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多晶硅企业可能来华自建基地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不过,另一个机遇又摆在了人们面前。出口为主的国内太阳能光伏企业及掌握上游的国际大鳄发现,中国本土的太阳能开发机遇可能将很快被引爆。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到2020年中国要使清洁能源占到能源产量的10%,达到现在的10倍。各省市也相继提出了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投资巨大、无污染、无能耗的这一光明产业是否能引领硅产业迎来下一个春天,未来太阳能技术、太阳能市场究竟会走向何方?本版特此推出系列报道,探究作为上游的硅产业和作为下游的太阳能产业的前景与商机。
全球太阳能产业集散地德国正将目光聚焦中国。德国能源协会Deutsche Energie-Agentur GmbH项目经理Berthold Breid日前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全球最大多晶硅生产商之一——德国Solarworld将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如果落实,这将是世界级多晶硅生产企业首次在华落户。
昨天,记者在向Solarworld公司德国总部CEO助理Vinzecent mainzer求证时,对方称,因总裁不在办公室,此消息暂时无法得到证实。Solarworld在华代工企业之一无锡尚德公司销售总监叶先生认为,Solarworld确实有部分在华代工企业,但至于是否开始建设自有生产基地,他没有非常明确的信息。“我们认为,建基地的可能性确实存在。”
同时,除Solarworld公司之外,多晶硅的相关配套厂商也已悄然开启中国市场大门。
代工厂赢利趋微
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Solarworld涉及了多晶硅到太阳能电池制造的整个产业链。其工厂分布在德国、美国和瑞典。同时,它在美国也是最大的太阳能制造商和太阳能技术供应商。其在南非、亚洲市场都有销售办公室。
近期,Solarworld收购了壳牌公司的硅工厂。壳牌脱手的工厂包括硅锭、硅片厂、电池及组件制造厂、销售部和研发中心等。这次收购使Solarworld的电池产能达到了140 兆瓦, 组件产能达到了107兆瓦。
我国太阳能电池90%以上的原材料如单晶硅、多晶硅都从国外进口,除无锡尚德外,天威英利、台湾茂迪都是该公司的代工企业。他们的操作方式是,先从Solarworld处购入硅片,再加工生产电池片、电池组件,接着继续销售给Solarworld。
我国每年都从石英石中提取大量98%纯度的工业硅,以较低的价格出口到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地,这些国家把工业硅加工成99.9999%纯度的多晶硅,再以高出原料价数十倍甚至近百倍的市场价格,卖给我国太阳能企业。
最近,Solarworld获得了一份价值3.5亿欧元的出口订单,订货公司在中国。Solarworld并没有透露该客户的名字,只是宣称是一家在中国非常有名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生产企业。其合同执行期限为2006年至2018年。该公司CEO Frank H. Asbeck称,中国长期订单的签署,将实现其在中国市场的扩展承诺,同时也保障了企业在德国的长期发展。后据记者了解,这家企业就是无锡尚德。
配套厂商抢占中国市场
除Solarworld之外,德国太阳能配套厂商已经抢占了国内太阳能的配套市场。太阳能逆变器公司SMA Technologie AG现已占据了国内太阳能工程60%至70%的逆变器市场,包括上海临港新城中的上海电气太阳能项目、深圳园林博览园、浙江大学新能源系统等逆变器提供方皆被该公司抢到。3年不到的时间,已在二十多个省市区完成60多个项目。
SMA负责中国的项目经理Martin Reinm·ller-Kringel将中国市场看做是未来公司发展的方向之一。他说:“中国已经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但是对太阳能提供支持的细节条款还没有出炉。因此,现在众多项目是工程类,而非民用。一旦民用市场打开,机会将不可想象。” 我国边远地区的太阳能电力供应,基本为政府投资或者相关机构的赞助。
另一家企业SUNSET与无锡尚德、天威英利等公司处在同一竞争区域内,即生产电池组件和电池片。该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德国公司的优势在于,其产品质量和集成能力较强。“德国企业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另外,其施工前就可以提供完整、有效的解决方案。”现在,该公司已经在中国设立了生产加工厂,亚洲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也分布着工厂。但中国对新能源的热忱已经使他们准备增加一些投资。2005年,SUNSET集热器的销量超过160000平方米,光伏组件销售总量也高达32兆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