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梦达扭亏无望累及母公司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大约三年前,似乎早有不祥预感的英飞凌将内存业务剥离出来,并由此成立了奇梦达。但近10个季度以来,久不盈利的后者还是像瘟神一样,一步一步地恶化它的财务报表
唇亡则齿寒,德国半导体巨头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下称“英飞凌”)正体验着子公司奇梦达破产带来的这种痛苦!
2009年8月6日,英飞凌宣布以每股2.15欧元的价格,向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下称“阿波罗”)旗下基金出售1400万股增发新股。此外,英飞凌还有大约3.23亿股增发股股权通过行使认股权卖出。据初步测算,英飞凌本次增发获得资金7.25亿欧元。在此之前,这家声名显赫的半导体企业已经作出惊人之举——将旗下5大业务里面最赚钱的通讯业务以2.5亿欧元的价格卖给美国私募基金公司GoldenGate。作为德国最大的半导体公司,英飞凌一下子需要这么多钱做什么?
“英飞凌已经连续巨亏多年,而这一切都与它的控股子公司奇梦达有着莫大的关系。”欧洲芯片市场的分析人士指出,奇梦达同样从事半导体产品生产,过去一年来,它四处寻求合作,也意图出售,但一直未能如愿。目前,该企业已经开始全面清理和变卖资产,这直接将仍对其持股高达77.5%的英飞凌推入困境。
为了避免破产,英飞凌日前才策划了增发引资。但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增发暂时缓解了英飞凌的资金压力,但在与奇梦达彻底划清界线之前,低迷的半导体市场仍可能将它击垮。
受累于子公司
2006年5月,英飞凌宣布将内存业务分拆,奇梦达由此成立。英飞凌持有后者77.5%的股份。同年8月,奇梦达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奇梦达的生命力并不长久,3年之后,它就成了导致英飞凌陷入困境的最大祸首。
因芯片价格持续下滑,奇梦达在2008年前3季累计亏损达14.81亿欧元。而在其发布第三季度财报的前6个月时间里,英飞凌还为它承担了超过20亿欧元的费用。
是时,为改变低迷现状,奇梦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建华表示,公司将全面淘汰生产力较差的代工产能,同时把90%的产能转换为80纳米和75纳米。公司的人力资源精简和成本降低计划,也会在2008年9月底前完成。随后,公司将以每季度4500万欧元的速度降低收支平衡点。
罗建华在提出以上拯救计划时信心满满,他在去年10月还大刀阔斧地裁掉了3000名员工(该公司在全球拥有13500名员工)。但业界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壁垒的半导体产业,奇梦达以压缩成本的方式寻求重新崛起,恐难如愿,因为它的综合能力远不如三星等亚洲厂商。
2008年第四季度,总销售额约为4.76亿欧元的奇梦达表现较上一季度略好,环比上升24%,但与2007年同期相比却出现了33%的下滑。罗建华决定重组公司的全球业务并继续与潜在的伙伴展开合作,以抓住更多的机会。为了缓和市场的失望情绪,他以“目前正在积极寻找投资方”为由,将本应在2008年 12月1日公布的第四季度财报推迟到12月中旬发布。
统计资料表明,2008年全年,奇梦达在纽交所的股价累计跌幅达97%。及至今年3月16日,亏损严重的它被迫宣布在月底停止芯片生产,并在4月1日申请破产。奇梦达的一位高层称:“由于芯片价格不断下降,公司继续生产只能造成更大的损失。”
但在终止运营并被清算前,奇梦达将继续向工厂所在地政府求助,公司在德国的员工也将被重新安置于一家新组建的转让公司内,相关破产管理人则继续维持它在其他商业和投资上的业务。
在整整一个7月里,奇梦达还是没能找到买家。破产管理人指定一家澳洲投资银行旗下的半导体资产管理服务公司MacquarieElectronics转售奇梦达德国德累斯顿工厂的300毫米晶圆设备。此前,奇梦达的部分土地已经被卖出,包括德累斯顿的光掩膜中心。不仅如此,破产法庭还批准出售奇梦达位于美国弗吉尼亚沙石镇的一座晶圆厂。
在此过程中,为了减轻奇梦达带来的财务压力,英飞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早在2008年4月,英飞凌减记奇梦达账面资产达10亿欧元,导致其第二季度亏损额达13.7亿欧元。在后者2008财年三季报发布后,它又进一步减记奇梦达账面资产4.11亿欧元,并宣布出售所持有的奇梦达股权。在英飞凌前首席执行官沃尔夫冈·齐伯特因扭亏无力而黯然辞职后,现任首席执行官彼得·鲍尔上任后即公布了新的公司架构(形成汽车、工业、安全、有线和无线共5个业务部门,以此实现每年数亿欧元的费用节省),并宣布自裁3000名员工以降低成本。
4月9日,就在业界热论奇梦达会否成为今年第一家倒下的半导体公司时,英飞凌已主动要求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摘牌,该计划于2009年4月24日正式生效。英飞凌方面表示,“自愿摘牌的原因是英飞凌股票目前的交易量太低,继续交易不符合公司利益。从纽交所摘牌后,可减少相应上市成本。今后,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将成为公司首要的交易市场”。
窘迫处境
英飞凌的处境十分糟糕。
2008年第四财季,英飞凌净亏损7.63亿美元,2007年同期的数据为净亏损2.8亿欧元。这是它连续第7个季度出现亏损,且亏损额还在增大。
英飞凌首席执行官彼得·鲍尔对此解释称:“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已经严重影响到全球半导体市场,我们所有目标市场的需求都大幅减弱了。”
一直以来,汽车电子行业的营收约占英飞凌营收的四分之一,但汽车消费市场的萎缩导致汽车厂商对半导体的需求也急剧下降。而自2008年初起,标准512MB芯片价格的惨重下跌,也让彼得·鲍尔头皮发凉,他毫不讳言地说:“我对未来几个季度的情况非常担忧!”
去年12月,英飞凌不幸成为德国DAX指数中首只跌破1欧元的成分股,创下自2000年3月上市以来的历史最低纪录,其市值也由2000年6月的694亿欧元的最高值狂减为8.85亿欧元。
2009年2月6日,英飞凌发布今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其净亏损4.04亿欧元,销售额8.3亿欧元,同比减少24%。业绩虽然好于此前分析师的平均预计,但英飞凌指出,第二季度的业务收入环比还将下降10%,它希望股东大会能够通过一项4.5亿欧元的融资计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
不幸的是,这项融资计划并没有实现。彼得·鲍尔于当月无奈地表示,他今年将自减薪酬20%,同时将监事会成员由16人减少到12人。他也不排除英飞凌的今年营收继续下滑15%,甚至下滑20%的可能。而为了摆脱困境,英飞凌考虑与欧洲或亚洲的公司合并。但由于其他企业都忙于保留现金来应对金融危机,彼得·鲍尔的这个计划无人理睬。
3月,低迷的英飞凌股票被剔除出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它的财报也越来越难看。
公开资料显示,第二季度,它的销售额已下滑至7.47亿欧元,亏损1.1亿欧元。到了第三季度,其收入约为8.45亿欧元,环比虽上涨了13%,但同比仍走低了18个百分点。该季度,英飞凌净亏损2300万欧元。它在发布该季财报时公开了一份总额为7.25亿欧元的配股说明书。
据悉,7月7日,英飞凌就以2.5亿欧元的价格将其有线通讯业务部出售给美国投资机构金门资本下属的一家分支机构。有线通讯业务部在过去几个季度一直在为英飞凌贡献利润,是为数不多的业务亮点之一。但彼得·鲍尔认为,出售该盈利部门是公司再融资整体规划中的重要一步。在此之后,英飞凌将更专注于核心业务,继续扩大在能源效率、通讯和安全三大关键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
同月9日,英飞凌发表声明,决定以每股2.15欧元的认购价格售出最多3.37亿股新股,所筹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和增强偿债能力。其中,由阿波罗已经同意认购最多3.26亿股新股。
求生不易
为了避免出现与奇梦达一样的命运,英飞凌已经把更多的产品外包给外国的代工厂商,并强调不会再向前者投入现金。彼得·鲍尔在7月21日公开表示,公司能够继续运作,而且在计算机芯片行业下一阶段的整合中还可能扮演收购方的角色。言下之意,英飞凌将不惜一切代价等来市场回暖。
然而,它能如愿起死回生吗?诸多市场分析人士的观点呈现两极分化。
有分析者指出,虽然英飞凌成功向阿波罗出售了增发的股权,后者也曾许诺尽数认购此次供股中未被现有股东购买的剩余股份,但实际上,阿波罗的认购份额还是小于预期,这不能不让人担心资本市场对英飞凌未来命运的信心状况。
与此同时,英飞凌此次增发所获资金将被用于偿还2010年年底到期的7亿欧元债务,但根据其日前预计,在2009财年,公司的折旧与摊销费用将超过此前 5亿欧元的预期水平,在有线通讯业务等盈利部门被转手后,其财务是否会再次陷入泥潭还很难预料。在外部环境方面,今年6月4日,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也大幅下调了对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预期,认为200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1947亿美元的总体规模要比2008年缩减22%,仅次于2001年 IT泡沫破灭时32%的市场萎缩纪录。
“英飞凌需要更强的市场忍耐力,才有可能等来局势好转的那一天。”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和Gartner的分析师在日前一致认定,全球半导体市场还会继续低迷,但复苏迹象已经显示。他们认为,全球半导体库存已经持续下滑了4个季度,今年第一季度更是创下了15.1%的下滑纪录。照此发展,该行业预计在2010年可有明显好转。
对英飞凌而言,这应该是目前惟一相对较好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