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市场启动艰难 专利费成最大悬念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据记者了解,在已经获得BDA授权的25家企业中没有一家缴纳专利费,而BDA也没有达成就此机制性意见。这或许将是蓝光在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
尽管已有11家中国内地企业获得了蓝光光盘协会(BDA)的授权,但国内企业普遍关注的专利费问题依然是启动中国蓝光市场的最大障碍。5月29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数字音频技术论坛蓝光光盘报告会”上,BDA方面的负责人、先锋电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研究开发部部长王希文介绍说,BDA目前还没有就专利费问题达成一个机制性的意见,所有已经授权生产蓝光产品的企业并没有向他们缴纳专利费。
专利费还没有明确说法
BDA对中国企业的授权其实早就开始,目前获得BDA授权的企业已经达到25家。但据了解,几乎所有获得授权的中国企业并没有开始生产具体的蓝光产品,至少还没有在中国市场上销售。
BDA方面对蓝光产品市场似乎一直抱有天真的乐观,BDA中国工作组中国市场推进组组长、松下电器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技术合作与标准化所长赵桂志宣称,2008年全球蓝光设备销售将达到1300万台,2009年将达到3200万台。
但对于中国市场,除了少数PC厂商尝试推出蓝光光驱之外,备受关注的碟机市场依然没有启动。而据赵桂志提供的数据,今年北美蓝光产品当中诸如碟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将超过500万台。
“中国企业并没有怀疑蓝光产品的光辉前景,但BDA并没有对专利费问题给中国企业一个明确的说法。中国企业生产蓝光产品,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成本问题。”东莞市奇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电子厂厂长谢富裕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但BDA方面的负责人、先锋电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研究开发部部长王希文介绍说,BDA目前还没有就专利费问题达成一个机制性的意见,所有已经授权生产蓝光产品的企业并没有向他们缴纳专利费。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球大部分蓝光产品主要由索尼、松下、先锋等BDA主要成员在提供,他们截止到今天也没有向BDA缴纳任何专利费。
BDA将建立统一专利池
据王希文介绍,BDA是全球蓝光光盘格式的唯一官方授权单位,他们对企业的授权包括仅供企业学习用的信息协议授权(IA授权)和供企业开发产品用的格式与标识授权(FLLA授权)。25家获得授权的中国企业几乎都是FLLA授权。
BDA方面透露,获得FLLA授权的企业必须购买蓝光技术规范文本,第一次购买需要缴纳2500美元,第二次购买需要缴纳1500美元,第三次购买则需要缴纳1000美元。一年内如果企业购买8次,最高费用为10000美元。
如果企业已经开发出相关的蓝光产品必须向BDA指定的测试机构进行标准符合性测试,送检的企业必须向测试机构缴纳不菲的测试费用,但BDA方面并没有向外透露具体测试费用的多少。
尽管BDA方面并没有向记者说清楚到底企业生产一台碟机要缴纳多少专利费,但BDA声称,他们会向企业征收尽可能少的专利费。
“鉴于在DVD时代有关专利费问题相对混乱,曾经出现6C、3C、1C等众多专利收费公司,BDA将组织所有专利持有人建立统一的专利池,所有获得专利授权的企业将面对一个专利征收公司。”王希文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DVD时代专利问题之所以混乱最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企业逃避了专利费,造成了生产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BDA在制定专利收费政策时会充分考虑这一点。”
对于BDA迟迟没有对外公布具体的专利费数额问题,一位不愿意署名的专家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说,在整机价格高昂,中国蓝光产品市场还没有启动之时,BDA现在公布专利费具体数额不是时机,毕竟BDA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启动中国市场,而不是征收专利费。
核心部件不会在中国生产
在每台价格高达400美元~500美元的时候,很难有中国消费者接受蓝光播放机,尽管先锋、索尼等企业已经在中国市场投放少量碟机产品。
其实,关注蓝光在中国推广的不只是整机企业,很多元器件企业希望让伺服、解码、光学头、机芯等蓝光关键元器件实现中国本地化生产,从而降低蓝光整机的成本。但是记者注意到,松下、先锋、索尼等BDA核心成员并没有这样的打算,他们除了在中国市场上投放整机之外,向中国企业提供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也是其攫取利润的重要手段。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电子元器件中国营业本部包国军经理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说,实现本地化生产可以降低整机的生产成本,但诸如光学头、伺服、解码、机芯等这些蓝光核心元器件在中国生产将是很遥远的事情。
包国军继续解释说,并不是因为BDA不愿意把这些核心元器件转移到中国生产,而是因为中国很多生产企业还不能达到技术的要求,且中国市场还没有启动,至少索尼不会把核心元器件的生产转移到中国。
但是记者注意到,包括索尼、松下等在内的BDA核心成员正不遗余力地在中国推广他们的蓝光技术解决方案,其中伺服和解码将走向一体化,实现单芯片化的生产。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田玉静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DVD也是单芯片一体化生产,中国企业至今也没有掌握这种技术。技术的高度集成带来元器件的模组化,中国整机企业对BDA核心技术的依赖将是永久性的,所以BDA肯定不会让这些核心元器件在中国生产。
中国的CBHD还有没有机会?
“如果中国企业都跟从蓝光光盘格式,在新一代光存储产业当中中国企业肯定处于最下游的末端,中国企业将在BD(蓝光光盘)上复制DVD的悲剧。”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潘龙法教授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不过,记者在第16届上海国际音响影视展览会上注意到,中国蓝光高清光盘(CBHD)产品出现在与蓝光光盘(BD)比邻的展台上,TCL、新科、清华同方等国内碟机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CBHD产品。[!--empirenews.page--]
据了解,CBHD是物理格式建立在HD DVD(以东芝为首推出的蓝光光盘格式,后来与BD的竞争中退出)之上,导航、解码等方面加入中国技术的中国自己的蓝光光盘格式。由包括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研究所、新科等数十家企业、研究机构组成的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CHDA,是CBHD的官方机构)。
CHDA声称,CBHD已经形成了包括整机生产、盘片制造、设备制造与测试、关键零部件生产、内容提供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并宣布将以类似BD的专利池方式来征收专利费,相关格式授权已经开始。
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授陆达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CBHD的格式授权已经开始,购买的企业将与CHDA签署保密协议,并支付3万元的保密费用,但具体专利费问题还没有最终确定。
记者了解到,由于CBHD的物理格式建立在HD DVD的基础之上,而物理格式的专利大概占整个专利数量的70%,如果CBHD市场真的起来了,最大的赢家可能是拥有物理格式专利的东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