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由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升级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年来,长虹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核心技术能力,将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有机结合,通过夯实“黑白”传统家电产业,大力发展IT、通讯等新兴战略性产业,目前已初具三网融合的产业和技术基础,闯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大力发展关键部品产业,加快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升级
创建于1958年的长虹公司,其非凡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毋庸置疑。
2009年,长虹这艘“家电巨轮”二次起航,“二次创业”由此起步。“舵手”赵勇对长虹未来发展画出蓝图:实施“三坐标战略”,加快进入多种关键器件,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升级、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打造完整产业链,产业发展进入高附加值领域。
实现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升级,核心是大力发展关键部品产业。如何突破?赵勇将目标首先锁定在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上。
早在2004年10月,长虹就发布了造屏计划书。谁都没想到,长虹在等离子开发上会如此“大手笔”——投资60亿元建设PDP生产线,投资约1亿美元曲线收购韩国欧丽安公司75%股权,进而掌握了PDP全球1/3的有效专利。
随后,长虹集团出资9500万美元、世纪双虹出资9000万美元、美国MP出资4000万美元,共同组建成立2.25亿美元的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等离子显示器件生产基地。
长虹进军等离子,是赵勇实施“三坐标战略”、发展关键部品产业的第一步棋。然而,在外界看来,由于液晶在平板市场份额上占有绝对优势,这是一步险棋。然而,在长虹看来,投资建设等离子是“修道”之举——通过资本手段,无中生有地走出一条路来,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做,起初风险很大,但项目进入稳定期后,受益也更大。“修道”也需“借道”。走液晶的发展路径,被长虹称为“借道”,这其实也是国内彩电企业的惯用之举,一方面通过“屏+模组+整机”一体化设计制造,有利于资源匹配形成产品差异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为整机生产稳定部件供应。
除此之外,长虹还用“循道”之举,布局OLED技术。“循道”,就是看好一种前瞻性技术,便有意识投入,一旦产业时机成熟,便可以迅速规模化。
事实上,长虹的发展眼光,没有局限在电视面板领域。在赵勇“三坐标战略”的构想中,提升嵌入式软件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工业设计、工程技术四大核心技术能力,被视为企业未来发展的立基之本、活水之源。
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升级,是实现“长虹制造”向“长虹创造”转型的决定性之战。
推动各大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全产业链”经营模式
作为国内惟一拥有“屏”研发制造技术的国有大型家电企业,彩电是长虹的根与本,但过去传统的显示技术已被今天新型的等离子显示屏、液晶屏及模组、OLED等多种高端显示技术所取代。
2009年10月,长虹全面启动以“产业聚焦,振兴彩电”为核心的龙腾计划,通过整合公司内部市场、研发、制造、服务等资源,全面提升彩电竞争力。
在技术体系方面,长虹强调“洞察与速度”,即把技术能力转化为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在制造体系方面,强调精工品质;在服务体系方面,强调用户接触体验,导入增值型服务。
目前长虹拥有平板电视的核心技术——屏研发制造技术,并实现了完全自主研制,形成了“面板整机”的垂直整合产业布局。
按照赵勇的构想,长虹要借发展等离子的机遇,为发展OLED作铺垫,通过PDP的研发来储备技术和人才,让长虹能在下一轮电视屏幕技术革命中与国外企业比肩。
2009年11月,长虹旗下虹视公司联合电子科大、苏州大学以及业内11家OLED关键材料及设备单位,建设中国目前惟一的“OLED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成为中国光电显示产业链的核心机构。
在冰箱、空调研发、生产领域,长虹实现自主拥有核心技术——压缩机研发制造技术,形成了“压缩机整机”的垂直整合产业布局。目前,长虹拥有“华意美菱”的中国最强大的冰箱阵营,“长虹东元”的高效空调也成为细分市场领军者。
长虹以传统整机制造为产业平台,以关键部品为牵引平台,以核心技术为支撑平台,目前已建立起有效的自主创新技术平台和产业平台,构建起“全产业链”经营模式。
2009年,长虹集团实现整体销售收入476亿元,同比增长25%。国内市场销售取得大幅增长,其中家电下乡彩电销量全国第一,冰箱销量位列行业第二。
瞄准产业上游关键技术,掌握家电产品定义权和话语权
瞄准产业上游关键技术,加快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升级,使长虹掌握了彩电、冰箱、空调等家电产品的定义权和话语权。
近年来,长虹着力增强在关键部件研制方面的能力,成功构建起了“终端产品内容平台网络运营商业模式”的数字电视产业链运营模式,满足消费者由“看电视”向“用电视”转变的需求。
去年,长虹在自主创新上实现重大突破:长虹平板电视驱动芯片、数字家庭嵌入式软件平台、SoC芯片三大项目入选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长虹国家级技术中心荣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成就奖”,公司拥有发明专利380余项,位列全国家电企业第一名。
在标准研发方面,长虹参与数字电视国家工程中心、闪联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重大项目建设。今年1月,由长虹牵头,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所等15家企业及科研院所参与,历时5年编制的《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并于3月1日正式实施。
长虹在关键项目建设上也捷报频传:虹欧等离子面板项目已实现全面量产,将彻底结束行业“缺屏少芯”的历史;长虹与台湾友达共同投资组建长智光电,目前液晶屏及模组全面投产;长虹OLED新型显示器件正式下线;长虹华意压缩机“600项目”竣工投产,目前已具备年产2000万台各类冰箱压缩机的生产能力。
长虹的军工产业也取得很大发展:长虹新型探测系统工程样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长虹航天电源系统荣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长虹电[!--empirenews.page--]连接器应用到神舟系列飞船、所有卫星,通过这些“关键部件”,航天员实现“天地通话”。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上,11个受阅部队方阵中均有长虹军工产品作装备展示。
作为消费电子产品的提供商和服务商,目前长虹已率先突破国内企业普遍不掌握核心技术、处于产业下游的被动局面,在技术上深入核心关键领域,将产业链从下游的整机拼装向上游的关键零部件制造转型、从低附加值的产品向高附加值的产品制造转型,逐步闯出了一条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升级的科学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