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 何日成熟?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想要在中国有所发展,RFID还要面对廉价劳动力这一强劲的对手。中国劳动力价格之低人所共知,许多生产线上工人的月工资不足100美元。很多制造商都是采用低技术高产量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同时,由于竞争激烈,制造商的利润非常低,他们没有足够的资本采用这项新技术。在现阶段,仅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就远大于多雇佣几个工人的花费。如果RFID实施成本不能有所降低,恐怕在很多企业中难于得到实施。
成熟需要技术的完善。RFID的识别率一直是厂商与用户关注的焦点。目前UHF RFID标签的批量识别率尚达不到100%(在应用中,可能读取单个标签的几率为100%,而把一堆标签放到一起读的时候,读取率就降到了60%。)只能通过流程设计或补偿流程来提升识别率。比如,沃尔玛运货的时候都放在托盘上面,并在托盘四周都用电子标签,装托盘时就把盒子上面的电子标签和箱子上面的电子标签绑定,通过读写器时,托盘上面的标签可以读到,盒子上面的标签可能只能读到50%,但从逻辑上面来讲仍然可以达到100%的识别率。但这样的做法可能导致流程的复杂化以及成本的增加。这使得原本就因为RFID成本踯躅不前的企业对其更加敬而远之。
技术的完善不单指产品技术的完善,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同样需要得到保证。一个熟悉RFID技术,有足够经验的团队来进行整个流程的布局,可以大大提高系统读取的准确率。然而,目前掌握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人数依然低于市场需求的数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RFID技术的普及。
在中国,成熟还需要标准的确定。然而标准的确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标准的缺失和产业的滞后使标准制定和产业发展两者相互制约:缺乏自主核心技术让中国标准的制定举步维艰;而由于没有国家标准,公司只能按照客户的要求提供基于不同标准的芯片,这种情况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研发成本压力。
市场调研公司 Allied Business World 报告显示,预计2010年全球 RFID 市场规模可达 70 亿美元。在中国,未来三到五年,预计每年至少需要 30 亿个RFID 标签。RFID的市场前景毋庸置议,但美好的前景并不意味着前面的路程一帆风顺,只有将发展道路上一个个困难克服之后,整个行业才能蓬勃发展。到那时,RFID才真正意义上的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