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的野蛮人”能否重塑半导体产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从两年前的“炙手可热”,到如今的“门庭冷却”,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加上半导体产业的季节性周期,让私募基金对半导体行业的态度有了180o的大转弯。
2006年9月,从摩托罗拉中独立出来的芯片公司飞思卡尔被黑石投资集团、凯雷投资集团、Permira基金和德州太平洋集团等私募基金财团以17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几乎同时,恩智浦(原飞利浦半导体)被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KKR)、贝恩资本公司 (Bain Capital)、银湖合伙公司 (Silver Lake Partners) 与阿巴克斯合伙公司 (Apax and AlpInvest Partners N.V.)私募基金组成的投资财团以11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80.1%的股份。
“准确来说,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私募基金在半导体行业的活动就已经不再活跃了。” 贝恩投资顾问(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晶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这样表示。
或许,让私募基金对半导体行业热情逐渐降温的原因还包括,飞思卡尔、恩智浦等知名半导体企业并没有如预料般迅速成功,而它们在2006和2007年曾是私募基金眼中非常耀眼的明星。
私募基金在华尔街素有“门口的野蛮人”之称,他们都是精明的资本商人,以迅速获利为目的,由于仅仅是站在“门口”,“野蛮人”的参与,能否拯救半导体行业?
并不成功的“榜样”
飞思卡尔和恩智浦只是多起私募基金收购半导体企业热潮中的两个大的浪花。早在2005年8月,安捷伦旗下的半导体元器件部门就被私募财团以26.6亿美元收购,并更名为Avago(安华高)公司。
除此之外,星科金朋集成电路有限公司(STATS ChipPAC,STATS)、东芝陶瓷株式会社、新加坡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United Test and Assembly Center,UTAC)等公司都参与到了私募股权的重要交易之中。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封装测试厂商——台湾日月光集团、意法半导体、先进半导体、英特尔NOR型闪存部以及中芯国际等半导体企业也屡次传出与私募基金“暗送秋波”的绯闻。
但实际上,这些半导体企业被私募基金收购后,并没有如预料般得以快速成长,大部分企业仍然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
从2006年第四季度开始,飞思卡尔就急转直下开始亏损,而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8年第三季度,飞思卡尔的亏损高达33.7亿美元,第四季度亏损40亿美元,2008年全年亏损额则高达80亿美元。飞思卡尔被迫宣布退出手机芯片领域,并宣布裁员10%。
欧洲第三大芯片厂商恩智浦的情况也并不乐观。2008年9月,恩智浦宣布到2010年,计划裁员15%,裁员规模约为4500人,还关闭了数家工厂。而且从2009年1月1日起,恩智浦任命监管委员会委员Richard L. Clemmer接替首席执行官Frans van Houten.。
2008年4月,恩智浦将其无线业务80%的股权与意法半导体合并成为一家新的公司,并获得了15.5亿美元,7月,恩智浦又将金属调谐器模块业务分离出去,并与汤姆逊组成合资公司。
iSuppli中国半导体产业分析师顾文军表示,目前的半导体产业更多的是行业问题,而非个别企业的问题。iSuppli的调研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长率为-2%,到2009年,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下降到-9.4%。
黄晶生感慨:“按照半导体产业自身的季节性规律,2006、2007年是半导体产业的低潮期,2008~2010年本该是半导体产业从低谷期进入高潮期,现在因为全球经济衰退,这个周期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