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市场正由x86向ARM转型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研华(中国)公司上海分公司嵌入式运算核心事业群中国区总经理江明志表示,RISC是研华目前正在极力发展的方向,因为在整个物联网和IT的架构中,RISC的占比越来越高。
研华嵌入式核心运算事业群产品经理周洵介绍说,由于x86的性能很好,以往比较复杂的、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一般采用x86方案设计。但是,现在很多传统设备需要降低功耗,提高稳定性,降低成本,再加上性能已经向x86靠近的ARM Cortex-A8/A9/A15 CPU的推出,在嵌入式市场,x86方案正在往ARM方案转型。
以KIOSK自动贩卖机/清分机为例,以前这类产品全部用x86工控机设计,这其中有两大门槛ARM无法做到。其一是播放高清视频(其上有运营成本,要播放广告,增加营收)。ARM V5架构的显示性能非常弱,但现在的ARM Cortex-A9播放1080p的视频已经没有任何压力。另外一个复杂之处在于外围模块。自动贩卖机需要进行钱币识别和闸刀控制等,ARM以前的产品没有相应的驱动,其生态系统不够健全,只是在低端产品上使用。以往模块厂商都是用x86的解决方案,因此,只需要做Windows XP/Windows 7的驱动即可,针对ARM的Linux/Android的驱动就没有厂商愿意设计了。但现在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消费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很多做3G、Wi-Fi、触摸屏、面板的厂家都要做基于Android/Linux的驱动。
此外,环保类产品(比如气相分析仪)、医疗产品(超声)以及数字标牌等行业,也都显现出x86方案向ARM方案转型的趋势。
第二个大的趋势是,之前很多低端的ARM平台现在都要实现升级,从而实现更多的功能,使处理能力更加强大。研华的产品具有延续性。
在标准化方面,很多客户在使用x86的时候,可以很轻松地对项目进行评估,因为其对CPU的性能很清楚,将外围模块、采集卡一插上来,点击安装就能马上实现。但是如果要把项目换成用ARM来开发,客户可能对ARM的性能不了解,在ARM上花费的精力要比x86高很多,这是很多客户不愿意用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做ARM电路板没有标准。包括研华在内的各个厂家所做的ARM电路板其规格都是独立的,没有统一标准,一旦客户采用了某个厂商的标准后,就不能再改。
周洵介绍说,典型的几类客户成正态曲线分布。In House企业(比如中兴、华为)和ODM厂商这两类客户虽然单个项目的量很大,但是其整体项目的基数不多,整个市场份额不会很大。真正量大的是早期大众(实用主义者)和晚期大众(跟随主义者)。这两类客户单个项目的量虽然不大,但是其项目数量却很多,整体(CPU和板级)量很大。要怎样打入这两类客户?这些客户如果采用了像研华这类平台厂商的产品,遇到bug找原厂,原厂可能不会理睬,因为量实在是太小了。因此,针对这类用户,就需要做标准化。
现在,研华定义了一个叫RTX的标准,控创和康佳特也分别定义了ULP和Q7标准。这些标准由SGET协会统一管理,很多厂家会跟着做这些标准的产品。RTX标准背面需要加4个100脚的连接器,底板上还要加4个卡槽(4套加起来成本要5美 元),但是其可靠性(抗震性和耐腐蚀性)很强,能够应对飞机、动车等有高震动、氧化风险的严苛环境;Q7和ULP标准的规格则都是采用金手指的卡槽(欧洲比较流行,此卡槽无连接器费用,但抗震性差)。另外,这几种标准所引出的信号数也不相同(RTX为400脚,Q7为230脚,ULP为314脚)。
此外,相对于其他IDH公司(独立设计公司)设计的只有最小系统的核心板,研华的核心板将尽可能多的模块集成到其中(除了最小系统,还集成了网络芯片、串口控制器、电源管理芯片等),客户的载板开发可以很简单,从而降低其开发难度、开发风险、载板费用、投入人力和开发周期,并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最后,周洵表示,研华是平台提供商,也就是提供板卡、软件、系统等。现在,除了平台以外,研华还加入了许多其他东西,比如外围模块(SQ Flash、3G、 Wi-Fi等模块)。研华针对自己的平台将这些搭建好,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硬件解决方案。比如,自动贩卖机可能需要接入3G、Wi-Fi、网络、面板、触控等,以前在x86上这些都有驱动,设计没有太大难度,但是这些驱动在ARM上不一定有。研华把这些驱动都做了,客户在用研华的平台后,需要什么样的模块和驱动都有,从而可以快速地将原型搭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