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时代即将终结 苹果谷歌微软抢滩新标准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使用了20多年之后,帮助传统网站收集网民隐私的cookie技术,正在走向生命尽头。隐私组织和网民担心,未来的接班技术,是否能够保障个人隐私安全。与此同时,苹果、谷歌和微软这三家互联网巨头,已经在争先研发取代cookie、能够适用于电脑、平板和手机的新技术,力图抢占新标准。
隐私技术的过渡,在隐私保护组织、以及价值1000亿美元的网络广告行业,都引发了关注和争议,大家最关心的是谁应该控制网民信息。
cookie是保存在用户电脑端的一些数据,记录了上网的爱好、历史等,这样广告主可以根据网民的cookie展示针对性的广告。cookie也是传统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一个核心——网民可以免费获得网络视频、电子邮箱、社交网络等林林总总的互联网服务,但必须给网络广告商贡献出自己的偏好数据。
网络广告行业组织“互动广告局”的副总裁史蒂夫·苏利文(Steve-Sullivan)表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繁荣,得益于锁定一部分网民受众,并向他们播出特定广告,我们必须做到这一点。”
但是在过去几年里,cookie技术遭到了隐私组织和部分网民的炮轰,认为这一技术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与此同时,网络广告商抱怨,由于越来越多网民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不支持基于电脑的cookie技术),他们的广告越来越没有效果。
网络广告软件开发商RadiumOne的首席营销官恩里克·巴德尔表示(EricBader):“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cookie将完全消失,或是边缘化到毫无价值的境地。”
隐私专家警告指出,cookie的替代技术,可能会让互联网公司掌握网民更多隐私信息,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各种移动设备了解网民一天之内的行踪。加州大学伯克利法律和技术中心的学者克里斯·霍夫纳格尔(ChrisHoofnagle)表示,新的网民记录技术意味着网民“只有更少的隐私,因为他们他们拥有的控制权更少”。
一些网络广告公司则担心,诸如谷歌等一家网络巨头,在新的替代技术的开发中,获得了不公平垄断地位,将会制定有利于自身的游戏规则。
最近有消息称,谷歌正在研发cookie替代技术,面对外界的批评和质疑,谷歌官方表示,新技术将会提升网民的安全,同时保证互联网服务的实惠可得性。对于技术研发的进展,谷歌表示:“我们和其他公司在这方面有了一些概念,但是还只是在早期阶段。”
美国非营利机构“民主和技术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贾斯汀·布鲁克曼指出:“cookie已经变得很脆弱,网民不信任它们,浏览器正在封堵它们,整个行业都在寻找替代方案。”
迄今为止,苹果、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均已经开始研发或者采用较新的可以替代cookie的技术,但是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显露出成为“cookie接班人”的势头。
在智能终端上占据优势的苹果,目前给每一部iPhone设定了一个“广告识别码”,广告主可以通过这个ID,采集某个用户使用应用软件或互联网服务的信息。不过,苹果允许用户重置这个ID,清楚历史信息,或是选择不接收根据个人信息显示的广告。
就在上个月,微软针对网络广告行业,推出一个“独立识别码”的技术,可以跟踪用户在Windows电脑上使用各种应用软件的信息。就在上周,谷歌也推出了一个针对安卓应用的类似产品。分析师指出,谷歌正在研发一种新的cookie替代技术,将会覆盖各种终端,监控应用软件使用、网页浏览等活动。
传统的cookie,保存在用户电脑上,用户可以封堵。不过随着互联网服务的赢家通吃特点,许多网民拥有了谷歌和Facebook的帐号,甚至可利用这些账号登录外部网站,这意味着谷歌等公司,已经通过帐号记录到了大量网民活动信息,比如搜索关键词历史等。不过在之前许多纠纷之后,谷歌和Facebook均强调在使用这些网站记录的隐私上,自身会严守规定。
在cookie被取代的进程中,网络广告行业也没有坐以待毙。上述软件开发商人士巴德尔表示,RadiumOne也研发了替代技术,比如可以通过网民的IP地址,以及来自多个网站的信息,锁定、跟踪某个用户。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谷歌和苹果依靠安卓和iOS两个生态系统,掌握了主动权。广告业人士担心,在新的网民跟踪技术中,谷歌可能利用安卓和Chrome的优势,要求广告商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营销数据,或是要求申请技术授权的广告商支付高昂的费用。
隐私保护人士则担心,新技术将不会像cookie那样容易封堵。斯坦福大学研究隐私和计算机的学者乔纳森·梅尔(JonathanMayer)表示,理论上,科技公司可以隐私“强保护”或“弱保护”的原则,来随意设计新的监控技术。
上述非营利机构负责人布鲁克曼表示:“网民反对的不是cookie本身,而是对自己的跟踪监控。”