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与高新区合谋高新企业认证:招博士包装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李静颖 穆一凡 花好雨
技术研发能力、核心知识产权、重大科技进展……这些与创新挂钩的指标已越来越成为企业自身宣传的卖点。戴上高新技术企业这顶高帽子,企业不仅罩上一层光环,还能带来实际的收益。
对于那些高新区而言,吸引高新企业入驻,更是显示自身实力的标志。
不能不说,上述诉求为“制造合格资质”提供了土壤。那些原本可以在资质上进行一定程度筛选的高新区,可能会因此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策略,甚至暗中鼓励、纵容企业“大跃进”式成为高新科技企业。
这中间,很有可能形成一条由高新区、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串起的利益链条。
“被高新”的企业
资料显示,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曾于2008年4月14日共同出台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规定,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不论高新区内外),其企业所得税可在三年内从25%减为15%。
显然这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一旦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不仅可以减轻税收,还可以为自己未来上市提前铺路,毕竟高新技术还是个满吃香的概念。”一位中小企业高管向记者直言。
然而,高新技术的认定之路却并不简单。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被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另外,各大高新技术园区内也有自己的一套认定标准。
比如要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根据《办法》规定,需要满足六大条件,包括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在3%~6%之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等。
与《办法》如影随形的还有一支庞大的中介服务咨询机构,它们在企业的认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记者随意地在网络上搜索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服务中心,粗略统计有名字的服务咨询机构在每个地区都有上百家,它们大多设有专门的网站,其中有不少打着“全国高新技术企业代理申报 100%通过”的旗号。当记者以一家软件公司的身份咨询其中某家中介机构时,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申请成功率很高,认证机构查得并不严,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只要自己改一下就可以了。
当记者表示公司实际没有研发能力,恐无法过关时,上述人士劝记者不要担心,“像研发新产品总额这个条件,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偷换概念或者是修正企业的狭义定义,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产品转化为可以被国家认可的新研发产品。”
另外,他表示,类似技术专利这方面的资源可以由他们牵头购买,一项专利在3万~5万元不等。“只要所有的报告填完交给我们就可以了,不足的地方只要支付每项服务费2万~4万元即可,其他的我们帮你来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少企业原本并不属于高新技术的范畴,但要戴上这顶帽子却非常容易,只要招几个博士,买几个行业专利,再让中介机构包装一下即可。
然而,高新技术的能耐是否真有那么大?至少在上市环节,这样的噱头并不能顺利过关。一位投资人向记者直言:“技术不等于产品,产品不等于市场,市场不等于收入,收入不等于利润,高新技术背后究竟有多少含金量,这还需要打个问号。”他说,“如果一个原本不会打扮的‘姑娘’,想要通过这样的包装后为自己的上市加分,那肯定是徒劳的。”
某负责投融资业务的律师也向记者坦言,类似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研发人员架构等指标都是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硬性指标。“如果企业要走到上市进程时,这些都是需要审核清晰的项目,如果一旦发现有造假行为,肯定上不了,甚至会就此被划入‘黑名单’。”
高新区撇清责任
记者在此前采访中发现,不少冠以高新区之名的园区其实名不副实,甚至那些它们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也多半是处于孵化期的小公司。
然而,上述业内人士指出,“为了能在招商环节上做足噱头,不少高新区都喜欢大打高新技术牌,而这种做法间接地助长了伪高新技术企业的蔓延趋势。”
但是,高新区方面却不这么认为。把“责任”推给省科技厅、地方科委,或是直接推给国家科技部,是大多数高新区惯用的做法。
“我们高新区内肯定不存在什么伪高新技术企业,所有的高新技术企业都是通过省级部门审核通过的。”长三角地区某国家级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很肯定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按照这位官员的逻辑,只要通过省级权威部门认定,就肯定不存在造假行为。
但也不否认中介机构“美化”部分企业材料,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材料门类非常繁多,不可能全部由企业准备,那些关键的证明(如专利权、财务报表等),《办法》明确规定要有相关资质的中介机构开具,这些证明上企业不太可能找“黑中介”作假,而有这些资质的中介,也不会为了企业铤而走险。
但这位负责人也承认,但其他文件来源,如企业员工的学历证明是否真实,只能指望企业自身能提高诚信了,因为高新区主旨不是打假,而是搭建一个“为企业服务”的政务工作平台。
但也有高新区直接喊冤。
“说一半高新技术企业是靠虚假材料伪造上去的,这简直是给广大科技工作者当头泼了一瓢冷水。”西部地区的某国家高新区官员告诉本报记者,他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符合现实。
“自从新的《办法》出台后,我们高新区按照《办法》先对原先9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严格筛选,淘汰了三分之一,选择600多家进行最后的申报,这里面还有多少造假的成分呢?”这位官员告诉记者,这600多家企业中很多都在高新区内注册了好几年,有些已经超过了十年,是真的有两把刷子,还是挂羊头卖狗肉,大家心里都一清二楚。
据记者了解,除了对申报材料进行预审外,地方高新区其实在高新企业的认定问题上没有太大的话语权。以江苏省为例,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定机构通常要由省级国税、地税、财政和科技厅四家联手组成,再按行业抽取相关专家共同组成评审组。在新的评审办法中,还隐去企业信息、公示评审结果等,这些都是防止企业利用材料作假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