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疗器械基层市场打开,欧美市场面临挑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目前,外资医械已在我国高端医械领域占据了重要位置。
一方面,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在政策推动下逐渐释放出诱人的能量,另一方面,西方主要国家市场则处于产业瓶颈期,企业倍感压力。
近年来,跨国企业在成熟市场遭遇到越来越多的瓶颈,使得他们将目光逐渐转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医疗器械领域同样呈现如此态势。
基层市场打开
谁也无法否认中国新医改对于医疗器械产业的拉动作用。有关数据显示,到2014年,国内医疗器材市场总值预计将达到280亿美元,是2006年的2倍以上。业内人士认为,持续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对高端医疗器械或家用医疗器械的购买力上升,以及新医改政策下政府对于发展农村地区医疗设施的重视与投入。
事实上,在过去10年中,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增速始终快于药品市场。即便如此,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目前仍处于“初生”阶段,占我国医药总市场规模的14%,与全球医疗器械占医药总市场规模的42%相比,存在消费结构调整带来的巨大发展空间,预计未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速仍将会继续快于药品行业增速。有证券分析人士认为,从中短期看,在新医改政策下,国家加大对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填补缺口”和“更新换代”将促进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的迅速增长。而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技术革命是推动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长期快速增长的内生性动力。
随着技术逐渐进步,我国医疗器械企业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从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突破。同时,在各国降低医疗卫生费用的大背景下,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产品出口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由于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多学科交叉技术,行业呈现出多、小、散、跨度大的特点,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仍然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生产企业约有3000家左右,但是大多规模较小,市场支配力有限,并且只有一小部分拳头产品,行业集中度提升和行业整合是大势所趋。
而全球医疗巨头们则瞄准了中国农村医疗市场的商机。在新医改推动下,中国有2万家以上的大型医院需要更新医疗设备,而急需更新医疗器材的农村医院超过30万家。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年增长率约为10%,而中低端医疗器械的增长率达30%。据介绍,以往,跨国企业把亚太地区作为重要的成长型市场,目的是缩减生产和研发成本。但现在这些公司已经进一步开发商业模型,更注重产品的改进,研究怎样通过做出改变以适应更广泛的人群,甚至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产品。
今年3月,GE推出了专为中国基层医疗设计的CT,增强了对脑中风及肿瘤检出的相关功能,其售价仅为GE高端产品的1/10。2009年底,西门子医疗系统集团中国区首度推出了低价医械产品,专门面向农村医疗市场。
欧美市场面临挑战
较之新兴市场的持续向上,欧美医械市场将面临更多挑战。去年10月,安永配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AdvaMed2010研讨会的同时,发布了一分有关医疗技术行业的最新年度研究报告。在该份题为“把握行业脉搏:医疗技术行业2010(Pulse ofthe industry:medical technology report2010)”的年度报告中,安永强调在当前经济低迷时期,虽然医疗技术行业的业绩优于许多行业,但新的挑战将对其长期以来的业务模式构成越来越大的压力。
该报告列举了一系列同时间对医疗技术公司的财务状况构成前所未有压力的因素,包括:资本市场持续紧缩、比较效果研究(Comparativeeffectivenessresearch,简称CER)的落实、日益上升的监管审批成本和存在于许多市场的障碍。报告还提到美国在医疗改革方案通过、距离实施日期日渐迫近的“区疗设备税”(devicetax),许多人预计该税种将会对规模较小、尚未实现盈利的公司带来更大影响。
安永全球生命科学中心主管合伙人GlenGiovannetti表示,“全球医疗技术行业去年在收入持平的情况下仍实现利润增长,其业绩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该行业未来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他表示,“由于现行融资模式承受巨大压力,该行业需要新的融资方式来支持创新,特别是由于医院整合采购决策,以及付款方对比较效果研究的关注,医疗技术公司比以往任何时期更需要展现出其价值;随着收入水平趋于稳定,尤其是在成熟市场,这些公司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
报告强调,医疗器械公司需要在其所有业务方面落实多元化,从多元化延展至提供更好疗效的新产品线,再拓展至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等非产品供应领域,进而将业务扩展到新兴市场。
安永大中华区生命科学负责人张翌轩指出:“医疗技术行业未来既面临新的重大挑战,也存在巨大的发展机遇。把握机遇需要对于业务模式进行重大改变,即:与医疗技术市场上非传统的参与方进行合作,创制定价和产品开发方式以把握新兴市场增长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抢先展示自己产品的价值,否则只会受制于人。”
较之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持续向上,欧美医械市场将面临更多挑战,包括资本市场持续紧缩、比较效果研究的落实、日益上升的监管审批成本等。
目前,外资医械已在我国高端医械领域占据了重要位置。
一方面,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在政策推动下逐渐释放出诱人的能量,另一方面,西方主要国家市场则处于产业瓶颈期,企业倍感压力。
近年来,跨国企业在成熟市场遭遇到越来越多的瓶颈,使得他们将目光逐渐转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医疗器械领域同样呈现如此态势。
基层市场打开
谁也无法否认中国新医改对于医疗器械产业的拉动作用。有关数据显示,到2014年,国内医疗器材市场总值预计将达到280亿美元,是2006年的2倍以上。业内人士认为,持续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对高端医疗器械或家用医疗器械的购买力上升,以及新医改政策下政府对于发展农村地区医疗设施的重视与投入。
事实上,在过去10年中,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增速始终快于药品市场。即便如此,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目前仍处于“初生”阶段,占我国医药总市场规模的14%,与全球医疗器械占医药总市场规模的42%相比,存在消费结构调整带来的巨大发展空间,预计未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速仍将会继续快于药品行业增速。有证券分析人士认为,从中短期看,在新医改政策下,国家加大对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填补缺口”和“更新换代”将促进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的迅速增长。而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技术革命是推动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长期快速增长的内生性动力。[!--empirenews.page--]
随着技术逐渐进步,我国医疗器械企业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从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突破。同时,在各国降低医疗卫生费用的大背景下,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产品出口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由于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多学科交叉技术,行业呈现出多、小、散、跨度大的特点,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仍然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生产企业约有3000家左右,但是大多规模较小,市场支配力有限,并且只有一小部分拳头产品,行业集中度提升和行业整合是大势所趋。
而全球医疗巨头们则瞄准了中国农村医疗市场的商机。在新医改推动下,中国有2万家以上的大型医院需要更新医疗设备,而急需更新医疗器材的农村医院超过30万家。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年增长率约为10%,而中低端医疗器械的增长率达30%。据介绍,以往,跨国企业把亚太地区作为重要的成长型市场,目的是缩减生产和研发成本。但现在这些公司已经进一步开发商业模型,更注重产品的改进,研究怎样通过做出改变以适应更广泛的人群,甚至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产品。
今年3月,GE推出了专为中国基层医疗设计的CT,增强了对脑中风及肿瘤检出的相关功能,其售价仅为GE高端产品的1/10。2009年底,西门子医疗系统集团中国区首度推出了低价医械产品,专门面向农村医疗市场。
欧美市场面临挑战
较之新兴市场的持续向上,欧美医械市场将面临更多挑战。去年10月,安永配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AdvaMed2010研讨会的同时,发布了一分有关医疗技术行业的最新年度研究报告。在该份题为“把握行业脉搏:医疗技术行业2010(Pulse ofthe industry:medical technology report2010)”的年度报告中,安永强调在当前经济低迷时期,虽然医疗技术行业的业绩优于许多行业,但新的挑战将对其长期以来的业务模式构成越来越大的压力。
该报告列举了一系列同时间对医疗技术公司的财务状况构成前所未有压力的因素,包括:资本市场持续紧缩、比较效果研究(Comparativeeffectivenessresearch,简称CER)的落实、日益上升的监管审批成本和存在于许多市场的障碍。报告还提到美国在医疗改革方案通过、距离实施日期日渐迫近的“区疗设备税”(devicetax),许多人预计该税种将会对规模较小、尚未实现盈利的公司带来更大影响。
安永全球生命科学中心主管合伙人GlenGiovannetti表示,“全球医疗技术行业去年在收入持平的情况下仍实现利润增长,其业绩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该行业未来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他表示,“由于现行融资模式承受巨大压力,该行业需要新的融资方式来支持创新,特别是由于医院整合采购决策,以及付款方对比较效果研究的关注,医疗技术公司比以往任何时期更需要展现出其价值;随着收入水平趋于稳定,尤其是在成熟市场,这些公司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
报告强调,医疗器械公司需要在其所有业务方面落实多元化,从多元化延展至提供更好疗效的新产品线,再拓展至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等非产品供应领域,进而将业务扩展到新兴市场。
安永大中华区生命科学负责人张翌轩指出:“医疗技术行业未来既面临新的重大挑战,也存在巨大的发展机遇。把握机遇需要对于业务模式进行重大改变,即:与医疗技术市场上非传统的参与方进行合作,创制定价和产品开发方式以把握新兴市场增长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抢先展示自己产品的价值,否则只会受制于人。”
较之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持续向上,欧美医械市场将面临更多挑战,包括资本市场持续紧缩、比较效果研究的落实、日益上升的监管审批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