别强调那时并非一时冲动。理由是为了此事,她自费带着曹参到北京、西安、南京、上海、苏州等地考察,还拜访了中科院、清华、北大等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对永中Office项目进一步论证。一系列的考察论证落地之后,章燕青心里更加有底儿了。

“其实,让无锡市政府决定投资扶持以及让曹参八年夙愿得偿的人,除了章燕青之外还有一个关键性的人物,她叫夏秀英,是九届无锡市政协副主席。”当地一名参与永中Office项目的官员(不愿透露姓名)告诉记者。

曹章二人的三次会面夏秀英都在场,而且她也是向曹参介绍无锡对外商投资政策的当地主要官员之一。于是,夏秀英很快便就曹参的项目向九届无锡市政协主席缪根宝做了详细汇报。

此前担任无锡市委副书记的缪根宝,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以推动无锡信息化工作而闻名当地。他听完汇报后,认为这是无锡一大幸事、国家的一大幸事。当晚,缪根宝和夏秀英熬夜起草政协提案。第二天一早,一份有关曹参的办公软件项目的厚厚提案便摆在了市委书记和市长的办公桌上。如此看来,与章燕青无意中聊起的永中Office项目,成了曹参命运再次转折的关键。

在无锡市政协的积极协调努力下,当地政府决定投资扶持永中Office。时年55岁的曹参激情澎湃,大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气势,然而此项目在投资即将到位之时却再次遭遇搁浅。

曹参虽是黑头发、黄皮肤,但他是美籍华人,而他要涉足的是办公软件行业,这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军事国防等问题,当地政府对此相当慎重这也在情理之中。一名曾参与引进永中Office项目的官员透露:“当时为了查清曹参的身份,不仅让其提交了各种证件,还向他的亲人、朋友、同事等进行调查,那个过程就折腾了好几个月。”

王元兵也透露:“永中科技成立伊始,当地政府部门甚至向公司派了两任董事长,但时间都比较短。”

终于,当地政府对曹参的身份不再持疑。2000年1月24日,永中科技取得江苏省无锡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这标志着永中科技在无锡新区创业科技园内正式成立。公司由无锡市新区经济发展集团总公司出资270万美元,占有51%的股份,美国永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20万美元,加上技术股,占有49%的股份。

永中科技成为无锡市政府投资扶持高新技术项目的第一家企业,甚至比日后在光伏产业里声名显赫的无锡尚德公司成立时间更早,无锡市政府也第一次充当了VC的角色。作为投资人、大股东,无锡市政府决定向永中科技派出章燕青任公司执行总裁。[!--empirenews.page--]

“当时无锡市政府是如此考虑的,一是章燕青是我的远房亲戚,有一层亲戚关系在;二是她亲自促成了这个项目;三是永中科技作为政府重点扶持的中外合资企业,方方面面的关系需要章燕青这样的人去融合。”曹参回忆说。

彼时章燕青并未到退休年龄,而她却没有听从亲人和朋友的劝阻,果断地办了提前退休,从一个大半辈子服务的政府机关来到了永中科技。

王元兵告诉记者,章燕青在公司主要负责日常事务的处理,主要包括行政、财务、销售等方面。而研发、规划等方面由曹参负责。

此后,章燕青将全部的精力扑在了永中科技上,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晚上10点以后才能回家。以至于相当长一段时间,她女儿只能在早上睡眼朦胧地看着她母亲匆匆离去的身影。

“曾经一段时间公司发工资都紧张,是她凭自己的个人关系为公司筹集了166.9万元的借款,让公司继续经营下去的。”曹参对这位曾经的战友从不吝啬赞美之词。但令章燕青本人也没想到的是,几年后她会被卷入股东间的控制权之争当中。

4月12日,在《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前去采访章燕青的路上,原本身体虚弱的她,因听说记者要来,情绪难以控制再次住进医院。

曹参透露,章燕青来永中科技任执行总裁之后,刚开始工资仅有2000元/月,比当公务员时的工资还低,即使最高的时候也仅为1万元/月,这也才相当于公司里的高级工程师每月的工资。一名永中的老员工说,章燕青来永中科技也确实不是为了银子,但他也不知道章燕青是不是纯粹为了追求。记者联系上章燕青的女儿,提及她母亲在永中科技10年的工作,她十分激动,泣不成声。但最终她以“只想让妈妈安静地过完今后的日子”为由拒绝了采访。

“奶瓶”飞走了

对永中科技的帮助,章燕青的进驻显得更为直接,但像缪根宝、夏秀英等一批当地政府领导给予永中科技的帮助,则是让当时的很多软件企业所无比羡慕的。

“永中科技面临破产清算,我很痛心、很遗憾、很同情。”4月14日上午的债权人大会上,不顾法官的打断,夏秀英言辞深切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因为她是看着永中科技从艰难的创业初期一路走过来的。她说,“这里边的苦别人不知道、不清楚,但我知道、我清楚。”

从企业初创时只有曹参单枪匹马一人,到两名员工再到80余名员工,直到最多达到300余名员工,永中科技一路走来,并没有因为“踢了谁的屁股”就会显得另类。像金山软件等国产软件企业所遭遇的难题,永中科技无一例外全部遇到,资金、销售难题尤甚。

只有活下去,才能不断研发出一版胜似一版的永中集成Office,而如何活下去,成了永中科技整个生命周期里一直纠结的关键问题。一名参与永中Office项目引进的官员说永中科技是幸运的,因为有缪根宝、夏秀英这样一批领导的力挺。他们不仅在引进此项目中起着穿针引线的关键性作用,还为企业的发展难题奔走努力。

于是,作为政府主导型风险投资项目,永中科技得到了江苏省与无锡市政府的大力扶持。自2000年到2008年底,江苏省科技厅等相关部门、无锡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无锡新区管委会等陆续为永中集成Office的研发拨款达4300多万元。这与强制性的政府办公软件正版化采购一起,为永中科技发力创新和超越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但是也在日后被诟病为永中无法舍弃的救命“奶瓶”。当永中科技意外断奶之时,那么,唐敏、方存好的粉墨登场便成了情理之内的事儿了。

在2004年的2月,无锡市邀请国内著名的计算机专家教授对永中Office办公软件进行测试论证。专家的评价十分中肯:“永中Office是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集成办公软件,它的技术达到了该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经过多方面用户的使用,已能替代微软Office,适于政府办公、教育等领域使用。”这让无锡领导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让扶持永中科技的夏秀英等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不善饮酒的曹参,还特地为此开了瓶朋友送的国外红酒以示庆祝。在他眼里“打败微软”已经触手可及,但他没有意识到,那个他与唐敏、方存好这三条线的交点就在眼前了。

那年4月中旬,无锡市信息化小组发文要求在党政机关推广使用永中Office。要知道无锡市“就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很少为一个企业发文”。

永中Office在无锡市的试点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从当年4月19日开始,236套永中Office办公软件安装在了无锡市计委、经贸委、信息办、科技局及新区科技局五个政府部门的信息处的电脑上。

紧接着,当年10月21日,无锡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正式下发通知,在全市党政机关进一步推广应用永中Office办公软件——首开地方政府全面推广应用国产办公软件的先河——5000套永中Office很快在无锡党政机关的电脑上全面安装。

两个月之后,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专门针对永中Office作出批示:请给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软件以更大的支持。

于是,当年永中Office产品在国内推广应用情况颇为乐观,不仅无锡市教育系统以场地授权的方式选用了永中产品。另外,新疆、四川、湖南、湖北等地教育系统也都先后选用了永中Office。“那一次签约不仅使无锡率先实现政府办公软件的正版化,同时对于永中Office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也起到了引导、标杆作用。”引进永中Office项目并促使其落地的九届无锡市政协主席缪根宝回忆说。

为了更好地推广永中办公软件,培养潜在用户群,无锡市相关部门还开办了一些永中软件培训班,免费教授永中集成Office的使用技巧,而夏秀英则是培训班的牵头人之一。期间,她自己也成了永中集成Office的忠实粉丝。“经常有人吃惊地问我,怎么在政府部门、年龄又那么大了,还会使用那么专业的软件。”夏秀英不仅笑得开心而且颇为得意。

王元兵透露,2005年永中赶上了一批政府正版化软件采购,那一年公司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而其它年份销售额均未超过千万元,少的仅为二三百万元。

曹参提供的销售业绩显示,2005年永中科技销售额冲高到2071万元以后,2006年就下滑到888万元,2007年更是降到549万元,2008年为613万元。

由于政府采购分为三级四级,做法则一般是采购三年的授权,比如去年进了你的产品明年就不再买了。如果只有政府的市场,则每年度的销售额差距幅度会非常大。而政府采购在永中科技的销售额当中占比在一半以上。“政府的支持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但是项目也好,陆续的投资也好,这些都是奶瓶,我们一定要把奶瓶丢掉。”2005年的曹参已经悟到这一点,然而最终还是“失足”于此。[!--empirenews.page--]

那时的唐敏已经实现了那个惊人的收购计划,2004年中软总公司重组后成功上市,而方存好也正在为无锡新区的某个新晋项目做着相关的服务配套工作。

在当地某政府官员看来,永中科技与微软对抗,就是婴儿与成人间的较量,政府给予相关扶持是必要的。但是婴儿也要尽快长大,光靠政府扶持最后还是会成为“扶不起的阿斗”。

比这位政府官员的看法更为给力的是支持永中科技发展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曾任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的李武强。

意外的来客

“欲哭无泪啊……”李武强如此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形容自己听到永中科技面临破产清算一事的心情。他接连用了三个“非常可惜”。在李武强的眼里,曹参是一个办公软件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一个只认死理的“书呆子”。

2000年,当曹参与章燕青二人,揣着自己的集成Office技术和满腔报国之心来到李武强办公室门口之时,他们象征性地理了理早已穿戴整洁的衣服,然后才恭敬地敲了三下门。当曹章二人说明来意时,时任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信息处处长的李武强,并未对这家闻所未闻的公司抱多大希望,他猜疑到:“这家公司能做出像样的Office吗?”

那时,李武强正在做“十五”规划,准备重点支持包括CPU、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等被国外企业垄断的核心技术,正为了寻找拥有核心技术、能自主研发的国内企业忙得不可开交。

曹参找上门的那天,又赶上李武强的身体抱恙,他勉强给了他们半个小时时间做简要介绍。但是仅仅听了十分钟,李武强就兴奋地发现,曹参带来的Office正是他在苦苦寻找的那种完全国产的办公软件。结果可想而知,谈话并没有在半个小时后结束,而是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

李武强不仅得到了他想要的那种国产办公软件,而且让他更加惊叹的是曹参的颠覆性创新。“永中Office是集成的,其次,与金山WPS Office、微软Office不同,永中Office是基于Java语言开发而成的。这两点都是颠覆性的。”

Java的最大优势在于适用于各种CPU、操作系统和软件平台,不管是Windows还是Linux的运行环境,基于Java开发的软件都可以正常使用,有着适用性强的特质,但是Java运行慢、耗内存的技术难题也让办公软件行业的企业纷纷望而却步。而在与曹参的交谈过程中,李武强却惊奇地发现了他的过人之处。在一般人眼里,用运行较慢的Java语言来编写对速度要求极其严格的应用软件,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儿,但是,曹参却做到了。“通常用于编写小程序的Java也能编写如此繁复巨大的Office,而且还是集成的应用软件,数据在内部便可以直接、快速地进行交换。”李武强感慨于曹参的IT天才。

在曹参的带领下,永中Office开发团队很有一股子干劲。有个小伙子,为钻研微软的文件格式(实现相互读、写),竟然研究字处理“文件头”的比特码排列结构的具体特征,靠的全是“猜想”。而且,他一口气就“猜”了三个年头。与曹参接触过后,李武强认为曹参是大师级人物,而永中科技在曹参带领下从不会耍花腔,始终老老实实、兢兢业业地做软件。他甚至将曹参比作“无菌试验室里培育出的优质生物”。

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的李武强力排众议、果断拍板——863计划软件重大专项里永中榜上有名。而国家科技部等相关部门为此项目向永中科技相继拨款共达3500万元左右。

曹参对李武强的印象则是刚正不阿、不求名利。有一次,李武强带领计算机软件专家到永中科技评测产品,公司为专家们准备了评测费用,这在业内已经习以为常了。没想到,李武强得知后大为光火。“专家的评测费部里都给了,你企业还给什么!”

数学专业出身、有着美国生活、工作经历的曹参,性格倔强、为人单纯,不懂国情、不谙人情,这点也让始终为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奔波的李武强十分闹心。

获得国家863计划软件重大专项,给永中科技披上了快速发展的光环。然而2007年底,时任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科技参赞的李武强到科技部办事时耳闻:“地方政府已经失望了,认为曹参是在做软件外包。”

对此,让李武强很奇怪也很担心。不幸的是,他的担心很快就成了现实。

员工“反水”

曹参提供的2009年无锡新区审计报告显示,自2000年到2008年底,永中科技获得上至国家科技部下至无锡新区管委会的23个项目拨款达8000余万元,而永中科技投入在产品研发上的资金达1.52亿元。虽然曹参表示,以他美籍华人的身份和永中科技的中外合资企业性质,“政府如此大额投入在中国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然而,一边是政府持续的大笔投资,一边却是永中科技一直缺钱“叫饿”。在政府递过来的“奶瓶”而难以送到时,曹参自然而然成为众矢之的。

2007年,永中科技开始寻求各种增资方式。那一年,公司全体员工自发组织起来开始“自救”,并将倪光南等计算机软件专家邀请过来,探讨永中科技是否应换一种经营战略的问题。员工认为,七年来一直专注于桌面办公软件的开发,销售市场未打开,有必要探索其它赢利点。比如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等应用性的软件,以分散市场风险,维持公司活下去。

“最终,说服曹参的工作失败了,全体员工为此所做的努力付之东流。”王元兵这个“老兵”也很无奈。

那时的曹参,完全显现出不谙人情甚至是固执的一面。他认为,专注才有希望,如果连产品都做不好,还谈何销售!在他脑海里,一直坚信只有永中集成Office一版比一版有创新和超越,只有那样才有本钱与微软一较高低。

然而,让曹参更加没想到的是,那个要命的交点终归还是来了。这一次唐敏带着华软投资的2500万元,轻而易举地将曹参辛苦培育八年的“击败微软的梦”拿走了。

2009年,唐敏已从中软总公司退休,自己创立了华软投资(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软投资”),主要投资中国软件行业。

唐敏与永中科技的结缘或许在更早的1994年,那年她担任中软总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四处找钱打微软的曹参,被中国台湾资策会派到大陆与中国科学院、中软总公司谈合作,曹参谈起创建国产办公软件公司的想法,“唐敏说,‘这个我们不敢碰。’”曹参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

唐敏或许没有想到,时隔七年,她会参加在北京召开的永中Office集成办公软件技术鉴定会,那是由信息产业部、中国工程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北京联合组织举办的。鉴定委员会共由22位专家(7位两院院士)组成,唐敏也在受邀之列。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任鉴定会主任、朱高峰院士和张效祥院士任副主任,对永中Office给出了非常高的鉴定意见:就Office中三大主要应用(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简报制作)而言,永中Office包含了基本的必备功能,以主从菜单项目统计,永中Office包含了微软Office2000对应项目的大部分功能并增加了部分新功能。“宋健院长在会上讲话时,唐敏还不断地鼓掌。”到现在曹参甚至都能想起那时唐敏脸上的微笑表情。[!--empirenews.page--]

而对于华软投资如何进入永中科技的原因,唐敏的合作者永中科技的董事长方存好这样解释的:2009年,永中科技资金流断裂,核心人才外流,已经到了无法经营的地步,为了维护股东利益,必须进行重组,华软投资此时介入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于是无锡永中软件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而那时的曹参已经让贤,在永中任副董事长一职。

紧接着,在曹参不同意的情况下,永中软件将永中科技的团队以及知识产权的专有使用权尽数揽入怀中,俨然一个翻版的永中科技。

原永中科技的员工透露,到2009年底,永中科技已经两个月未给员工发薪水了。迫不得已,他们就来到了永中软件上班。“毕竟理想不能当饭吃。”他强调。

很快,在永中科技与永中软件之间,员工纷纷选择了永中软件,就连自2000年一直跟随曹参创业厮杀的元老级人物王元兵也弃他而去。2010年初,永中科技的员工仅剩下董事长方存好、副董事长曹参、执行副总裁章燕青三人。

怀揣鸿鹄之志的曹参又回到了曾经的“茅草屋”。正如原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副秘书长兼LPI(中国)主席袁萌所说,曹参就像一位现代的堂吉诃德,想一个人单枪匹马去挑战微软的“大风车”。但堂吉诃德一旦失去了手中的长矛和那匹骨瘦如柴的老马,他就还原成人甚至是一个不“那么有趣的人”。

“魔术师”方存好

对于方存好,一向富有争议的李武强可没给什么好脸色。他用了“鸠占鹊巢”来形容方存好和唐敏的“偷取行为”。

而当年为永中科技落地无锡而奔走的夏秀英,在4月14日永中科技破产清算的债权人大会上,用近乎嘶哑的声音进行了面对面的质问。“永中科技的创业过程我都参加了,国家相关领导、专家把它看作一辈子追求的目标,为何就像变魔术一样轻而易举的破产了?”

曹参提供的2009年无锡新区审计报告显示,自2000年到2008年度,永中科技取得产品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年均销售收入仅为500余万元,截至2008年底累计亏损5000余万元。

“这是耐心和眼光的问题。”李武强说他对这个“魔术”产生的判断还是很中肯的。刚开始江苏省与无锡市政府对永中的支持力度很大,既有资金也有政策上的支持,但是钱花完了、时间等了,却没看到预计的收获,政府与企业间就容易出现间隙。

于是,在2008年中外股东双方新一轮的增资后,2008年3月份,时任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的方存好被派到了永中科技任董事长。“那时我被别人指责重研发轻市场,再加上我不想争权夺利、向股东负责,因而交权。”曹参在拼杀却负债4000万元时“让贤”于方存好。

那年,32岁的清华大学工学博士方存好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他的高学历再加上在新区管委会里“电脑专家”的称号,机缘巧合,没有一天企业管理经验的他,瞬间从一个政府公职人员转身为企业CEO。

据曹参介绍,在永中软件成立之前,方存好在未告知曹参的情况下开会撤销了永中科技Office研发部。而记者向原永中科技研发部副总、现任永中软件常务副总裁王元兵求证时,得到的回答是“没有这回事”。双方各执一词,事实真相不得而知。

为了改变企业的经营状况,方存好一改曹参在任时“重研发轻市场”的做法,加大对销售团队的建设。2008年初永中北京分公司(主要负责销售)的销售团队仅有不到10人,一年之后达到40多人,加上无锡总公司的销售人员,一个共50多人占整个公司团队六分之一的销售团队形成了。

在永中Office的产品研发上,“自2007年至今,主要是对产品功能的完善。”王元兵说自己的评价也很中肯。

不过,经营战略已然发生重大变化。永中软件不想用桌面Office去与微软“硬碰硬”,而在寻找对手存在的弱点,直到去年底微软才宣布要进军网络Office,这被永中软件看作是一个可以翻身的机会。与曹参专注于桌面Office的研发相比,方存好在来到永中科技后,则开始在网络Office、移动Office和平板Office的研发上有较大投入。“但是桌面Office依然是我们研发的核心。”王元兵补充道。

然而在方存好管理下的永中科技为何于2009年底面临破产呢?而永中软件又是以什么身份诞生的呢?难道真正应了曹参在永中科技破产清算前夕的那句“不破不立,大破大立”吗?

据唐敏提供的销售数据,2009年永中科技销售额超过200万元,到了2010年,永中软件的销售额飙升到了1600万元。但是曹参认为这并不可信。

2009年,永中科技因极度缺钱再度寻求增资,用方存好的话说,“资金流断裂,核心人才外流,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于是,在双方增资均不可能的情况下,唐敏再一次出现了。方存好与唐敏一拍即合,很快永中科技进入了重组程序。方存好为此曾向媒体强调,“这样做是为了拯救企业,维护企业及股东的利益。”曹参对这样的解释十分不满。“2009年是方存好在管理永中科技,公司销售额还超过了200万元,为什么会极度缺钱呢?”

2009年11月27日,永中软件公司成立,注册资金2501万元,由永中科技出资1万元,占股0.04%,华软投资出资2500万元,占股99.96%。新公司成立之后,永中科技的全体员工也尽数被转移到了永中软件。至此,永中科技就如变魔术一般成了“空壳公司”。

于是就出现了两种极端,一边是永中科技被债权人告上法庭要求破产清算,一边则是永中软件形势一片大好的经营状态。

“但是永中软件能彻底继承永中科技在研发上的独特DNA吗?它又能否继续担负起国人对国产办公软件英雄归来的沉重守望?”这是网友发出的质疑。

坊间人士说,无论是左右永中局势的6个人,还是永中科技到永中软件的“魔术表演”,都像硬币的两面一样,互相依存而矛盾对立,硬币的坚硬和光泽正映衬出此事的激荡和悲情。

曹参出局内情

文 本刊记者 冯庆艳 李 俊 (发自无锡、济南、北京)

江苏,民营经济大省。无锡,“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不过,中国软件抗击微软的一面旗帜却真的倒在了这里。

4月14日上午9点,一群人迎着太湖吹过来的雾霭,行色匆匆。他们从宾馆走到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只需要五分钟。这群人中,除了原永中科技的创始人曹参,其他人没有一丝笑意。在法院对面的停车场,现任永中科技董事长方存好从一辆黑色的豪华轿车下来,低着头,疾步穿过马路。[!--empirenews.page--]

9:30,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彭国顺用略带方言但不失威严的声音宣布永中科技破产清算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开始。

在彭国顺法官的正对面坐着涉及这个案件的债权人一方,他的两边坐着清算组的代表。曹参坐在了债权人代表席的第一排,从一开始就用目光直视着也在清算组成员席前排就坐的方存好。

就在此次债权人会议的前三天,记者接到当年永中科技执行总裁章燕青女儿的电话,她以“只想让母亲平静地过完今后的生活”为由拒绝了采访。之后,原本联系好的几个无锡当地官员,也以公务繁忙或不方便透露为由婉拒了采访。而另外一位主要当事人方存好的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这一连串的变故不得不让人对“永中科技进入破产程序”产生疑惑,而曹参之前通过微博说的“进入破产程序不等于破产,还可以和解、重组”,又似乎话里有话。

被架空的创始人

曹参认为,2008年3月方存好的到来,打破了他八年来经营的梦,“现在有些后悔当初交权了。”

2008年初,中外双方股东对永中科技实行了新一轮的增资并重组。根据曹参提供的2008年公司《重组协议》,重组后的股本结构如下:中方即无锡市新区经济发展集团总公司持股51.30%,出资395万美元;外方美国EvermoreSoftware.Inc持股48.70%,出资额为375万美元。与此同时,公司治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关键一条就是公司董事长由中方委派,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而副董事长由外方委派。作为外方的法定代表人、美籍华人曹参当时似乎已别无选择,只能退居公司副董事长一职。

自2000年公司成立就随曹参创业征战的原永中科技研发副总、现任永中软件执行副总裁王元兵透露,2008年重组时曹参交权是因股权结构的更改而造成的。但在曹参看来,是“他们”批评自己只重研发不重市场,经营不善,导致负债4000万元,他是迫于压力,为股东考虑才交权的。“同时,也考虑企业能更好地为政府所支持。”

其实,在永中科技成立之前,曹参就因为身份问题“折腾了好几个月”。之后的八年,曹参一直颇受争议,甚至有人说他在中国做办公软件是在“骗国家的钱”,对我国信息安全不利。为此,在2008年前后,曹参向国家科技部、原信产部提出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籍的申请。此事也得到了曾任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的李武强证实。但是,由于国内办理申请加入或退出国籍只能通过公安部门,而非科技部或原信产部,此事一直悬而未决。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质疑:找哪个部门办理户籍,只要百度一下即可,为何迟迟找不到正确办理的部门呢?

另外,坊间还有一种看法。永中科技2000年成立之时的股权结构,其实就是“苏南模式”,而无锡正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后来的中国领袖级企业如联想集团是在那年开始逐渐明晰自己的产权,力争脱掉那顶看似光鲜的“帽子”的,而永中科技此时才刚刚戴上这顶“帽子”。

至于曹参和方存好的关系,曹参说,2008年按照公司重组协议,时任无锡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的方存好被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高投”)派到永中科技任董事长。方存好刚来永中时,他们的关系并非像今天一样糟糕,还有礼节性的交往。曹参也曾经幻想过,方存好真的在销售方面有独到之处。

但方存好之后做的两件事儿让曹参大为恼火。在曹参看来,方存好撤销Office研发部完全是个人决断,另外一件就是执意与神州数码达成合作。这两件事都是“想把公司搞死”。

不过,令曹参更加不满的是,只想搞研发的他,被“他们”说成是在占资源、抢资源,不干活,却领高薪。

然而,即便是这样,方存好的经营也无力回天,2009年底永中科技滑落到破产的边缘。

恰在这时,华软投资公司的创始人唐敏出现了。曹参认为,唐敏出现的时机相当准确。更让他不解的是,在中外股东双方增资有望的情况下,方存好故意拖延了中方股东的意见,执意要与唐敏谈合作。

在9到10月期间,公司两次召开临时董事会,对华软投资公司2500万增资方案以及是否同意以清算为手段对永中科技重组进行表决。曹参提供的临时董事会会议纪要副本显示:作为外方股东的法定代表人,曹参均表示不同意。

但永中科技的重组似乎并不以曹参的意志为转移。2009年11月27日,永中软件公司成立,注册资金2501万元,由永中科技出资1万元,占股0.04%,华软投资出资2500万元,占股99.96%。

在本次债权人会议现场,曹参再次质问永中软件成立的合法性。他认为,永中软件公司的成立是方存好个人的非法行为,永中科技未在董事会讨论通过并作出决议。此投资于法无据,不能成立。

不过,永中科技向永中软件“无偿赠送专利”的事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同年12月22日,永中科技的50项专利39项著作权被无偿授权给永中软件使用。曹参说,“他们这叫非法盗取,他们太阴险,在玩时间差。”

曹参提供的证据是,2009年12月6日他就去美国度假,12月中旬以后公司执行总裁章燕青也因丧父请假,也就是说12月22日他和章燕青均不在公司。而且“他们未经主管内部开发网的章燕青同意,就找人将门锁破坏强行将所有的源代码和整个服务器搬走”。由于涉及此案的另外一名当事人方存好拒绝记者采访,所以对此无法求证。

2010年1月7日,华软投资赠送50.96%的股份给永中科技使后者股份占比达51%。董事会成员有董事长方存好、董事唐敏、董事兼总经理刘明(聘用),而曹参和原永中科技的外方股东被彻底踢出局。与此同时,原永中科技的团队也基本因为“薪水原因”受聘于永中软件了。

彻底被“踢出去”的曹参,在永中科技绝大部分资产被转移之后,身份从开始的永中科技创始人、总经理一下子成为了“空壳公司”的空头副董事长。后来,永中科技办公地点也被撤掉。

蹊跷的被破产

更令曹参哭笑不得的是,被掏空后的永中科技,在永中软件诞生不到一年后,被中方股东无锡市新区经济发展集团总公司的无锡高新科技创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科创”)告上法庭,面临破产清算的结局。

根据无锡市人民法院“锡破字第008号-1”号民事裁定显示:永中科技成立以来一直租赁无锡科创位于无锡新区长江路7号科技园内的部分房屋办公。2010年1月8日,永中科技在无锡科创出具的一份欠费总表上盖章,确认结欠无锡科创2008年和2009年的房租、物业费、水电费合计249万余元。同年10月,结欠增加至290万余元。于是,永中科技因未能及时清偿相关费用,且资不抵债,被无锡科创告上法庭,要求对该公司进行破产清算。[!--empirenews.page--]

在4月14日的债权人会议上,当破产管理人宣读报告完毕后,一位个人投资的债权人便举牌发质疑:“无锡科创是永中科技中方股东的全资子公司,中间的关联性质是否暗示要永中科技破产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无锡科创的代理人回答则是:无锡科创是独立法人,作为永中科技的债权人,有权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曹参对这个解释十分不满。“无锡高投是永中科技的股东,无锡科创是到法院申请破产的债权人。两个公司是兄弟公司,‘老爸’则是无锡市新区经济发展集团总公司,要把‘老爸’和‘兄弟’的投资逼得破产,血本无归,有没有问题?”

永中科技破产管理人提交的报告显示:根据审计、评估报告,永中科技已资不抵债,符合《企业破产法》所规定的宣告破产的基本条件。“管理人将根据本次债权人会议审议意见及时向人民法院提出宣告债务人破产。”

对此,坐在清算组成员席上一直沉默的永中科技董事长方存好终于发言了。他对债权人的解释则为,“直到昨天中方股东还在寻求与外方的和解,如达成和解,永中科技可以重组。由于外方股东不同意和解,公司面临破产清算,我的心情也很沉重,但我是清白坦诚的,这也是为股东利益着想。”话音未落,外方股东的代理人便站起来:外方一直都未收到中方任何的和解信号,直到昨天才收到一份相关通知书。

在债权人会议现场的18位有效债权人中,有过半的质疑集中在永中软件成立的合法性以及公司知识产权评估值是否过低的问题上。

一位个人投资的债权人言辞激烈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他说,永中软件的成立本身就是剥离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非法行为,由此造成的永中科技“被破产”,也是别有用心的。而3000多万元的知识产权评估值则明显偏低,一些正在申请的专利并未被评估进去。

就在债权人会议的前几天,永中软件还对媒体宣称,“永中科技早在一年前公司重组过程中已变成一个壳公司——永中科技仅是永中软件的股东之一。而最受关注的永中Office现在由永中软件开发运营。即使永中科技被破产清算,对永中软件和永中Office来说,只是股东发生了变化,并不意味着永中Office将因此受到影响。”王元兵告诉记者,在使用永中科技的知识产权的基础之上,永中软件产生的新的专利将归永中软件所有,与永中科技无关。

“也就是说,保留一些专利不评估,永中软件就可以‘多偷’一些资产。”一位知情人分析道。

此前一直说要“大家了解永中软件这几年成绩如何、如何”的唐敏也对媒体开口了。她说,投资永中(她与永中科技一起成为永中软件的股东),是为保存中国最大的Office研发团队而作出的投资决定,同时也是应无锡地方政府的邀请而进行的,并在投资前请了律师对永中科技的章程进行了研究,认为51%通过就可以投资。

而曹参质疑的依据是,根据《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暂行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关于投资的决议应由董事会一致通过,可公司会议记录显示,相关投资议题为3票同意、2票不同意。“难道公司章程大于法规?”

就在债权人会议的前一天,曹参还说自己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虽然67岁但“宝刀未老”,期望中外双方股东能达成和解,公司重组时如有机会还会出山再战。

对此,曹参的律师认为形势并不乐观。在债权人会议上,如果永中科技的18位有效债权人的人数和债权金额双过半数通过破产提议的话,破产似乎就不远了。

如果外方股东提议和解、重组的话,到时将会对外方股东的法定代表人曹参一方有利。问题是,现在的外方只想“拿钱走人”,维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失或把损失降到最低,恐怕也并不想为曹参出头了。

遭遇“盗版墙”

昔日永中科技“打败微软”的宣言似乎还在耳边回响,而如今却行走在了死亡的边缘。在曹参经营永中科技的八年过程中,永中Office产品一版比一版超越和完善,然而却一直遭遇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在永中科技为了活下去疯狂寻找投资之时,风投却纷纷拒绝了这个地方政府给予颇多扶持的公司。“风投不敢投资永中科技,是因为他们看不清盗版问题何时能解决。”曹参说他对此也很无奈。

由此就说盗版问题成了杀死永中科技的元凶恐怕有些过早。原因很简单,有位业界人士分析说:“倘若有人要去盗版,从经济收益上考虑他只会选择知名度高、用户使用范围大的软件去盗版,而盗版用户使用范围小的软件,除非他脑子进水了。”

曹参说,这样的分析与他说的盗版问题并不矛盾。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微软正版Office虽然很贵,大概要几千元,但是盗版的微软Office只花3~10元。由于微软的使用群体非常庞大,虽然永中Office实现了跨平台兼容等功能,但是微软Office却并不兼容永中Office,所以,正版永中Office卖到盗版微软Office的价钱都少有人买。而市场推广难题也就随之浮现出来。“由于办公软件市场一直被微软所垄断,加上盗版现象较为严重,使得国产办公软件的生存状况一直十分被动。”李武强说。

曹参任永中科技总经理时,销售团队仅10人左右,投资在营销上的资金大概3000余万元,这与投入在研发上的1.52亿元相比,确实相差幅度较大。于是,在2008年公司负债4000万元之时,“重研发轻市场”成了曹参对公司经营不善的一大罪状。“盗版问题未解决,产品还不够好,市场投入是在打水漂。”曹参表示并非自己不重视市场,而是市场很“难做”。

但是李武强认为,永中科技在市场开发方面明显投入不足,没有很好地与政府进行相应的配合,在市场推广方面可能也存在用人不当的问题。

让人唏嘘的是,2005年,与永中科技并肩作战的兄弟公司金山新版WPS开始全面模仿微软,中途放弃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办公软件开发,从微软的挑战者变为追随者。“这说明困扰今天绝大部分办公软件厂商的最大问题不是功能强弱的问题,而是微软在中国多年苦心积攒的用户优势。”某业内人士认为。

原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副秘书长兼LPI(中国)主席袁萌分析,杀死国产办公软件的真正元凶并非盗版,而是盗版背后微软对教育系统的“头脑风暴”,让走进各条战线的大学生本能地拒绝国产办公软件,习惯使用微软办公软件,为此还有人不惜去盗版。这正是永中科技所面对的那堵看不见的微软“巨墙”。

[!--empirenews.page--]科学家不等于企业家

在曹参微博上有这么一组对话:“曹参您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我很尊敬您。”而曹参的回答是“希望有一天我在市场上的成功也能得到您的尊敬”。

对于永中科技最终被破产清算一事,曹参认为,“我们之前也有问题,不然不会出现这样的后果。”但是有关经营战略上的问题,曹参并不认可别人对他在任总经理期间“经营不善”的评价。他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当产品还是二流三流水平时,如何去销售,如何开拓市场?”曹参为永中Office产品打59分,为微软Office打70分,他认为永中科技的产品虽然在设计上略胜一筹,但在工程能力上还是有很大差距。

其实,就从销售团队的组建角度来讲,虽然章燕青有官方背景且工作兢兢业业,但一是销售团队人数少,另外他们应对市场的战略和战术明显不足。李武强认为这也是永中科技一直没有解决好的一处硬伤。

直到永中科技债权人大会前夜,曹参还在念念不忘如何把产品做好,甚至要比微软更好。

一名了解曹参的当地官员(不愿透露姓名)评价曹参,说他性格比较直爽,为人处世不够圆润,比较犟,认死理。再加上在美国的人生经历,他在价值观上与中国的人情世故很不一样。在他带领下的永中科技从政府扶持的“香饽饽”到被中方股东的关联公司告上法庭,或许并非单纯的销售问题所能全部涵盖的。

事实也是如此,在四五年前,江苏省某位领导要去欧洲开会,便盛情邀请曹参同行,曹参因为已经安排好了另外的行程而一口回绝了领导的邀请,让人家碰了一鼻子灰。这件事,让力挺曹参的李武强也忍不住说他不仅“太傻”,而且是“不通情理”、“不懂规则”,这对企业运作很不利。

至于曹参和地方政府从蜜月到分手的原因,李武强认为,这与政府官员的政绩工程和眼光有一定关系。资金与配套政策支持后,在官员任期内没有收获成果,这是不能够接受的。但是,在基础软件行业光靠企业的自主发展并不能成功,政府应该给予更长时间的无条件支持。李武强建议,曹参在主抓研发的同时,应该寻找一名深谙国情、熟悉市场化运作的常务总经理来处理外务和销售。

永中科技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在14日上午临近午饭时结束。面对债权人的诸多质疑,永中科技是否破产清算,还是和解重组,法院的最终结果依然不明朗。

会后,《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试图采访方存好,但仍然遭到拒绝,而一向说自己“看得开”的曹参,会后的情绪明显低落。不过,他还是说了句,“也许正如R·G·科林伍德所说的那样,‘我们可能走得太远了,以至于忘记了当初出发的目的。’”

倪光南:善待软件的“亲生儿”

永中无间道:左右永中局势的六个人倪光南

对于比尔·盖茨来讲,永中科技破产案的消息,也许只能博其会心的一笑。毕竟少了一个“能真的踢到屁股”的家伙。而很多业内人士的心结不仅仅是永中科技的轰然倒下,更有一种对国产软件未来发展的担心。

政府软件采购政策,是关系到软件企业命运的生死线。

这一点,当年受惠美国政府扶持政策的微软一定相当清楚。所以,与中国软件企业角力的焦点便集中在政府扶持这一块。

国产软件的起势也可谓是轰轰烈烈。当年有永中、金山为代表的一大批软件企业抗击微软。早在2002年,国产软件成功狙击直接促使当时的微软中国区总裁高群耀的下课。2005年,国产软件市场销售额惊人地达到2500亿元,市场占有率高达到60%。

其实在2004年,微软出现在“津京政府采购名单”就已经给雄心勃勃的国产软件企业劈头盖脸地浇了一盆冷水。到2007年,国产软件全线退却,微软高奏凯歌。有媒体形容这一次的政府软件采购是“津京沦陷”、“国产软件的生死劫”。

微软做了什么,今后又要干什么,这些都不得而知。但是,在软件采购方面落实《政府采购法》为何如此“困难”?弱小的中国软件业究竟何去何从?各界支持中国产业崛起的决心和眼光究竟如何?已经有人做出了回答。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也许应该学习俄罗斯。”

自主标准是关键

CEI:您曾经说过“影响世界软件前途的是文档格式标准之争”,事实上微软Office已经垄断市场,中国可以说“不”吗?

倪光南:在IT领域,标准起重要作用,其中很多是“事实标准”。这种情况就是某个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了垄断地位,它所采用的规格就成为事实标准,微软的Windows和Office软件就属于这种类型。一旦出现这类情况,其他后来者就很难进入市场。

国产Office、国产Linux等国产软件目前所面临的就是这种局面,在技术上它们与进口软件固然有一定的差距,但就性价比而论,国产软件仍是有竞争力的。请看其它领域,比如汽车,有很多档次、很多型号,用户会按照需求和性价比进行选购,没有哪一种高级车可以垄断市场。

软件则不然。软件领域的“先入为主”、“用户锁定”、“赢者通吃”等现象非常严重,我们称之为自然垄断性。在这种情况下,国产软件尽管性价比不错,但仍然很难进入市场。所以2007年,当新的文档格式标准兴起时,我们就主张大力推广中国自主的文档格式标准“标文通”(UOF),希望以此为契机,打破微软Office的垄断。

CEI:正如你所言,中国就可以说“不”,但是用什么来保障其顺利推广呢?

倪光南:目前国产Office能满足大多数应用的需求,如果再有自主标准的支撑,中国完全可以对微软Office说“不”。不过,如果没有推广自主标准,或者没有其他措施,一切由市场决定,国产Office仍不能顺利推广。

CEI:早几年的“津京政府采购”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政府扶持对国产软件到底意味着什么?

倪光南:软件领域的自然垄断性使国产软件很难推广应用。这时,政府采购,包括实行“首购”、“订购”,能用国产软件的就用国产软件,可以使政府采购成为国产软件进入市场的一个突破口。由于政府的取向对市场有极大的引导作用,有了政府应用的带动,国产软件就有可能进入央企、国企和其它企业市场,并进一步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这在过去已有成功的先例。在财务软件领域,正是由于政府率先采用了用友、金蝶等公司的财务软件,它们才能突破跨国公司的重围成长壮大。[!--empirenews.page--]

当然,企业不能坐等政府采购的支持。

亟需缩小进口软件盗版市场

CEI:盗版软件一直困扰着国产软件的发展,但是另一种观点认为,国产软件用户较少并不值得盗版,对此你持怎样的观点?

倪光南:我国政府历来重视软件正版化,也历来强调盗版的存在不利于国产软件的发展。事实上,盗版软件对国产软件的危害比对进口软件大得多,盗版可能暂时影响了跨国公司的收入,但也帮助它们垄断了市场。跨国公司有时还容忍盗版以压制国产软件,例如在某些地方政府采购中,预算不够全部买进口软件,跨国公司就容许只买一部分,而默认其它的盗版软件,这样就使国产软件性价比优势无从发挥。

中国人应当树立以使用正版软件、使用国产软件为荣的思想,迅速缩小进口软件的盗版市场。这样,中国才能发展起自主的软件业。回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很多人都迷信进口电器,现在就不是这样了。所以我们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随着国产软件水平的提高,迷信进口软件的现象也将成为历史。

CEI:与其说国产软件与盗版作战,还不如说是与世界巨头的一场蚂蚁与大象的战斗。你怎么看待这个比喻?

倪光南:如果以软件企业的规模相比,跨国软件公司与中国软件公司的竞争确实像一场大象与蚂蚁的战斗。但是,软件业是一个技术更新极快的领域,再加上中国有发展软件的最重要条件,这就是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软件人才资源,还有巨大的内需市场的支撑,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近十年来中国软件业规模的年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如果这个势头继续下去,中国软件业是能赶上发达国家的。

CEI:世界软件巨头对国产软件的阻碍有多大,能否战胜或者另辟蹊径?

倪光南:最近,国家大力发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内容。乘这个东风,国产软件将有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在通讯领域,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已具有与跨国公司竞争的实力,我们相信,不久后中国软件企业也会达到今天华为、中兴的水平。

CEI:你认为如果国产软件要强势说“不”,自身应该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倪光南:中国发展软件业是有优势的。中国软件企业要充分发挥优势,立足于自主创新,善于抓住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等等的机遇,在新兴市场的蓝海中争取后来居上。当然,有些传统领域已被跨国公司所垄断,是红海,但即使是红海,如果有国家的支持也有机会发展。比如,由于信息安全的要求,我国重要信息系统应当基于国产软硬件来构建,国产软件只要能满足应用需求,可以逐步替换进口软件。总之,国产软件只要努力创新,持之以恒,是有光明前途的。因为在当前信息时代,中国必须拥有自主的软件业,才能成为一个大国、一个强国,为此中国软件业一定有前途。

解救软件“亲生儿”靠强制

CEI:有人认为本土软件不能“太创新”,要贴近市场。但是原有的市场早已被瓜分殆尽,现在连制高点都没有,还怎么谈贴近市场?

倪光南:将创新与市场需求割裂开来是不对的。乔布斯说过,只有用户需要的才是创新,这话很有道理。对于企业来说,不应脱离市场需求搞创新,而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搞创新,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有竞争力。苹果公司的i系列产品就是将创新与市场需求结合的典范,值得中国公司学习。

CEI:为什么中国多数人习惯用进口软件?

倪光南:这是与我国历史状况分不开的。过去我国的IT教学体系基本上是绑定在微软平台上的,我国的IT考核制度也是如此。再加上在一个时期里,跨国公司容忍盗版的传播,垄断了中国市场,这使人们习惯于使用它们的软件,从而为国产软件制造了一个很难逾越的壁垒。

现在,即使国产软件在技术上与国外软件差距不大,功能上基本能满足应用需求,可仅仅是改变使用习惯这一点就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CEI:无论从使用习惯还是技术上国产软件都没有国外软件方便、先进,那么政府、企业、用户、老百姓需要用一种什么方式对待我们的“亲生儿”?

倪光南:中国也许应该学习俄罗斯。

众所周知,俄罗斯的软件业规模和自主创新能力都不如中国,但他们要以自主可控的软件取代进口软件的决心远大于中国。2010年底俄联邦政府总理普京签署命令,批准了俄联邦行政机构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将其信息系统转用自由软件的预算计划,这是借助行政命令来推广自由软件。显然,这也会与人们的使用习惯和观念发生冲突,但从国家利益、信息安全方面考虑,这样做又是完全必要的。

我国有关部门和业界历来主张政府等重要信息系统应采用国产软件,其内涵比俄政府命令所指的自由软件更广,包括了自主开发的软件以及本国厂商发行并提供服务的开源软件。但国产软件这个“亲生儿”很难被人们接受,这时我们发现俄罗斯推广他们的“亲生儿”(即自由软件)的强制性做法也许是可以借鉴的。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