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以和解告终的国美之争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国美董事局主席陈晓
黄光裕
今年8月5日的一则公告,让国美的控制权之争正式浮出水面。国美创始股东黄光裕提请召开9月28日的临时股东大会,要求国美董事局主席陈晓“下课”。陈晓为首的董事局对此的回应是宣布起诉黄光裕,追偿其于2008年年初在回购公司股份中从事的违反行为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在9月28日的投票决战日来临前,双方都使出了各自的绝招。作为大股东,黄光裕认为国美的增发授权,会摊薄自己的大股东权益;他还认为国美经营业绩不佳,把这一切归咎于陈晓———曾经黄光裕亲自“点将”的职业经理人,甚至威胁将分拆非上市门店;而陈晓则争取外资股东贝恩,以及管理层的支持,向外界表示国美发展良好,来获得投资者的认可。
9月28日临时股东大会,黄光裕驱逐陈晓未果,要求律师邹晓春和胞妹黄燕虹进入董事局也未获通过,但是国美20%的增发一般性授权也被否决,大股东股权被摊薄的危险解除。
在双方均无法取得完胜的情况下,国美电器持续数月的“争斗”出现和解的局面,黄光裕陈晓互相妥协。
12月17日,黄氏代表邹晓春和黄燕虹顺利进入国美董事会,近五个月的国美纷争终于以黄氏家族代表进入国美董事会“收尾”。
余波
双方将重新确定国美未来
围绕股权以及股权背后利益的所谓“国美之争”,由于此事涉及曾经的“中国首富”、公众所熟悉的国美电器、上市公司、权利、金钱、恩怨、传统文化等诸多关键词,这场争夺,引来了空前的关注并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漩涡。
旁观者们也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到底是原控股家族掌控公司还是原控股家族失去控股地位进而淡出决策层之争?是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还是单一控股股东利益最大化之争?是公司利益最大化还是控股股东利益最大化之争?
事件过后,现在对国美的关注又将重新回到经营层面。从结果来看,邹晓春任执行董事,也意味着将参与国美日常经营与管理。外界预计邹晓春及黄燕虹的进入将带来黄光裕的经营思路,国美的发展计划是否会出现调整,将是未来要关注的焦点。
国美曾发布了贝恩资本与现任管理层制定的新五年发展规划,不过在国美控制权争夺战期间,黄光裕也曾对此发展规划提过异议,特别是对未来5年的开店计划。
评价
“明争”体现市场的理性
国美内部的“权与利”之争,让中国内地的许多普通投资者“眼前一亮”。因为大家看多了企业内部权利的非透明式争夺,而国美此次事件则是在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下进行的透明争夺。
在香港上市的国美电器要遵循香港资本市场的相关法规。责与权对等,有股票就有权利,有多大发言权靠赢得多少股权或股东支持。这是资本市场的核心“权利规则”。
不管陈黄之间是否存在“仇恨”,他们都要通过股权说事儿,通过透明的方式解决。要争取股东的支持,就要有足够的理由去说服股东。最终到透明的股东大会上去“决战”。
从这个角度上讲,国美事件的双方,用最大的诚意去游说股东以获得更大的支持,这是他们的光明正大的利益诉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会宣称自己对股东负责。让股东去判断,这是股东的权利。让市场去选择,更显示市场的理性。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股东的尊重,是对游戏规则的尊重。
这场“明争”充分体现出了市场的理性。|xGv00|313620bf11cbff925a5fc5536b2e782a_MUI.ready(function(){_MI.WebSCard.build('mbSourceCard','qqcom.dp.titl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