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核心:不许重组不许借壳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本报记者 杨颖桦 北京报道
未来三年,深市扩容1000家。
“我希望能达到这个数字。”在3月10日傍晚,全国政协委员、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这意味着,深圳交易所涵盖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在未来三年有可能以每天一单IPO的速度扩容。
但这也给市场带来隐忧,特别是针对创业板公司的“三高”(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资金)。创业板公司成长性、造富等问题,陈东征坦言的确存在这些问题,并指出深交所为此将推出创业板直接退市与小额再融资制度两个监管对策,其首次披露了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两个方案。
“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的核心,就是不允许重组,不允许借壳。”陈东征指出。
直接退市不借壳
“创业板的直接退市制度是一剂疫苗,是为了要防止出现成批的脑瘫和小儿麻痹。”陈东征认为:“创业板的企业大部分是民企,因此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的核心,就是不允许重组,不允许借壳。”
虽然基调已定,但由于创业板公司直接退市涉及的利益群体庞大,深交所在其设计过程中,修改再三。
对此,陈东征对记者首次披露了深交所对于直接退市的两稿情况。
“交易所报了两稿,第一稿中就是直接退市。而在第二稿中,交易所考虑到资本市场的利益群体非常复杂,其中散户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构成群体之一,而散户又是我们要保护的重点。”陈东征指出,“所以如果按之前考虑的方案,对创业板公司直接退市,即不进老三板,有人提出,这些散户怎么办?所以深交所最后决定要找平衡点。”
“要退一步。”陈东征如此评价深交所的考虑,他阐述了深交所所找到的“平衡点”。
“新的方案中,退市的创业板公司要进老三板,但是要增加交易所对于直接退市制度的权利和制约。一方面是要扩大交易所发出退市警告的范围。连续警告之后退市,不允许出现目前主板上的一些现象,不允许造成重组、借壳的机会。同时,交易所要成立专门的各种专家组成的复核委员会,允许收到警告的企业提出申述,不能由交易所一个说了算。”
而针对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发行“三高”(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资金)的问题,陈东征用了一个比喻:创业板上市公司就像是一群孩子,他们中间将来有可能会出现“姚明”和“刘翔”,而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给“孩子们”注射疫苗,避免出现系统性的疾病和风险。
而这剂疫苗在很多人眼中是加强监管,恢复窗口指导。
“有人提出要加强监管,恢复以往窗口指导,但这个做起来的后果和效果是什么?”陈东征如此反问记者。
陈东征和深交所为此研制的疫苗是创业板公司小额快速再融资制度。
“创业板公司小额再融资制度可以部分解决‘三高’的问题,由于现行的机制,现在企业上市都想好不容易有解决资金问题的机会,当然希望能够一把募个够。如果有了这个制度,这种冲动就减弱很多了。”
每日一单IPO压力大
未来三年,深市扩容1000家。
这是陈东征在两会上透露的一个让人兴奋而有些许担心的数字。这意味着,深市的上市公司在未来三年将以每年平均350家的速度增长。
陈东征对记者证实了这个数字,但其强调,这只是按面前深交所的运行经验估算而得的。
“深交所去年就发行了321家上市公司,以后每年新增350家,不是没谱的事。”陈东征指出。
“我希望能达到这个数字,目前我们还有这么多的高新技术、创新性企业需要直接融资,而我们的市场容量现在还满足不了整个中国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需要。”陈东征补充道,“深交所愿意全力以赴,为中小型企业搭建发展的舞台,以最小的代价,为他们最大可能解决问题。”
但其也坦言扩容的背后,压力巨大。“深交所的压力非常大,深交所要是一年上100家,我的压力会少得多。”他指出,“小型企业的监管难度超过大型企业,因为大型企业还有层层监管,因此深交所需要不断地探求,加强监管。”
而每天一起IPO的扩容,难免会引来市场资本提供不足的担心。
“目前中国民间储蓄的数字是30万亿元以上,很多的钱没有地方去,如果我们的资本市场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吸引这部分资金的10%,在我看来,就不存在扩容引起资金紧张的问题。”陈东征指出。
新三板年内破局
“年内一定会推出。”
没有意外,新三板成为今年两会中资本市场相关的最热议题之一,面对记者的一再追问,陈东征抛出了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答案。
事实上,新三板与深交所有着由来已久的渊源。
陈东征指出,在新三板创立之初,是由深交所与中证协在共同筹办,至今深交所的架构下仍保留着一个关于新三板的架构,这是与中小板、创业板平级的机构。
而现在,深交所最终将自己定位为“全力以赴为新三板提供技术支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不能由深交所一家来包打天下。”陈东征如此解释。
除了历史上的渊源外,新三板与深交所的密切联系还在于,它是创业板公司的最佳“孵化器”。
“新三板对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来说,意义重大,全国有50多家高新园区,里面有着众多潜力非常大的公司。目前中关村股份代办市场就为创业板提供了非常多的公司。”陈东征指出。
而新三板作为其他板块的上市资源蓄水池,新三板公司的转板机制引人关注。
“将来转板一定要打通。”陈东征给出了一个确定的答案。
然而,伴随着新三板的即将破局,一直有业内人士担心,新三板的推出会分流资金,对主板、创业板、中小板形成冲击。
陈东征认为新三板扩容不会对其他板块形成冲击,不存在所谓的分流资金。
“新三板不是一般散户能够进去的地方,因为新三板公司规范化要求标准是相对较低,这些公司需要在实践运转中经过考验后,才能符合公开募集的条件。所以新三板看起来是机会,但实际风险很大。”
而这个相对风险更高的投资“深水区”,陈东征呼吁要对投资者准入设立高门槛。
“所以对于新三板投资人的准入门槛,我个人认为应该要比创业板的还高。这主要是要保护中小散户,免得其受诱惑。此外,因为新三板的公司发行不是IPO,所以要让有实力、能够承担风险的投资者进去。”
在世界各大交易所出现并购潮之际,沪深交易所之间的关系与定位,引人遐想。[!--empirenews.page--]
陈东征指出,目前沪深交易所不存在合并的目标。
“适当的竞争是必要的。” 陈东征强调,“我们两个交易所,在中小型公司上市资源方面应该有一定的良性竞争。”
其透露,去年沪深交易所达成协议,将新股发行量在5000万到8000万的公司,定位为共同竞争区间。
据了解,沪深交易所去年就上市资源的分配达成初步共识是,新发股份超过8000万股的非金融企业将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低于5000万股的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中间部分则由上市企业自主选择上市地,而金融企业的IPO则按照4亿股的新发股数标准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