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制造再酝酿革命 技术创新迫在眉睫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第一届“中国电子制程技术创新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本次会议重点讨论了“电子制程”对于我国电子制造产业由“大”变“强”,乃至全面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据赛迪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电子制造产业总产值达到4.8万亿,2007年总产值有望达到5.6万亿,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有市场人士表示,如果说中国电子制造产业从微不足道发展到目前全球规模最大是它的第一次革命的话,那么通过电子制程的技术创新实现从“最大”到“最强”的历史性跨越,则很可能是它的第二次革命。
提高电子产品质量需要完善电子制程
众所周知,几年前国内手机品牌在迅速崛起,其国内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50%。但是,后来却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其主要原因出在了质量问题上。直到近年来,随着电子制程技术的不断改进,国产手机的质量水平才大为提高,市场又开始重新繁荣起来。同样的问题在国产MP3产品上却没有得到解决,其行业平均翻修率依然高达35%以上,这不仅导致了消费者的极大不满,还因此将整个MP3产业都拖进了死胡同。
据了解,以上出现的质量事故其实都和同一个问题密切相关———电子制造的工艺流程,即“电子制程”。专家表示,电子产品的制造不仅要求每一个电子元器件的本身质量没有问题,还要求相互之间有很好的匹配性,甚至于每打一颗螺钉的力度都要精确到“克”,如果我们将电子产品的制造流程系统化、集成化、标准化和数据化,产品质量和产能都将大大提高。
中国电子向竞争优势时代跨进
通过制造流程的优化来提高生产率并降低生产成本,在国外早有先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制造业就掀起了一场“制程技术革命”,工业界在进行产品设计的同时,开始强化产品制造流程设计,专设的工艺部门不但对每道工序进行规范,并对每道工序使用的辅助材料和电子五金|工具进行设计,从而开创了有名的“精益制造”。
据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新亚电子制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殿甫先生介绍,近十年来,中国制造一直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来争夺国际市场,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用工荒”的现象,中国制造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如果现在不在制造流程工艺上进行一场革命,如果不牢牢抓住“电子制程”所能创造的巨大竞争优势,那么“中国制造”的由大变强很可能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表示,此次论坛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制造”正式开始了它依赖“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时代向“依靠科学制造流程”的竞争优势时代的跨越,此举最终可能推动“卓越制造”成为国家基本发展战略。
技术创新迫在眉睫
正如手机、MP3领域的状况一样,国内电子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普遍令人担忧。有统计表明,目前国内数十万家电子制造企业中采用了科学的电子制程的企业不足5%。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企业主还没有意识到电子制程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品质量,从而最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对此,国务院参事、中国质量协会副会长郎志正先生在会上表示,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电子制程服务商,为众多电子企业服务。电子制程服务商一是提供了电子制程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技术和管理总的方案。二是提供电子制程系统的技术,许多企业提供这种技术为你服务。三是提供科学和优化的电子制程管理理念、策划、程序和方法。电子制程服务商发展壮大了,中国电子制造产业的基础能力就能获得质的飞跃。
据了解,在此次前来参加高峰论坛的300多家企业均示意成立电子联盟,今后各厂商生产的电子产品上将贴上统一的标识。有了这一标识,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制造工艺方面的信赖。有专家表示,尽快建立电子制造产业联盟,制定出行业标准、统一目录、质检管理程序,用以推动和监测电子制程行业的技术创新已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