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China移动电视论坛:融合方案和专利成讨论焦点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清华、交大代表与CMMB负责人组成的专家讨论团。
地面数字电视的单载波与多载波能否融合的问题显然是目前业界最为关注的头问题,因此,这个本是以移动电视为主题的论坛一开场就进入了有关地面电视的讨论。而清华大学的宋健成为首个发言者。
上海交大图像通信与信息处理研究所教授孙军则代表单载波一方进行了表态:“我们同意宋键的观点,融合并不是难事。单载波采用时域算法,多载波采用频域算法,而借助算法方面的技术,融合没有什么问题。”
然而,当《国际电子商情》记者会后就宋健所述的“目前已有单芯片支持单/多载双模制式的终端时”问孙军时,他称这颗芯片是由清华凌讯在做,但是并没有成功,已宣布不能量产了,所以目前要实现单/多载波数字电视还必须采用双芯片方案。因此,从目前来看,交大下属的上海高清主要提供单载波芯片,凌讯则提供多载波芯片。“不过,有些终端并不需要同时支持单/多载波,比如做整体平移的机顶盒市场,它是针对某一个地区来定制的,因此可以根据该地区的需求选择单载波或多载波。而电视是全国性销售的,所以必须同时支持单/多载波两种模式。”孙军补充道。同时他解释,单/多载波双模芯片要真正成熟进入商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实验室的成功,并不表示在运营网上的成功,因此需要网络的验证。“目前上海高清也在进行双模芯片的研发,但重要的是先让网络运营起来,让单载波或多载波的芯片先上。”
孙军接着解释国家规定的今年8月强制执行数字电视地面标准,并不就表示马上就替代原来的系统,它的意义在于各地要开始做国标的准备了,不能再上其它系统,比如DVB-T。目前产业链上的厂商已进入准备期。他提示:“目前的国标仅是一个基准标准,还有很多标准需要制定,比如应用指南、大功率、单片网标准等,广电正在积极地制定相应的标准,这需要时间。”他接着指出,北京已在进行大功率、单片网的试验,进展顺利。
除融合方案的进程外,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如何收取专利费也是大会讨论的焦点。宋健表示:“国标的制定就是要支持民族产业,支持自主的IP。因此,一方面我们从发布标准开始,未来的两年内不收取任何专利费;但另一方面,国家会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以专利池的方式来管理专利,通过适当地收取专利费,鼓励研发,最好能进行集中研发。”宋健透露,目前国标在发端已申请专利23项,已授权18项;在收端申请专利20项,已授权5项。
广科院:非常有信心在奥运前提供CMMB商用
与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着重于融合这个问题不同,移动电视的话题则落在产业链和能否在奥运前成功商用上。
就此,广科院电视所副所长解伟在会上表示:“今年2月,我们在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等发射台进行了S波段单片网的内容发布;5月,联想、华旗和中兴的CMMB手机已进行了开路测试,通信时能实现连续接收,效果不错。这些手机都是基于创毅视迅的CMMB芯片,包括信道解调和复用功能。”他接着表示,“我们很早就注重芯片等产业链的建立,除了创毅视迅外,现在还有3-4家公司都在做CMMB的芯片,很快大家就可以看到这些芯片上市了,有些芯片甚至具有更好的性价比。”他对《国际电子商情》记者透露,创毅视迅的芯片是基于ASIC的芯片,而有些公司的芯片是基于DSP的方案。
“因此,我们非常有信心在奥运前提供商用,”不过,他又说道:“奥运只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如果一味地赶这个时间点,也不是健康的发展方式。退一万步说,如果奥运前不能商用,也是可以理解的。”
中芯国际副总裁刘越也认同解伟的观点,她指出:“IC从设计到生产到应用,至少需要1年多的时间,目前已有公司在中芯国际流片移动电视芯片。产业链正在完善中。”而ARM中国区总裁谭军也表示,“有些公司正在基于ARM7设计Tuner和解调器,而采用ARM9设计编码器。”
而为CMMB提供信道解码标准(即Stimi标准)的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申红兵也来到讨论现场,他非常轻松地表示:“我们团队的很多成员都是来自于早期的TD-SCDMA技术研发团队,因此对于做移动电视系统并不困难,从我们做无线通信的角度来看,移动电视系统只相当于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子集。”
同地面数字电视一样,大家对于CMMB将会如何收取专利费也非常关心,解伟表示:“CMMB的第十个工作组已成立,专门负责建立专利池,将CMMB中的专利全部放入专利池中,目前对复用和信道编码的收费规范已初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