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借超性能计算机沃森再转型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如果说,罗睿兰(Vriginia Rometty)这位IBM的新任首席执行官从她的前任那里得到过什么管理真谛,那就是“必须年复一年地创新,确保企业的唯一性和独特性”。真正的创新在不断演进,问题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对“蓝色巨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让IBM与众不同的想法使IBM的这位新任首席执行官对前途惊喜不已。她说:“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即将进入新的纪元。”
上一个十年,IBM抛弃了PC,成功转向了软件和服务,而这次它决定远离服务和咨询,更多地专注于因大数据分析软件而带来的全新业务增长点。今年3月份以来,IBM正在准备重新调整业务模式,进行再一次转型。
IBM所规划的未来要宏大得多:它不仅仅是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改造以及互联网连成的“云”和被称为“物联网”的新网络。而是一个将应运而生的巨大新市场。
IBM将不再只是销售技术和提供技术服务,而是要利用其丰富的专家资源(数万名软件专家、一万多行业专家以及其他众多人员),帮助企业和政府部门重新考虑和开展业务,甚至帮助它们做决策。这些业务从气候、能源到金融、保险到教育和医疗,可以无所不包。
在IBM的视野中,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将使它获得一个至关重要的增长市场,每年超过500亿美元的新的收入来源。在此过程中,这家公司将成为全球大部分政府和企业业务的改造者或管理者。
再次转型
其实,IBM超性能计算机沃森的出现已经意味着,一些更为深远的变化正在发生。
沃森这类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模式及其架构的出现,使得海量数据的分析通过每秒上万亿次的计算能力完成,人们几乎可以实时解读分散甚至是不确定的数据,并通过及时反应作出预测或决策。
在IBM看来,从重新设计IBM产品和服务组合,到全球业务整合,甚至到全球衰退低谷推出智慧地球计划,都无保证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把最新的经验转变成赢利模式,否则,当所有问题都被解决的时候,商机就没有了。
而IBM在二次转型中进入的咨询服务业务正在面临竞争对手的挑战。咄咄逼人的印度公司如Wipro、Tata等不仅业务流程外包迅猛发展,咨询服务的增长速度也高得惊人,他们每年招收的新员工都在10000人左右,而且收费更低。与IBM 400亿美元的业务量相比,印度公司的服务业务规模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
虽然拥有大批行业专家和专利技术,但服务业务会不会和PC业务一样走下坡路呢?IBM认为会。若果真如此,蓝色巨人的增长速度就会减缓,利润就会减少,其研发推动型经营模式以及其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就会遭到损坏。
IBM的战略是抽身而出。不在那些已经有点拥挤的市场上继续打拼,而是利用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技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在被称之为“智慧地球”战略所包含的众多(几乎是所有)领域卖给客户。
想象一下数万亿个互联互通、可感知可度量的物体,比如汽车、相机、道路、管线,甚至家畜和医药都可以进行互联互通创造巨大的数据,而IBM要在未来10年内将这些海量数据通过“大数据整合”、“优化的系统”和“云计算”技术转变为“商业洞察”——某种意义上它将决定一家企业或一个政府部门的未来决策——并为IBM带来新的增长。
IBM的研究称,整个人类文明所获得的全部数据当中,有90%是过去两年内产生的。而到了2020年,全世界所产生的数据量规模将达到今天的44倍。就像罗睿兰所说的,“数据将成为一切行业当中决定胜负的根本因素,最终数据将成为人类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
战略延伸
目前IBM正在推动的“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战略,涵盖商业分析和云计算服务,都是新开发的领域,都与开拓新市场有关。但在“智慧地球”的基础上,IBM的目标已经不再只是城市,而是期望通过“大数据整合”、“优化的系统”和“云计算”三大领先优势在降低IT运维成本的同时,促使IT为业务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首先面临的挑战是要把听起来华而不实的宏伟设想,变成客户的需求。但从全球最大一些商业客户的案例身上可以看到,IBM来自新业务的增长是切实可行的。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IBM软件部和中国的服务团队帮助中国某个国家级风光储备示范基地运用风力预测方式使预测精度、预测误差率下降到6%-8%,整个风场在20年的建设周期中可增加8000万美元的并网收入。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每秒钟要涉及到106的数据量的运算。”IBM中国研究院行业解决方案总监及大中华区分析决策创新中心总监董进说,“但中国有500多个这样的风场,通过这样的运算,不需更多物理的投资,仅通过分析优化的方法就可产生业务价值。”
这些联合项目需要一些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专家,比如能源、生物甚至食品,同时加上软件分析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才能真正从海量数据中获得客户效益。
目前,IBM正在将全球很多领域的顶级专业人才、技术向中国集中。2009年开始,全球铁路创新中心转移到了中国,而在2011年,IBM钢铁业的全球第一号专家也被“部署”到中国。近期,IBM全球汽车、能源的一把手已经被派驻中国管理全世界各地的业务,将全球金融、家电等领域的最佳实践方案与中国企业合作。
中国逻辑
2011年3月,IBM宣布推出“智慧商务”,此前的两年多内,IBM在这个领域的收购超过40亿美元。基于“智慧地球”的升级,3月16日,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宣布,2012年,IBM在中国将通过创新和务实的战略,以实现发展转型和“智慧的成长”。这是IBM四年半前所发动的“智慧地球”的扩展和延伸。就好像是往正在建造的房子上又加了一层。
IBM预计,到2015年,这些新兴市场在其总收入中的比例将从去年的19%上升到25%。中国将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是毋庸置疑的。
钱大群称,“每一次重大的科技变革,总有一些国家和企业能够把握机遇,脱颖而出。中国很有可能成为转型的领导者。”
IBM中国公司内部有这样两句话“我们卖我们用的东西,我们用我们卖的东西。”事实上,IBM正在彻底更新其业务模式。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业务分析与优化服务大中华区总经理段仰圣说,“我们经常先帮助自己提高效率,通过IBM研究部门的数学家帮助IBM自己解决这样问题之后,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客户。”
目前,他和他的团队在关键客户中远物流的业务中采取了上述行动,实施一个更加雄心勃勃的计划:改变物流的配送方式。它汇集中远物流在全国99个物流配送中心的数据,通过计算成本和配送时间,设计不同的运输方式,并最终将该客户的配送中心减少到30家,而覆盖范围比过去更大。段仰圣说,“这是我们转变行服务模式的方法。”而对IBM来说,这是涉足规模达到数十亿美元的物流领域的开始。
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王胜航在过去的两年内都在忙于向很多中国企业和政府部门介绍IBM的云计算。根据公司路线图规划,到2015年,云计算业务将为IBM带来大约70亿美元的收入。
不过在中国,王胜航们的战绩并不那么耀眼:“我有时候感到很疑惑,我们说好半年后由IBM出钱来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项目合作成功的消息,但客户到时候就决定取消发布,因为不想让竞争对手也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