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李东生:国际化不能退缩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李东生(腾讯科技配图)
如果从1999年进入越南市场算起,TCL的国际化已经进行了11年,收购施耐德、收购美国GOVIDEO,收购汤姆逊彩电和阿尔卡特手机,TCL也是国内彩电行业乃至整个中国制造业国际化的标杆企业。
然而TCL的国际化不仅没有让其他同行加入到国际化的行列中来,反而招来了一片非议和嘲笑声。
然而让李东生更为头痛的是,作为中国制造业国际化先锋的家电行业正在悄然出现“开倒车”的局面,在金融危机后国家启动包括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更多的家电巨头开始将目光瞄准正在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步伐大大放缓。
“在国际化领域放慢道路是短视的行为,中国企业必须坚定地走出去,也必须向产业上游挺进,才会有真正的出路。”李东生说。
痛苦的国际化
12月9日,TCL集团例行公布了11月的销售数据,液晶电视出货量同比下降21.76%,而2010年的前11月TCL液晶电视的出货量也只有647万台,同比下降了9.44%,要完成年初确立的1100万台的出货目标已几无可能,即使是完成今年9月修正后的800万-850万台目标也同样很难。
让李东生感到有些难堪的是,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虽然在北美和欧洲等主流市场表现差强人意,但是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从原来的28%提升到40%左右,而在2004年7月和9月先后完成对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并购后,不仅没有完成当初进军欧美主流市场的目标,而且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出现了下滑。
这些与TCL两次国际化并购付出的巨大代价不无关系。2005年TCL通讯巨亏,2005-2006,TCL多媒体北美和欧洲业务先后出现巨亏。为了弥补这几次巨亏出现的近50亿元的资金黑洞,TCL集团先后出售了本来业绩还不错的TCL国际电工、TCL电脑科技等业务。
与此同时,TCL在国内市场积累的职业经理人团队也出现了流失,TCL多媒体CEO的位置在过去6年发生了6次变动,频繁的人事调整让TCL付出了成长的代价。
更让李东生感到痛苦的是,在多年的国际化后,TCL多媒体的管理架构在今年9月的大调整后,已经回到了2004年并购前的架构,在2004年并购后TCL多媒体营销系统的架构分为中国、欧洲、北美、新兴市场和策略OEM5大业务中心,但是在这次并购后已经只剩下中国业务中心和海外业务中心。
在2004年进行并购前TCL的目标就是通过并购利用汤姆逊、PCA、阿尔卡特的品牌的和渠道快速进入欧美主流市场,然而目前除了阿尔卡特手机在欧盟、拉美等中低端手机市场上占据了与华为、中兴通讯平起平坐的地位外,在彩电领域TCL只在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实现了突破,而在欧洲和北美市场基本上回到了原点。
进退之辩
其实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业内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议。曾担任格兰仕集团常务副总裁的余尧昌就是一个悲观论者,在他看来中国的家电企业现阶段只能承担世界工厂的简单加工职能,要以自有品牌走出去很难。
对于这些说法,作为国际化先驱的李东生显然不能同意,他告诉本报记者,“从中国企业未来发展来看,国际化是大方向。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中国企业特别是品牌企业迟早要进行国际化。”
“中国市场其实很早就与全球同步,很多产业的竞争已经比海外市场还要惨烈,利润比海外低很多,生存压力也相应扼杀了我们产业的创新能力。而要和国际一流的企业在同一个市场比拼,就要求中国企业具备很强的能力和更广阔的视野,而这个能力和视野在国内市场无法得到。”李东生说。
当然在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推出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拉动内需的政策,仅仅2010年前11月中国家电下乡的彩电规模将超过420亿元,同比增长近2倍,而以旧换新实现一年多也实现了1000亿元的销售规模,这让更多的制造企业将重心转向了国内业务。
然而李东生表示,“中国的刺激内需政策早晚要退出,中国国内彩电市场的规模也只有这么大,而且三星、夏普等外资巨头一直在虎视眈眈,中国的彩电企业过去两年的好日子是无法延续的,仅仅依靠国内市场是不行的。”|xGv00|313620bf11cbff925a5fc5536b2e782a_MUI.ready(function(){_MI.WebSCard.build('mbSourceCard','qqcom.dp.titl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