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消费模式在金融风暴中演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熬过一季度的寒风,踏入4月,珠三角零售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经贸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以至广百、广州友谊的高层管理人员,均感受到珠三角零售市场的中速增长时代已经来临。以珠三角为主的消费市场消费趋势,将出现新的分化和演变。在可以预见的一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内,珠三角地区的消费模式,将渐向区域城市间的联合、阶层分化细化、节俭主义等方面发展。
首先,零售业态将迎来新的改革。百货公司、大型购物商场、连锁超市等构成的零售商群体,将出现更多分叉。折扣店、直销店将再次走热 (此前美国两次经济危机时期曾崛起兴旺);同时,网络购物、DIY店将得到更多的发展。至于只针对少数人的精品超市、大型展销会,亦会乘时而起。
虽然,广东省新一季度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尚未公布,但从内部数据看,今年全省首季增长速度将超过15%。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数字主要是由广东省东、西两翼及山区城市带动;珠三角城市群普遍增速缓慢,尤其是广州,只增加约8%。
广州市经贸委副主任王华俊表示,广州零售业面临比较严重的下滑,一方面是年初广州的促销活动过多,透支了市民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基本面趋缓,没有明显好转趋势,影响大宗消费。在此背景下,珠三角城市间的联动消费将成为新的招徕。4月初酝酿的广佛同城欢乐购,将在本月下旬正式实施,该活动将仿照「香港潮流商品(广州)展览会」的成功模式,也会在锦汉展览中心展开促销。业内人士认为,广、佛两地今后的商业合作将更加密切。
同时,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广州与肇庆、深圳与东莞、珠海与中山,在未来的商贸发展中将出现愈来愈多的「联合销售」机会。商业联合销售将带来物流和人流的融合,政府部门也会对这样的整合抱着乐观其成、积极促进的姿态。
另一方面,口红效应、节俭主义将成为主流,阶层分化、细化的趋势亦越趋明显。广东省经贸委负责人戚真理和广州市经贸委副主任王华俊,均认同阶层分化、区域分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
随着家电、汽车产品下乡,农村市场未来会有更大潜力,因此商品销售的两极化,会在珠三角城市群中率先上演,深圳万象城、广州丽柏等一些高档商场,将在未来有进一步发展机会,而出现在高级百货公司、高档小区的精品超市,也在酝酿之中。
广州友谊的负责人证实,将考虑开设高级精品超市,富人消费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但对日用精品仍会有较大兴趣,高档日用品和消费品仍然会有一定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将保持稳定增长。针对富裕阶层而开设的精品购物商场、小型超市,反而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对来说,工薪阶层和城市的中、低收入者,会愈来愈倾向于廉价商品。价廉物美的电子产品、生活日用品、普通家居用品、玩具服装等,都是受欢迎的产品。政府层面或行业协会层面主办的大型展销会、折扣大卖场,会得到普通市民更多的支持。
在节俭风气下,网络购物、DIY店、直销店也将获得更多的增长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走「价廉物美」的路线的网络购物、DIY店和直销店,无疑会更受欢迎,但在营商成本高企的一线城市,这些店铺的数量虽会继续增加,但产品价格和利润空间,将会出现被挤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