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集成电路园区进入产业链服务竞争期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在经过2005年的平稳快速增长之后,重新走上高速增长的发展轨道。2006年中国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006.3亿元,增长43.3%;国内集成电路总产量达到355.6亿块,增长36.2%。从增长速度上看,2006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与总产量的同比增幅与2005年的28.8%和19%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不平衡,95%的销售收入集中于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区域,长三角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主导集聚区也逐渐形成。目前在中国的IC版图上,已经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为龙头、京津环渤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为两翼、成都和西安等西部城市为尾的四大产业区。在这个集聚的过程中,开发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挥集聚效应的重要诱导因素。
但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依然不平衡,区域差距日益明显,长三角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中国的集成电路企业集中分布在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京津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全国95%以上的IC产业的销售收入集中在这三个地区。中西部地区的IC产业依赖个别省市中心城市,如西安、成都、长沙和武汉等的带动。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区域构成 src="/21ic_image/21icimage/zb-images/168/0537062001183596162.jpg" border=0>
表1 2006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区域构成
图1 2006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区域规模及增长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扩张依然处于以封装测试业带动的初级阶段,设计业滞后成为制约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
封装测试快速发展,所占的比例从2005年的49.1%上升到50.8%,而设计业滞后使得产业链条供需脱节。芯片设计业滞后使得电子行业的测试、封装、终端产品制造等下游产业依然无法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制约了整体产业发展。国内IC制造和封装测试厂家,即使生产工艺技术、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也只能在产业链下游被动地为国外厂商代工。
图2 2006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各价值链结构
二、园区吸引力更侧重于产业环境营造
苏州工业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评为中国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吸引力前三位。
赛迪顾问运用基于资源、环境、创新活动以及创新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以往在开发区研究上积累的强大经验,通过大量实际的调研,对中国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吸引力进行了评价,发布了《2006-2007年中国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吸引力研究报告》。报告不仅对中国开发区的集成电路产业的吸引力进行评价,并且对开发区如何提升产业吸引力提供了建议。
评价结果显示,苏州工业园区凭借良好的要素供给、产业政策以及靠近上海的区位优势,对于集成电路的制造、封装和测试企业都具有较好的吸引力,位居综合吸引力首位。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集成电路产业园以优厚的开发区政策、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配套吸引力、优越的人力资源位居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吸引力的首位。尤其是产业的配套能力和人力资源,更是成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投资的良好场所,位居综合吸引力第二位。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依靠北京良好的政策优势、产业配套优势以及积极营造服务平台位居综合吸引力第三位。
图3 集成电路产业吸引力综合评价十强
同时,赛迪顾问还根据各个开发区的集成电路产业在各个分项方面的优势,评选出"十佳政策环境开发区"、"十佳产业氛围开发区"、"十佳要素供给开发区"、"十佳服务开发区"以及"十佳创新环境开发区"。
政策环境:苏州工业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政策优厚、政策稳定性较强,政府重视度也较强,因此位列政策环境前三位。
产业氛围:张江高科技园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完整,周围配套环境好,下游制造企业集聚性强,同时交通物流发达,法律环境完善,因此位列集成电路产业氛围最佳。而苏州工业园区因较好的产业配套氛围位居其次。北京集成电路产业园则由于较好的产业链完整性居产业氛围第三。
要素供给环境:成都集成电路产业园与苏州工业园区在集成电路所需的水、电、土地供应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同时成都具有充足的高质量的微电子人才,因此在要素供给方面有高于其他开发区的优势。苏州工业园区则因靠近上海得以共享人力资源,同时人力成本也较上海低。杭州高新区的各要素供给优势较为平均,土地供给优势有下降的趋势。
服务水平:东部地区的开发区的服务水平普遍较强。西部地区的西安高新区近年来在服务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 [!--empirenews.page--]
创新环境:杭州高新区在人才吸引力度上表现最佳,同时产业的研发氛围较好,有利于技术人员安心研发,因此位居创新环境的首位。深圳高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度较大,竞争环境激烈,从而营造出较好的创新环境。张江高科技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京集成电路产业园则一直依靠上海、北京的雄厚的研发优势,创新环境并列位居第三。
三、增强产业吸引力的主要手段
充分发挥开发区服务优势,加强资源要素和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将成为加强未来开发集成电路产业吸引力的两大手段。
1、升级产业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经过多年的发展,开发区内以税收、土地为核心的招商政策以及财政支持和创新基金为主的技术鼓励政策已经趋于同质化,而服务和制度创新上升成为开发区的独特竞争优势。本次集成电路产业吸引力的评价结果充分展示了服务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位列综合吸引力前列的苏州工业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发区无不在服务方面日益体现出高端服务的趋势。
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水平依然落后于国际水平的情况下,国家和区域政策的引导对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政府的创新政策、创业服务、金融、法律等共同构建的软环境已经成为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吸引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甚至决定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同时,软环境中最重要的是开发区的服务能力和孵化能力。吸引力综合十强的开发区在服务上均有较高的得分,能够与其他开发区拉开显著的差距,张江高科技园与西安高新区都拥有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例如张江高科对园内集成电路企业的用电用水方面开辟了便捷的通道,并积极为企业排除困难,简化工商受理海关手续等等,从服务的各个细节方面体现出张江高科在区内企业管理方面已经转型成为成熟的管理者角色。
另一些开发区在孵化器建设方面也不断创新,特别根据孵化企业的类型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孵化培育手段,说明开发区的孵化能力正在日益成熟。例如,西安高新区"专业孵化+经验辅导"这种创新型的企业培育模式,天津高新区的"三级孵化体系"等。
2、打造产业链条优势,加强要素整合。
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开发区的管理机构,其产业规划与资源整合能力在创建创新环境的过程中开始体现。管委会应站在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角度,对自身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做出全面的审视,发挥自上而下规划的整体势能,这是加强产业有序发展的途径之一。这一途径,不但在过去充分发挥了作用,而且在未来依然会显现出独特的价值。
例如,张江高科技园区率先实践了产业链的发展思路,积极吸引国内加工水平和生产能力最高,研发机构实力最强、高端IC设计企业进驻。根据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特点,由于其具备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先天要素优势,在较强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通过要素的整合,可以达到打造全部产业链环节的目的,而产业链条的完善,又反过来强化了张江高科技园区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资源与要素的整合保证产业链规划的实现。开发区为企业创造的要素资源环境不再是仅仅局限于政策层面的单一环境,而是通过对财政资源、金融资源、市场资源、人才资源、水电资源等各种资源进行整合运作并加以科学配置之后形成的系统环境。系统环境一旦形成,是其他任何开发区在短期之内都无法建立和超越的。这就要求开发区管委会重新明确自身的定位,成为开发区发展战略的规划者、资源的整合与提供者、区内企业互相合作的协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