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半导体业,偏执者的狂奔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半导体之蓝
“技术+资本”策略仍将是国内半导体业的突围方向,有的公司通过缝隙市场、杀手级应用等建立差异化
半导体业教父格鲁夫的那句名言“唯偏执狂生存”,在国内半导体业也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这是一个动荡的产业,更是一个需要偏执式创新的产业。
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增长幅度放缓,2006年上半年情况也不乐观。2005年以来,关于“中国芯”的负面信息一直不断,比如“汉芯系列造假案”、“方舟芯片停产事件”等,给中国半导体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在2006年“科技百强”榜中,我们仍看到了那些“偏执者”狂奔的脚步。半导体业前10强分别是:G宏盛、珠海炬力、中星微、G华微、G苏长电、G士兰微、中国节能技术、中芯国际、上海复旦、G贝岭。其营收前三名是:中芯国际、G宏盛、G苏长电;营收增长最快的是:珠海炬力、中星微、上海复旦;ROE(净资产收益率)排名前三的则是:珠海炬力、中国节能技术、G宏盛。这些数据显示,在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三大部分―设计、制造及封装测试中,设计业的表现相对强劲。
东方证券分析师认为,设计业是本土半导体类公司有可能取得突破的环节,但也存在较大的变数。如果想取得阶段性的突破,需要依靠有技术优势及市场优势的高端产品才能实现,比如具有中国自主标准的TD-SCDMA 和数字电视等相关芯片是较好的选择。
“科技百强”中ROE排名第一的珠海炬力,采取的是进攻缝隙市场策略,即主攻MP3播放器SoC芯片。为了在这一领域建立差异化优势,珠海炬力重兵于技术和人才上,据介绍,珠海炬力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目前研发队伍占公司全体员工的80%,已申请与正在申请的专利项目近百项。同时,珠海炬力也在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不但为客户及时提供符合主流市场的芯片,同时还为客户提供可以快速量产的系统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
中星微也是把进攻的重点放在了缝隙市场上,同时推出杀手级产品,在守住PC相机影像处理器领域的同时,现在又将重点转向移动电话音频芯片。
在产品定位的同时,基于内部的管理创新正在成为战略重点。比如,G宏盛独创了集成电路供应链这个新型的商业模式,通过控制供应链的整个流程,公司在供应链中起着组织、管理、协调、控制的关键作用。
但在不少证券分析师眼里,“技术+资本”策略仍将是国内半导体业的突围方向:在技术水平上,能否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改善产品结构;为了在扩产和技术创新上获得突破,资本方面的支持至关重要。
东方证券分析师则做出提醒,在半导体厂商的进攻之路上,两大“暗伤”不得不防:一是半导体公司大多是“海归”模式,重技术而弱管理;二是知识产权和专利诉讼挑战,比如,珠海炬力就遭到SigmaTel的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