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挽救DRAM?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政府究竟该不该救、怎么救DRAM产业,已经吵了两个月了。有人主张要救,因为DRAM行业就业人数有两万多人,投资金额数千亿,一旦倒了后果颇为严重。有人主张不救,因为台湾的DRAM业似乎没有竞争力,在可见的未来可能打不过韩国。也有人说要"有条件"的救,其条件就是台湾的厂商要与美、日、德等技术母厂做技术整合。政府似乎在走第三条路,希望搓和出一条技术整合的康庄之路;以纾困为手段,促成DRAM产业的整合与再生。
台湾代工没技术 受制美日德母厂
理想上,靠纾困而完成产业重整当然是可以的;救了失业、保了投资、又改善了产业体质,一举数得。但是这理想与实务之间恐怕有相当的落差,绝不是念个咒、发个毒誓就一定能做成。让我们先了解一下DRAM的产制情况。
DRAM是规格固定的产品,竞争的优势在于在同样的尺寸下如何增加内存的容量。台湾目前负责代工,而技术则来自美、日、德三家母厂。美日等国的技术研发远在海外,往往未能考虑在制程中的量产技术问题,因此有时新的研发在制程中"窒碍难行"也许回过头来稍微改一下设计,反而就能有效率的量产。因此,美日德的上游研发与台湾的下游制造之间,必须要靠"对话"来彼此修正。最有效率的交互方式,就是上游技术母厂与下游代工合并为一家厂商;技术厂也许在树林、代工厂就在隔条街的三峡,彼此对话修正制程极为便利。在工程上,这就是所谓系统整合与同步工程。
韩国三星是DRAM系统整合做得最好的厂商。他们的上游下游厂都在一起,很快就能完成有效率、能量产的新制程。由于DRAM产品规格齐一,一旦老韩有了新技术,可以在同样的尺寸下增加倍数内存的容量,台湾的旧技术就形同二军,成本竞争上根本不是对手。台湾DRAM产业的困境,中长期而言就在于此。
促成DRAM产业整合 谈判耗时
原本,世界经济景气,我们的二军DRAM还能分到一杯羹。现在,世界经济直落底,台湾厂商当然大呼吃不消。政府所打的如意算盘是:何不趁此动乱时刻,促成台湾代工厂与日美技术厂的合并或整合呢?美国、日本当然也了解整合有助于他们对抗韩国,但是天底下一箩筐"对大家都有利的事"却都做不成,这根本不是新闻。合则两利的事却合不起来,主要就是因为每个人都要谈条件,都想分到比较大的饼,于是在谈判过程中大家都在"耗"。
在实务上,谈不谈得成往往系之于最后是谁耐不住了。比如说,若台湾DRAM厂解雇员工数千人,政府可能就有软化的压力。而某家DRAM厂商若真的撑不住而倒店,也许才会见黄河而死心,答应比较差的整合条件。美日德母厂若看到台湾政府硬是见死不救,才知道政府铁了心,也才可能放松整并的条件。简言之,大家耗着,用耐心来揣测对方的底牌。"耗",正是谈判唯一的关键词。
各企业奸歹心态 觊觎政府纾困金
前一阵子,有人提到纾困的前提是不能养企业肥猫;对DRAM业而言这实属次要。肥猫型露于外,要对付牠太容易了。DRAM业真正难处理的,是这么多家DRAM厂谁要退场的抉择、是与台湾厂商脐带相连的技术母厂、是台湾生产欠缺技术整合的慢性白血症、是各企业觊觎台湾政府纾困金的奸歹心态、是肥猫靠关系企业利益输送的奸歹。DRAM产业难搞,主要是难在台湾五家厂商与国外三家技术母厂之间的利益共生纠葛。这么复杂的局面,要期待政府的公务人员能出面料理,恐怕得有异乎常人的乐观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