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谋求产业链上游控制力:争夺康宁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液晶首选配套”,这几乎是这一行内的潜规则。从2004年开始兴建第五代线以来,G京东方一直尽力实施上游原材料的本地化配套工程,并招徕十多家海外原材料企业落户京东方北京显示科技园。但目前对于液晶面板生产的配套率仍然很低,这很大原因是由于面板生产的一些关键原材料掌握在少数几个日美企业手中,难以形成本地化供应。
关键部件全部依赖进口,加上在液晶面板生产领域,G京东方仅仅是二三线的企业,议价能力也非常有限,这两个原因导致G京东方生产成本高于境外企业,生存难度加大。
美国康宁决定在北京建厂的消息,对G京东方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剂。美国康宁是国际上能够提供液晶屏核心部件玻璃基板的四家企业之一,并占据这一市场的半壁江山。有报道称,康宁在中国台湾等地建厂甚至不需先期投入资金,而由当地面板企业提供数亿美元的预付款,可见康宁对于面板企业之重要。
康宁落户北京,对G京东方而言,有重要的标杆意义,康宁的进入,可能带来大量的上游配套企业,从而有利于京东方降低整体成本。
在G京东方即将完成的A股定向增发计划中,募集资金除有7亿多元用于提高五代线产能(从每月6万张提高到每月8.5万张)外,约有25亿元,将用于建设设计产能为每月8.5万张的彩色滤光片(CF)生产线,为其北京的五代生产线实现彩色滤光片(CF)的就近配套。
CF是液晶面板重要的关键配套零配件之一,约占液晶面板加工零配件成本的25%左右,目前G京东方所使用的CF全部依赖进口。据测算,这一项目的总投资利润率在大约13%,回收期在四至五年。
与G京东方的做法一致,业内普遍观点认为,国内发展液晶面板,不能再单纯依靠投入资金上新世代生产线,而应该努力降低上游采购成本,解决产业链配套问题,提高企业议价能力。
一种乐观的分析称,由于中国内地企业,可以不必像国外企业要更多考虑股东回报等问题,在政府支持下进行不计成本的投入,将有可能使国内面板企业逐渐取代台湾的二线企业。但想在全球占据重要位置,至少还需要四、五年的时间。而且,即便国内有了五六条生产线,跟境外的一线厂商之间仍会有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