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论文破一至二,ISSCC 2009首度推出全球分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ISSCC会议在国际学术、产业界受到极大关注,与其他学术会议不同,已经具有56年历史的ISSCC一直都尽量保持着工业与学术届各占一半的比例。而它一直以来也都被誉为国际集成电路行业的奥林匹克大会。此次推介会已经是主办方连续第三年来华推广。除了王志华外,ISSCC 国际技术委员会委员IDT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常仲元、SSCC FE Chair Takayuki Kawahara博士、Makoto Ikeda博士也都到场对会议细节做了相关介绍。
2009年ISSCC的全体会议部分(Plenary Session)依然安排了四场主题演讲。NXP半导体首席技术官Rene Penning de Vries、日立院士Kiyoo Itoh、Intel资深院士Mark Bohr、IBM系统与技术事业部院士John Cohn将分别就能源与电源管理、纳米级CMOS工艺时代的低电压所带来的问题、SoC领域工艺进步新时代的来临、未来工程师队伍的人才培养等问题展开讨论。
新突破的曙光?
2002年,中国大陆在ISSCC上实现了零的突破,然而此后的6年却一直都波澜不惊。在2009年的ISSCC中入选论文终于从1篇上升到了2篇。联想到中国台湾在2003年入选3篇后便开始了屡创新高的优秀表现(2009年,台湾地区将有17篇论文入选),人们似乎也看到了中国大陆科研力量的美好未来。2009年是否会成为中国大陆的2003?王志华却认为,还不一定。
王志华表示,今年中国大陆递交的论文数量达到了50篇,入选论文也达到了两篇,这都是相当积极的信号。“然而,从这两篇入选论文的来源来看,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机构。”他说,“如果连续2~3年同一机构有不同的人连续入选,才能说明这一机构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清华大学去年和今年入选的两篇论文都来自同一博士生。而复旦的情况还要再看看。”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复旦大学的Lii Lu和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的Ji Sook Yun还分享了ISSCC设立的“丝绸之路”奖。
北京分会场
“IC设计目前存在着两个不可忽视的现实。”王志华指出,“首先,工业界要领先于学术界。其次,中国大陆设计水平距离中国境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他认为,基于这两个原因,无论是产业和学术研究,无论是创新还是改进,都应该要首先知道别人怎么做。“但我们不可能安排所有人去国外参观,即使去了别人也不可能允许你参观。ISSCC的好处就在于,他不仅有概念中的技术,也有很多马上要出货的技术。我们可以借此了解工业界最先进的技术。”
不过,不是所有工程师都有时间和资金去旧金山开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ISSCC决定在北京、台北、东京和首尔四地推出分会场。王志华透露,位于北京清华大学的分会将于明年3月7日与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举行。将用DVD重现ISSCC精选论文演讲录像。并精选ISSCC 2009六个主题的近40篇论文。需要参会者可与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联系(010-62795095,姜汉钧)。注册费用25美元,学生特惠价10美元。
中国大陆入选论文介绍
此次中国大陆入选的两篇论文皆被安排在2月11日电PLL和时钟会场。复旦大学与Ratio微电子合作的入选论文题为《A 975-to-1960MHz fractional-N synthesizer with Adaptive Bandwidth Control and 4/4.5 Prescaler for digital TV tuners》。四位作者声称他们实现了一个采用0.18um CMOS工艺的975~1960MHz小数合成器,能够将带宽变化控制在10.3%以内。其中用到了AFC技术。锁定时间为20us,其中AFC用去6.4us。
清华大学的入选论文与三星电子合作。题为《A 0.4-to-1.66GHz Low-OSR △∑ DLL with self-referenced multiphase generation》。同样采用的是0.18um COMS工艺。利用分频器和一个自基准多相时钟发生器,△∑ DLL调制器能够在相当低频段条件下运行,且不产生误锁或故障。为了补偿DLL中分频所引起的OSR降低问题,四位作者称他们采用了一个混合型的FIR滤波技术来抑制带外的量化噪声。该DLL拥有低于1ps的精度,在1.2GHz下的相噪声低于0.4psrms,1.8V电压下功耗5.27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