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诺基亚携手微软前景如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本报记者 吴卫群
2月11日,众人期待的诺基亚转型方案出炉:与微软宣布合作,并采用Windows Phone 7系统。4月1日起,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将由两个独立的业务部门进行PK:智能设备和手机部门,分别负责高端智能手机和大众市场手机。诺基亚和微软,一个是手机行业的带头大哥、一个是软件行业的 “祖爷爷辈”,这场迟来的牵手,个中却有着些许酸涩、几多无奈……
8250,N73,E71 ……曾几何时,诺基亚几乎就是手机的代名词。直到2008年第二季度,其全球市场份额高达40%,但此后便开始下滑,2010年第四季度其市场份额跌至31%。
这个1865年以木材业起家的通信行业巨擘,不仅是芬兰最大的公司,在中国,更是缔造过无数“街机”、“机王”神话。而今天,在智能手机市场,诺基亚的塞班Symbian系统已经被苹果iPhone和以摩托罗拉、HTC为首的安卓“部队”打得焦头烂额了。虽然它在全球手机市场的份额上还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利润方面已被苹果快速超越。曾经以高端形象示人的诺基亚,更多用户却是集中在单机价1000元到2000元人民币的中低端市场。
是什么导致了诺基亚的“杯具”?它能逃脱发生在其他IT公司身上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命运吗?
三面楚歌
诺基亚遭遇的危机,正如新任CEO史蒂芬·埃洛普所说,是身处在一个 “多点着火的燃烧的平台上”。
广大手机用户昔日对诺基亚的迷恋并不亚于今天的 “果粉”,因为当年诺基亚就是高端手机的代名词。但如今,诺基亚面临的却是高端失语、中端失控、低端失守的三面楚歌境地。据统计, 2008年,在售价超过300美元的手机市场中,苹果的市场份额为25%;到了2010年,该份额已经上升至61%。 2010年第四季度,苹果的净利润增幅更是达到惊人的78%。苹果的横空出世颠覆着人们对手机商品的思维定势:苹果不仅仅是一部手机,而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既然是一种时尚,消费者不再像购买一般IT产品时把 “性价比”挂在嘴上, iPhone甚至像宠物要穿衣戴套一样,配什么外壳都形成了一个衍生产业。今天的苹果早已取代诺基亚,成为高端手机市场的代表者。
继高端失守,中端市场也如多米诺骨牌轰然倒下、失去控制。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开放式手机操作平台Android安卓系统成了继iPhone平台之后对塞班系统的又一 “克星”,它从高端市场出发,继而横扫中端市场, “三星+安卓”、 “HTC+安卓”,一个个联姻都被证明很成功。摩托罗拉更是下赌,让 “摩托”智能手机全部采用Android系统,不惜沦为替安卓打工跑量,也要做最后一搏。如今,安卓又开始向低端手机市场发起冲击。中兴通讯捆绑安卓的低价智能手机,售价能达到千元以下,在美国低端智能手机市场,也抢到了相当的份额。
在低端手机市场,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则被大量国产山寨机蚕食。埃洛普说: “自从2008年联发科能提供整套的手机芯片设计方案,中国深圳的生产商便能够以难以置信的速度生产手机。按照某些统计,这个生态系统目前生产的手机占全球总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一位诺基亚的员工甚至半开玩笑地说: “他们(山寨手机厂家)推出一款新手机的时间比修改一份PPT的时间还要快。”
决策迟缓
iPhone对诺基亚的超越,核心在于彻底改变了手机产业的 “生物圈”和 “生态链” 。iPhone倡导的 “生物圈”和 “生态链”即Appstore模式,为手机软件开发者提供了一个方便而高效的软件销售平台。苹果提出和开发者3:7分成的模式,相对于老牌的诺基亚塞班平台来说更加具有诱惑力。于是, App Store成功地将手机从硬件时代带入软件时代,从而使手机软件业迎来了高速、良性发展的春天。
即便当不了领跑者,也需做一个紧紧跟随的老二,诺基亚因为做久了带头大哥,难免放不下身段。当全行业投身于App Store的盛宴,当消费者排起长队甚至支起帐篷熬夜只为买一台iPhone的时候,一些嗅觉敏锐的老二开始琢磨怎么样追赶了——于是后来就有了Google的Android和RIM的黑莓。
令人惊讶的是,诺基亚在接受挑战时表现出的迟钝到了几乎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步。2008年, 2009年, 2010年,诺基亚虽有闪光的作品,却再也没有昔日一机打遍天下的霸气。甚至到了2011年,诺基亚还拿不出一款能勉强和iPhone或者Andriod抗衡的手机操作系统,其仍旧固执地坚持着塞班系统,随后又错误押宝瞄准高端手机的MeeGo系统,这两大系统的致命弱点是产品开发方面进展缓慢。据传当时诺基亚也有选择安卓系统的冲动,但它过于担心自己沦为摩托罗拉、HTC那样单纯靠终端跑量获利的厂商,从而坐失良机。
诺基亚的固执,实际根子在于 “巨人病”“老大病”的 “时变道不变” 。从 2007年iPhone引发手机操作系统革命以来,手机行业的争夺现在已经演变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战争,其中生态系统不仅包括设备的硬件和软件,还包括开发者、应用软件、电子商务、广告、搜索、社交应用、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全方位通讯以及其他很多东西。
对于智能手机行业,丰富的数据业务体验已经超越了手机传统的语音功能,因而,对于智能手机来说,软件已经超越硬件成为智能手机的 “硬道理”。于是乎,诺基亚昔日在外观设计上的优势变成了一把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双刃剑, E63的全键盘也罢, N900的侧滑全键盘也罢,虽然在短时期内能风靡一时,让整个诺基亚都陶醉于 “天鹅之歌”的幻境之中,但事实上, “街机”时代 “一着鲜着着鲜”的好日子,早已不复存在了。
壮士断腕
堆在成功塔尖下面的,总有失败者的白骨。苹果、谷歌,甚至Facebook的忽如一夜春风来,不光对诺基亚,对很多老牌IT企业都形成逼宫之势。戴尔打破游戏规则一夜成名的故事还在昨天,如今在宏?的打压下已经日渐喘不过气了,不仅 “廉价电脑”的招牌早已失去了意义,在上网本、平板电脑各个方面也是毫无亮点,处境还真的和诺基亚有类似之处。要做真正的赢家,必须做到通吃有线与无线、“管道”与内容、技术与商业模式……而且在每个领域都能做到前三甲才够格。
诺基亚的路在何方?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医好 “巨人病”,在新的产业 “生物圈”、 “生态链”中,在共赢、多赢的新思维之下转型创新。“生物圈”、 “生态链”中谁最需要伙伴?毫无疑问是微软。本来微软在移动终端上起步最早,早在世纪初就推出了WindowsMobile,可惜那时候能承载大容量数据业务的高速无线宽带还刚刚萌芽,好马没遇到好鞍来配。而今,转眼之间,微软就成了龟兔赛跑中起了大早赶了晚集的兔子,Windows Phone 7至今不温不火,今天,诺基亚与微软联手,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组合,但一定是一个时不我待的选择。[!--empirenews.page--]
“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心”。市场就是这样,日新月异也罢,喜新厌旧也罢,规则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只有不断创新的厂商才能屹立于不倒之地。回顾诺基亚 150年的历史,1865年,它还在从事木浆、造纸业, 1898年,它还在卖橡胶、雨鞋、轮胎,从毫不相干的木材加工厂转型成为通信制造业,推动其华丽转身的正是否定自我的创新精神。就在不久的将来,手机领域还有一系列问题亟待破解:如双核处理器到底能带来手机性能多大的提升?裸眼3D技术会给手机行业带来怎样的改变?曲线屏幕会带来什么样的操作体验?手机在线支付的种种问题何时能得到完善和解决? “巨人”只要永远不丧失自我纠错的能力、壮士断腕的决心,永远胸怀一颗仰望星空的心,谁知道它未来不会因为诞生一个 “杀手级”技术或者商业模式而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